回顧近代以來庚子國難之前的乙亥年——做最好的準備,最壞的打算

隨著2020冠狀肺炎的肆虐,歷史上一個個心酸的庚子鼠年再次被國人提及:1840年、1900年、1960年,看似平凡的公元紀年裡充滿了華夏兒女的血淚。可是,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禍從天降,每一個庚子鼠年之前,都有一個暗藏危機的乙亥豬年向我們預警。

回顧近代以來庚子國難之前的乙亥年——做最好的準備,最壞的打算


一、1839年虎門銷煙和三次小規模海戰獲勝令清政府更加自大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起源是1839年清政府主導的禁菸運動。1839年是清道光19年,已經進入封建時代晚期的清政府痛感鴉片輸入帶來的白銀外流、社會動盪等一系列問題,派欽差大臣林則徐於3月抵達廣州禁菸。雷厲風行的林則徐6月虎門銷煙,清朝沿海水師先後在九龍山、穿鼻洋、官湧三次小規模海戰中擊敗英軍艦隊。可以說1839年,清政府無論在政治上還是軍事上取得了完勝,不過也為1840年的悲劇埋下了伏筆。不甘失敗的英國政府於1840年從本土派出艦隊,已經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英國輕鬆擊敗了江河日下的清政府。


回顧近代以來庚子國難之前的乙亥年——做最好的準備,最壞的打算


戰爭的結局或許在虎門銷煙那一刻就已註定,可是如果清政府在1839年禁菸運動中政治上更成熟、軍事上準備的更充分,情報系統發揮預警作用,而不是小勝則洋洋得意、小負則驚惶失措,也許1840年我們結局會更好一些。畢竟,英國政府討論是否開戰、調動兵力、萬里迢迢勞師遠征都需要很長時間,給清政府調整軍事部署、採購軍械兵器、選拔將領留足了時間。歷史不能假設,可以肯定的是清政府1839年的狂妄導致了1840年的歷史悲劇,也揭開了中華民族近代歷史悲劇的序幕,可悲可嘆。

二、1899年待義和團問題上反覆最終釀成空前災難

清政府對義和團的態度開始是鎮壓為主,以地方官員為主導進行武力清剿。在義和團聲勢壯大之後於1899年底派袁世凱任山東巡撫,加強武力鎮壓力度。袁世凱從天津小站練兵起家,是近代陸軍創始人,軍事造詣很高。他的到來讓義和團損失很大,部分教眾離開山東轉向直隸地區發展。在部分大臣的蠱惑下,天真的慈禧竟然打算用義和團的力量制衡外國勢力,最終在1900年釀成了整個國家空前的災難,八國聯軍進入北京燒殺搶掠。1901年簽訂的《辛丑條約》,中國賠款高達四億五千萬兩白銀,人均一兩的標準,泱泱大國被羞辱的斯文掃地。

回顧近代以來庚子國難之前的乙亥年——做最好的準備,最壞的打算

掩卷沉思,在甲午慘敗於日本之後,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領土的瓜分只是時間問題。清政府借刀殺人也好、異想天開相信義和團刀槍不入也好,總之1900年的災禍在1899年就已經埋下,而腐敗的清政府對此束手無策,最終為王朝落沒敲響了喪鐘。

三、1959年中蘇交惡,廬山會議歷史悲劇的開端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歷史的悲劇一次次重演,哪怕是偉人也會留下遺憾。如果說廬山會議僅以彭總走下歷史舞臺為結局,相信一生為國為民的彭總會欣然接受。可惜,彭總的個人悲劇最終成為全民族的悲劇,一封平常的萬言書不但沒有扭轉1958年以來開展大躍進、人民公社化的左傾冒進,反而把自己打成了右傾投降主義頭子。軍隊大換血:彭德懷、黃克誠、鄧華、洪學智等一大批敢說真話的戰將被貶黜,林彪走上歷史舞臺。最嚴重的是廬山會議後黨內民主生活被破壞,批評與自我批評不見,領袖個人意志衍化為個人崇拜。如果1959年廬山會議能夠認真聽取正確意見,及時調整國民經濟發展方向,三年困難時間上就會大為縮短,國家和人民損失不會那麼大,也許就不會有後來的浩劫。

回顧近代以來庚子國難之前的乙亥年——做最好的準備,最壞的打算

近代以來,三次庚子鼠年都給中華民族留下了慘痛的記憶!真心的希望我們的民族能夠痛定思痛,自信而不自大、凡事做最好的準備和最壞的打算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則指日可待矣!

回顧近代以來庚子國難之前的乙亥年——做最好的準備,最壞的打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