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医学第一人 鼠疫斗士伍联德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一位挽救过中国国运的人。他不但是中国现代医学的奠基人之一,还是剑桥大学第一位华人医学博士,然而更牛的是,他也是诺贝尔奖史上第一位华人候选人。就是这样一位堪称国士无双的人物的名字,知道的人却寥寥无几。他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主人公,他叫伍联德,字星联。

梁启超先生曾赞誉道:“科学输人垂五十年,国中能以学者资格与世界相见者,伍星联博士一人而已。”

从1908年到1937年,历经晚清、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中华共和国人民政府等历史时代,他的人生贯穿了近代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各阶段。他为国服务30年的履历,是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他的一生中所取得的成就可谓极尽辉煌。

中国现代医学第一人 鼠疫斗士伍联德

伍连德祖籍广东台山,出生于马来亚槟城一个极其普通的华人移民家庭。1896年, 成绩优异的他,顺利进入到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Emmenul College)学习医学。1902年,他先后到英国利物浦热带医学院、德国哈勒大学卫生学院和法国巴斯德研究所进修。一年之后,他便通过了医学博士论文答辩,收获满岌,学成回乡。回到槟城后,伍连德成家立业,开诊行医,走上了人生第一个巅峰,在当地很快就小有名气。显然,此时的他不会想到,自己未来的人生会出现多么大的变化。

时间到了1907年时,伍连德忽然接到了一封印刷精良异常的信件,署名更是不得了:居然是大清朝直隶总督袁世凯!这是咋回事呢?为什么堂堂清帝国高官,会给一个远在南洋的医生写信?

打开信件,伍连德发现原来袁大人是亲自邀请他,去到天津就任陆军军医学堂帮办。是留在这衣食富足的槟城,还是远赴风雨飘摇的大清?伍连德思考了许久,终于,胸中那远方青年游子久存内心的报国之情,压倒了对眼前安逸的眷恋。于是,伍连德毅然放弃了已有的事业,只身前往一切都是未知的故国。

1910年,东北地区突然爆发了一种可怕的大规模流行性传染病。染疫病人,先发烧,次咳嗽,继以吐血,不敷日即身死,死后皮肤呈紫红色…这些症状指向一种曾经令世界都为止胆寒的瘟疫:鼠疫

当时,整个鼠疫流行中心的东北三省,疫死5000人以上的就有哈尔滨、长春、呼兰。疫死4000人以上的还有2处;疫死3000人以上1处,此外还疫死2000人及以下的,还有十数处…

更可怕的是,因为当时东三省是中国铁路网络最发达的地区,疫情沿交通线迅速扩散,这里的政治局势也异常复杂险恶:俄国和日本把这里作为自己的“ 势力范围” ,都虎视耽耽,随时寻机扩大侵略特权。特别是日本,一直企图通过自己主导疫情治理,来插手东北的政治。同时,在东北居留的俄国和日本侨民众多,他们之中已发现有人感染上了瘟疫。如果处理不及时得当,同样可能造成外交危机,因此在这个危急时刻,清政府需要有人能挺身而出,承担处理东北鼠疫的重任。

显然,伍连德就是最适合的那一个。他不仅具有流行病学、细菌学知识,也受过良好的医学训练,更重要的是,在他的身上可以看出那种为国解难的决心和意志。因此,在著名外交家施肇基的推荐下,伍连德被委任为瘟疫调查员,派往哈尔滨迅速了解疫情。

中国现代医学第一人 鼠疫斗士伍联德

伍连德刚到哈尔滨,就干了一件全中国都没有人敢做的事:解剖死尸,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人体的解剖。通过对死亡患者进行病理解剖,伍连德确定此次瘟疫为鼠疫,并且和此前席卷欧亚的腺鼠疫不同,这是一种前所未见的新型鼠疫。

腺鼠疫是从鼠传给人,而这种鼠疫呢?是人传给人,鼠身上却根本没有…而且这种鼠疫是通过人的呼吸系统传播,因为这些特征,伍连德将其命名为肺鼠疫。

它主要通过人与人传播,传染性强,死亡率高,且根本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面对这种新的瘟疫,伍连德认为控制疫情必须实行严格的隔离检疫,并根据疫情传播蔓延的方式、路线提出了9条建议。

经过多方努力,当地政府和俄国方面负责人全面接受了伍连德的防疫方针,出动军队参加防疫,检查流动人群特别是加强铁路检疫,对可疑病人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

1910年,获得政府批准的伍连德,在山海关设立检疫所,始创了中国自主的防疫机构,并联络各海港同时实行检疫,从而成为这场人类与瘟疫之间惨烈战争事实上的指挥者。

中国现代医学第一人 鼠疫斗士伍联德

虽然有了根据地,但这场艰苦的战斗还远远没有结束… 由于瘟疫的来势过于凶猛,人民死亡无数,当时仅哈尔滨傅家甸坟场就露天停放了数千具尸体,无人过问。伍连德发现这个情况后,立刻明白这可能是极为危险的传染源。征得地方士绅支持后,他上奏朝廷,请求集体火化这些尸体。这在当时的中国,无疑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好在清政府当时的一把手,溥仪的父亲摄政王载沣也知道在这人命关天的紧急时刻,不能再循常理人伦办事。于是清政府对此事的处理表现了罕见的开明和办事效率,迅即照准。

1911年1月30日,伍连德指挥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为消灭疾病而进行的大规模集体火葬,焚尸三天,引起了很大反响。 经过数月奋战,伍连德和他的战友们终于使东北鼠疫在4月底得到全面控制。

中国现代医学第一人 鼠疫斗士伍联德

这只是伍联德一生中创造的无数辉煌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华医学会由上海迁到北京,伍连德把自己在北京的故居捐献出来,作为学会的办公场所。李约瑟出版《中国科学技术史》遇到资金困难,伍连德又出面说服新加坡富商李光前出资,使该书得以出版发行。1959年,他出版了个人传记《鼠疫斗士— 一个现代中国医生的自传》,在书中回顾了自己生平为国服务的历程,表达了自己对祖国未来的期望。

值得一提的是,纵使一生挂了无数头衔,但伍连德却只用了“斗士”这个词来形容自己,可以见得其身上的谦逊和勇气。次年1月21日,伍连德病故,寿享81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