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偉:《清明上河圖》臨摹記


一、臨摹簡介

鄭偉,觀海樓主人。憑自身的興趣愛好,長年研習書畫,最近十年,持之以恆地臨摹國寶名畫《清明上河圖》。

紙壽千年,絹壽八百。再好的名畫都有保存壽命,即使經過再好的修復,數百年後也會融掉。而且古書畫對環境要求非常苛刻,對溫度、溼度、燈光都很敏感,一級文物規定展出時間不能超過10天,而且展出一次就得歇好幾年。像《清明上河圖》這樣的國寶級文物,觀眾很難見到。因此古書畫臨摹複製被列為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故宮裡有很多名家畫師在做臨摹工作。 因為真跡終將不能展示,臨摹複製是唯一讓文物永存的方式。其所臨摹出的作品又被稱為‘第二文物’。這也是臨摹的意義。

自幼喜愛書畫,雖非美術專業科班出身,俗話說:勤能補拙。雖然發心自業餘愛好,卻長期專注於此,經過長時間的努力,相信也能提高水平出成果。臨摹《清明上河圖》這樣的經典鉅製,功力水平自然是關鍵,但也在於意志力和耐性。一幅作品要長達一年左右才能完成,一個細節有可能要研究和琢磨無數次,才能準確再現。知難而進,遂於畫中學,於學中畫。荀子曰: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十年過去,現已臨摹完成多幅局部和全卷《清明上河圖》。所繪之臨摹作品,雖說不比故宮專家摹本,但餘之優勢在民間。塵不掩金,瑕不掩瑜。何哉?其質美也!貴在堅持,兢兢業業,正努力提升自我水平。所臨摹之《清明上河圖》,雖其出自幽谷,有志遷於喬木。假以時日,必能有大成自在。劉禹錫有詩云: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

鄭偉:《清明上河圖》臨摹記


二、臨摹的準備階段

《清明上河圖》真跡深藏北京故宮,十年不能展出一次,難見真容。鄭偉臨摹《清明上河圖》,意在複製與再現原畫,讓民間也有自己的觀賞品。

臨摹此畫,完全按原畫尺寸1:1進行,而非尋常放大後臨摹,所以難度極大。摹本與原畫一樣為絹本設色,採用礦物質顏料永不褪色,相似度盡力與原作接近。因此從蒐集資料,準備材料,到投入臨摹,都要做得盡心盡力。為了能更好地畫出全幅長卷,首先試畫數幅局部畫卷。正是由於做了這些功課,才在實踐中探求了方法,總結了經驗。如此數年鑽研此畫卷,臨摹與再現,就為能使觀者體驗原作風貌韻味。

即在臨摹畫卷後題跋道:

國寶神品藏故宮

誰人有幸見真龍

摹得畫卷可一攬

不枉當時翰林功

感謝關注!附上幾幅準備時期的《清明上河圖》局部作品。

鄭偉:《清明上河圖》臨摹記


三、談一談因《清明上河圖》產生的“故宮跑”。

為了臨摹好千年名作《清明上河圖》,我不斷地蒐集各種圖文資料。可喜的是,在2015年,北京故宮舉辦 “石渠寶笈特展 ”。對我來說,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能親眼目睹此圖真跡,對我的臨摹肯定會有很大的幫助的 。

2015年9月12日,北京天氣大好,再現北京藍。早上八點三十分,故宮大門一開,隨人群一路狂跑,直奔武英殿。這就是著名的“故宮跑”。比不上年青人,還是排在了後面。幾百米長的隊伍,緩慢的移動,漫長的等待。十二點到達武英殿門口,又有大約四十分鐘才進入武英殿內。結果在裡面還要重新排隊。下午1點多,終於排到展櫃前,心情不由得一陣激動。在一字排開的工作人員監督下,開始觀看《清明上河圖》。國寶《清明上河圖》在高科技的玻璃展櫃裡真的是纖毫畢現,目測筆觸是比頭髮絲還要細。我把所看到的儘量往腦子裡記,神經已經非常地緊張,同時還要避開工作人員用手機拍了幾張,很快被制止。我放慢腳步,儘量多往眼睛裡進點,估計我堅持了快五分鐘,終於被工作人員催促著離開。看了一遍後還想看。又在武英殿內排隊,前後看了三遍《清明上河圖》真跡,還不想走,就站在遠處看整體的顏色效果,結果引起工作人員的誤解,找來了安保人員 ……後來再看其它展品時,再也沒有了看《清明上河圖》時那份心情的激動!

《清明上河圖》展出,轟動一時。從此漢語產生了“故宮跑”一詞。這說明對傳統的興趣、對文化的熱愛,對精神生活的關注和重視,正成為一種新的社會風尚。“故宮跑”可謂當前國人文化訴求的自然流露。

感謝關注!附上我"故宮跑”當日照片共分享:

鄭偉:《清明上河圖》臨摹記


四、談一談民間臨摹清明上河圖的文化自信?

誰都知道清明上河圖的精細,複雜,繁瑣及工作量巨大。我選擇臨摹此畫是一條比較難走的路。理性的畫家都不願意做這項工作,認為沒有“現實的”意義。我能理解他們,現實世界中有其根源。我相信,他之“理性務實"者與我之“費力不討好”者,在塵埃落定之後,將各得其所。我認為,如果帶著“成功學”理念來搞書畫,風險是很大的。而熱愛傳統文化的“愚己玩家”,反倒能得到更有意義的人生。因此我對臨摹清明上河圖的畫家非常崇敬,也渴求向他們請教!

我對張大千是非常崇拜的,當年他臨摹敦煌壁畫的壯舉是我一生的榜樣!居里夫人說:“生活對於任何人都非易事,我們必須有堅韌不拔的精神。最要緊的,還是我們自己要有信心。我們必須相信,我們對每一件事情都有天賦的才能,並且,無論付出任何代價,都要把這件事情完成。當事情結束的時候,你要能問心無愧地說,我已經盡我所能了。”

我喜歡聽京劇。想到中國京劇音配像這一項文化工程,二十年來為祖國的文化事業留下了一份寶貴財富。其主要目的是為了京劇藝術的搶救、傳留和振興。一切都基於文化自信。。而我臨摹清明上河圖,從我個人能力論,也算是不小的工程。儘管我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仿畫出的作品也是在民間展示和賞玩。雖然如此,我也覺得很有意義。在國家級院館已經把國寶名畫重點保護起來的今天,從文化自信和民間觀賞品的角度看,算不算為民族文化做了一點貢獻呢?我有這個自信。

鄭偉:《清明上河圖》臨摹記


五、從清明上河圖,看手工臨摹古畫的困難與優勢

當今科技高度發展,在人工臨摹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很多古畫可以靠儀器複製,稱為技術臨摹。總體手段不外是掃描複製噴塗之類,經電腦再現到紙絹上。一般認為,看這種畫可以替代看真跡。但雖稱高仿,實為印刷。這就有了兩種思路。其一,古畫人工臨摹本雖然清晰,但在筆畫上,造型上,顏色上,尤其在藝術水平上,不可能與古畫一點不差,所以看印刷品為好。其二,認為技術印刷出的畫卷,打印效果模糊不清,充滿網格與像素點兒,與實際人工臨摹相比,在視覺,質感,清晰度,筆觸等方面,與繪畫實跡的相似程度低,無法找到欣賞古畫感覺。

鄭偉:《清明上河圖》臨摹記


六、談一談臨摹清明上河圖的1:1比例

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中古畫這一塊,臨摹複製是極其重要的。古畫的載體紙絹遲早要化為灰燼,雖然古畫的保護工作者用盡一切高科技手段去保護。張擇端的原作也將不例外。歷史上的古畫都是通過在唐宋時臨摹才傳承下來的,真希望大畫家中的有識之士多做一做此項工作,免得後人只能看機器掃描出來的像素畫。哪還能體驗到看畫的感覺?

臨摹的難度在於真正的仿真複製,無論用料,尺寸,畫面都要和原作百分之百的接近。這裡包括總體的控制,材料的應用,細節的苛刻,還有浩大的工作量,哪一樣也不敢輕視。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寶貴的1:1比例。

如果把清明上河圖放大了去臨摹,繞過原作的精微,降低用筆的難度。可知降低了難度也就失去了價值?為什麼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會成為國寶中的國寶?親眼見過原作真跡的人,才會理解張擇端之筆下的精湛細緻程度!真是歎為觀止!所以,按照1:1的比例去完成再現此畫,才是價值所在。臨摹那些極其細小的筆觸,真是一種考驗,眼神再好也沒有用了,總是隻憑著直覺和手感去下筆。當時總會去想張擇端是如何做到的,也許是我們後人是無法超越的。

鄭偉:《清明上河圖》臨摹記


七、體驗清明上河圖的宏大與精微

臨摹清明上河圖全卷,要有很大的決心和勇氣。這也是學畫必需的決心和勇氣,我不相信捷徑。 臨摹一幅要好久,會耗去許多寶貴的時間。我覺得時間沒有浪費,正是因為自己繪畫水平低,而傳統藝術又是一座高山。學習一下,磨鍊一下,又有何妨?!

清明上河圖的價值,就在於其既精細又博大,這也是為什麼此畫耐看。清明上河圖越看越有味兒,在極其有限的範圍內,每一處的內容都是一個看點,都是一個故事,看點連著看點,故事連著故事。在臨摹過程中,一方面體會著畫中博大繁盛的震撼,一方面又體驗著方寸之間纖細的考驗。我認為這些正是學畫的標準要求。沒準兒這種磨鍊和積累對以後創作大有好處呢!因此,我很開心繼續臨摹《清明上河圖》,儘管現在我的臨摹本還很不成熟不完美,只是我研習古畫過程中的留下的記錄,仍希望能得到諸位朋友的認可。希望能逐步提高水平。

附上幾幅我所臨摹清明上河圖總體與細節對比的圖片:

鄭偉:《清明上河圖》臨摹記


八、談一談清明上河圖受歡迎的程度

清明上河圖作為中國繪畫的巔峰之作被奉為“神品”,廣為人知,極受歡迎。2015年,故宮舉辦“石渠寶笈”展覽,其中就有清明上河圖,只為一睹清明上河圖為快,漢語產生了“故宮跑”一詞,紅遍網絡。在海外也同樣受到歡迎。曾經在日本舉辦的“北京故宮博物院200選特別展",有200件從北京故宮博物院精選的展品,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中國國寶清明上河圖。有一張日本展覽現場照片顯示:在清明上河圖展室,工作人員手中舉著一張寫有“入場請等待120分鐘”的牌子。說明傳世國寶清明上河圖成為展覽中最大的亮點。

本人雖不才,卻對臨摹清明上河圖情有獨鍾。為了能親眼目睹清明上河圖真跡,在“故宮跑”的體驗中排隊等待了四個小時,得以在故宮武英殿反覆觀看張擇端的原畫真跡,從中汲取營養,用在自己的臨摹之上。本人以民間欣賞為指向,經常在朋友間展示切磋,近期在北京展示了所臨摹的清明上河圖,受到北京市民和藝術界人士的歡迎和讚賞。

鄭偉:《清明上河圖》臨摹記


九、談一談臨摹清明上河圖的功力

清明上河圖的畫面場面宏大,但因包羅了宋都汴京之萬象,內容極其的豐富,而絹素尺幅有限,僅二十幾釐米寬,具體到每一件事物,所佔據的空間就極為有限。如果臨摹時筆墨功力不夠,很難施展得開。有一個故事說到古時候有人臨摹清明上河圖,畫一隻停留在屋角的很小的麻雀,說原作中張擇端畫的麻雀腳爪雖細逾毫髮而清晰可見,僅踏片瓦之一角,由於臨摹者的功力不夠,結果畫得麻雀一隻腳爪踩住了兩片屋瓦,被認為已失其真。這個故事證明從古到今,已經公認清明上河圖的細緻程度。

這是一種怎樣的磨鍊呢?五米二八的一個長卷,繁複而且容量大,細密而且關聯多。要全局,要細部,要配合。一筆一筆地前行,感覺永無盡頭。虹橋頭那家十千腳店的房頂,方寸之間,要畫上整整一天。

臨摹那些極其細小的筆觸,真是一種考驗,既要靠眼神好,又不全靠眼晴看,一筆下去,只憑著直覺和手感。當時腦海裡會浮現故宮中張擇端真跡的印象,歎服之餘會認為他是我們後人無法超越的。

鄭偉:《清明上河圖》臨摹記


十、由《清明上河圖》再談“故宮跑”

因為北京故宮展出張擇端的名作《清明上河圖》,漢語產生了 “故宮跑”一詞 。人們為能親眼目睹自己喜歡的國寶,領略古代大師的文化藝術,表現出的迫不及待心情是難以言表的。之後故宮又數次上演了“故宮跑”,這種對公共文化產品的熱情追捧,可說是一道文化景觀,更是一種境界。

文化和藝術的境界,是要有大小之分的。張擇端能創作出《清明上河圖 》,就是有大境界的。千年之後,依然能帶給人們高尚的氣息與蓬勃的活力。

從文化發展、傳播的規律看,就有“自視清高”與“附庸風雅”等等小境界。過去有一詞曰“象牙之塔”,就是指那種脫離社會現實的個人幻想的藝術境界。而小境界永遠換不來觀賞者的大境界。

當下這種文化熱是深植於人們內心的。前年我在北京街頭幸運地得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正在展出《八十七神仙卷 》真跡,當時天下著雨,本以為會很冷清,未想趕到那兒時發現,美術館內人滿如潮,排成超級長龍等待觀看。這才知道什麼是“熱點 ”!《八十七神仙卷》的展出很突然,聽說是從故宮把真跡借出來,用運鈔車押運到央美,沒有炒作也沒有太多的宣傳,很快結束,很多人竟都不知道 。

可以說這是更大的一次“故宮跑”。我在那兒排隊四個小時,如願地看到了神仙一樣的經典名畫!我想,文化藝術的發展中,“熱愛”本就是一種強勁的動力。這麼多藝術界人士不肯錯過這參與的瞬間,肯定都是有大境界的。

附上在中央美院美術館看《八十七神仙卷》的照片:

鄭偉:《清明上河圖》臨摹記


十一、談一談清明上河圖原件殘損處的臨摹

清明上河圖原件從北宋傳到現在,幾經劫難,已經很破很爛了,有多處缺失。看得出歷史上即使有裱畫高手,也是勉強揭裱拼接。現狀是,畫面缺損空白,銜接錯位處很多。比如開卷不遠就有驚跑的牲畜,身體殘缺不全,連其周圍環境裡的房舍物件都不齊全。而全卷中小的殘缺更是到處可見。

看一看附圖中這匹馬的尾部畫面的殘損。河邊店鋪旁有行人在餵馬草料,這匹馬的尾部不見了,畫面很生硬地與旁邊不遠處的成捆秸杆拼接到一起。這種情況在臨摹時很難處理。

現在只好先按現狀如實複製,力爭忠實原作現狀。同時也要多作研究,爭取以後有能力時,複製出一幅完整無缺損的作品。

鄭偉:《清明上河圖》臨摹記


十二、簡論《清明上河圖》的主題

談及清明上河圖的畫名 ,就涉及其主題 ,在此簡論之為:清明盛世,力爭上游。

關於清明上河圖的解讀 ,有多種不同的說法 ,有“盛世汴京繁華說”,有 “清明節掃墓說”等等眾說紛紜,各有道理 。清明上河圖作為一幅畫 ,必有其主題所在 ,而這個主題 ,是不必揣摩和猜測的 。他應該是明確地擺在那裡的 ,只是沒有被看出來 。反言之 ,張擇端如果畫出令人看不懂的圖畫,那他還算大畫家嗎?

我認為,清明上河圖的畫名所表達的意思與此畫主題是一致的 。“清明”二字意為“清明盛世 ”,“上河”二字表示“力爭上游”,合在一起就是畫的主題 。

通觀整幅畫卷 ,可以看到張擇端畫出了一個大場景 ,構圖與佈局 ,說明了其創作動機與主題思想。主體畫面汴河居中,右邊襯以郊外風光 ,左邊襯以城內景象。因此可見,汴河就是張擇端所要表現的舞臺,故事焦點就是行船,其主角兒就是船工和縴夫 。

分析的著眼點 ,在於看清楚汴河的流向,畫卷是從右向左看的,但在畫中,汴河水是從左向右流 ,即向左是上游 ,這是問題的關鍵 。滿載而來的船在激流中逆水而上,船工和縴夫在奮力拼搏,這就是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 。同樣是船,順流而下的船在一側只是起到襯托的作用。畫家重點表現的就是那些逆流而上的船以及那些船工和縴夫 ,並通過勇鬥激流拼力拉縴等情景,表現出“力爭上游”的主題。

以上是我的一點己見,並附上我臨摹中的圖片,謹供參考。

鄭偉:《清明上河圖》臨摹記


十三、談一談清明上河圖的細微處的臨摹

張擇端“本工其界畫(見張著題跋)”,所以很擅長繪畫生活中的精微細緻處。清明上河圖的尺幅本身就很小 ,寬度只有24.5釐米 ,上面所繪的房屋車船人物已經夠小的了。但還有更多的細微處,張擇端畫得也很精彩。這些細微處,很容易被忽視 。不僅看畫的人可能注意不到 ,就是臨摹者也會因為漫漶不清在臨摹時而遺漏 。即使臨摹時已經注意 ,由於其極其細微,想要畫好難度很大。

舉個例子 ,在圖中汴河上游處將行出畫面的這一條船 ,可說是清明上河圖中汴河上最小的一條船了。此船一側開著一個舷窗,上有遮陽棚支起。本來張擇端把這舷窗畫得就不大,但在更細微處,可見窗內有一船客在憑窗張望。如此小的人物竟還能畫出眉眼鬍鬚,令人不禁感嘆張擇端對生活的觀察能力以及繪畫用筆的功夫!

附上我臨摹此處的圖片,圖片處理成懷舊的效果,為顯得有些古意 。

鄭偉:《清明上河圖》臨摹記


十四、汴河:清明上河圖記錄的歷史影像

在清明上河圖上 ,我們看到了水流湍急的汴河 。張擇端把汴河呈現在畫面之上 ,成就了清明上河圖的重要歷史價值 。因為在古時汴京的所在地 ,即今日的開封,現在已經找不到這條河的蹤影了。

汴河其實是一條人工河 ,開掘於隋代 ,名為通濟渠 。在宋代是往汴京運送糧食等物資的重要通道,在皇帝眼中被視為國家的命脈。隨著北宋的消亡 ,汴河失去管控逐漸淤塞乾涸。滄海桑田,千年過後,人們只能在清明上河圖中觀賞此河風貌了。

這是張擇端的功績,堪比司馬遷寫出《史記 》,張擇端用畫筆給我們留下了歷史的影像 。

鄭偉:《清明上河圖》臨摹記


十五、清明上河圖:歌頌勞動的史詩性作品

本次臨摹清明上河圖,近日完成了最中間的一段,這是全畫的中心 。畫面主體表現的是汴河上的民眾勞工。感到張擇端真是很偉大的古代畫家 ,他能在封建時代把勞動人民放在顯要的位置,而使清明上河圖成為歌頌勞動的史詩性作品 。

在此談談我的一己之見 。各種資料顯示 ,清明上河圖成畫之後 ,受到徽宗皇帝的讚揚 ,題字鈐印,以示褒獎 。但是清明上河圖最終並未被編入宣和畫譜,這可能與張擇端太真切地描寫歌頌了勞動人民,與宮廷畫格格不入有關 。

鄭偉:《清明上河圖》臨摹記


十六、簡談清明上河圖研究中的狹隘性和庸俗性

從正確的藝術觀來看,藝術來源於生活,藝術又要高於生活。這兩點,張擇端在清明上河圖中已經做得很好了。

為了畫好清明上河圖,他從生活中大量地收集素材,然後進行選擇、提煉、使用,為繪畫主題服務,從而實現了自己的藝術創作,達到了很高的藝術境界。

很多研究者把清明上河圖這種境界狹隘化和庸俗化,把研究引向了歧途。

其一 ,狹隘化 。

狹隘化是將藝術品清明上河圖生硬地往“歷史真實記錄”上套,一切都參考《東京夢華錄》等史籍資料,要求此畫必須原模原樣地反映當時實情。在研究中針對畫中諸多細節去分析、推理、判定,儼然是當今高科技時代的大數據分析 。如果發現畫中在時間、季節、衣著、勞作、工具、用品方方面面只要有一點不符合“歷史教科書”的標準,就對此畫的內容、主題、創作時間、甚至對此畫作者是誰都產生懷疑,然後長篇累牘地評說,並以此作為研究成果。

其二,庸俗化。

庸俗化者,緣自有史以來民間通俗文學喜歡的穿鑿附會。把清明上河圖想象成一部武俠小說或江湖異志。 臆想著畫中存在著多少秘密,暗藏著多少玄機,寄託著多少寓意。有的甚至還把張擇端上升到某種政治高度,說張擇端在畫中對北宋王朝統治提出了什麼預警,駭人聽聞。

我個人認為,清明上河圖它只是一幅畫,屬於藝術範疇 。給它強加上一些非藝術範疇的東西,這種態度完全脫離了“藝術真實”的理念,是不可取的。


鄭偉:《清明上河圖》臨摹記


十七、為什麼說《清明上河圖》與當時宮廷畫格格不入?

清明上河圖畫成之後,儘管深受徽宗皇帝的喜愛 ,最終卻沒有被編入《宣和畫譜》,而是被獻給了向太后 ,成為向氏家族的收藏 。

《宣和畫譜》,收入了徽宗朝及前朝畫家231人的作品總計6396 軸,分20卷,按畫科分為道釋、人物、宮室、蕃族、龍魚、山水、畜獸、花鳥、墨竹、蔬果10門。它是在徽宗皇帝組織和參與下,由宮廷文人畫士集體編寫而成,畫譜編輯對宮廷院體派畫家和文人畫家的傾斜性是明顯的。從表面上看,清明上河圖不屬於其中任何一個畫科,很難被選入此畫譜。

實際上,《宣和畫譜》反映的是宮廷畫家和文人畫家的審美思想,雖然也非常強調繪畫藝術的社會功能,可畢竟是為皇帝所代表的宮廷貴族階層服務的。它也要求繪畫要表現畫家的主觀感受和審美理想,但在人文上,至多能達到重視畫家人品修養的高度,這種境界限制是封建社會之時代所決定的。這是深層次的原因。

清明上河圖用藝術形式正面表現了包括民眾最低層的社會民生,其中所體現出的人民性明顯超前於所處時代,自然與宮廷畫及當時崇尚的人文藝術標準格格不入。

附上我臨摹的《清明上河圖》手卷圖片:

鄭偉:《清明上河圖》臨摹記


十八、臨摹《清明上河圖》應從效果出發去確定方法

感謝各位關注。現在開始臨摹清明上河圖的第三個部分。我是用我自己的處理絹的方法來臨摹的,可能與別人有區別,也許與傳統有區別。

傳統,是已建立的處理事情的一種方式,好的傳統是值得繼承併發揚光大的。臨摹古畫也一樣。從邏輯學角度看,傳統可被視為一套日積月累的先例總和,但是也不拒絕新的經驗之加入,這接近於吐故納新。

我的臨摹方法,是我根據自己方方面面的條件選擇的,更是為滿足用絹用墨並保證質量效果而確定的。說得具體些就是為了讓筆墨真正能透進絹中而不脫落。做一件事情,到底採取什麼方法完全取決於其目前的實際情況。如果不分析實踐中能否達到目的就遵循傳統習慣做事,我們就會成為傳統的奴隸。臨摹古畫也是一樣。

鄭偉:《清明上河圖》臨摹記


十九、談一談臨摹《清明上河圖》的精細要求

前文說到清明上河圖的畫面包羅了宋都汴京之萬象,內容極其的豐富,而絹素尺幅有限,僅二十幾釐米寬,具體到每一件事物,所佔據的空間就極為有限,細緻的程度就可想而知。畫者張擇端筆墨功力相當強,其筆下精微線條無處不在。這在臨摹時就是一種考驗。

畫中,在即將進入汴京城裡的大街旁,搭一處涼棚,這是個卦肆,即算卦的攤子。算卦先生端坐案前,正在為求卜者占卜。畫中可見,涼棚的簷上掛著三個招牌,分別寫著“神課”“看命”“決疑”。這六個字寫得很小,兩毫米見方的小字,筆畫極細。臨摹時要把這六個字也臨摹得很像,並且要做到是寫字而不是畫字才有神采。

卦肆左側臨街有一座官員的府第,大門口有吏卒在休息。門兩側的牆上靠放著旗槍傘等物件。應該是為官員出行時打旗張傘,護衛開道所配備的儀仗。有一側放著兩杆槍和兩杆旗,杆子畫得很細,又是雙鉤畫的,線鉤得極細極細。每一個杆子的兩條細線,既要畫得直,又要平行,還不能粘連了。所以也要先把它搞定才放心畫其它內容。

鄭偉:《清明上河圖》臨摹記


二十、《清明上河圖》的細部其實是很清晰的

細看清明上河圖,在場面描繪宏大厚重的同時,繪畫細節筆觸也是非常細緻清晰的。據有關人士的粗略統計,畫中共描繪了800多個人物,另外有很多馬、牛、騾、驢、豬等牲畜,還有車、轎、大小船隻,房屋、橋樑、城樓等等,各處筆觸都清楚可人,都真實體現了宋代的風貌。

在臨摹清明上河圖過程中,我感覺對此名畫的認識還有待明晰,也不必在未看清細部筆觸之前就爭論真偽,爭論水平高度,爭論臨摹複製的作用和意義。其實偉大的作品,就是因為其偉大,才那麼偉大的。只要仔細看一兩筆的細部描繪,所謂的排除法自然會起作用,也省去很多爭論。因此說,還是要用高清的細部圖片說話。

附上我臨摹清明上河圖的細部圖片。

鄭偉:《清明上河圖》臨摹記


二十一、如何“分分鐘”說清楚《清明上河圖》的前世今生?

張擇端在北宋翰林院供職,畫出《清明上河圖》後,呈交內府,此畫進入皇宮。徽宗皇帝短暫收藏後將畫賜給了向太后的家族,後因北宋靖康之難,此畫流入金國,流落民間。元朝建立後被收入皇宮,卻被宮內裝裱師調包盜出,再次流落民間。輾轉易手,直到明朝,此畫落入重臣嚴嵩之手。在嚴嵩被抄沒家產時,此畫第三次進入皇宮,又被太監馮保盜出,居為己有,後不知去向 。直到清代嘉慶年間 ,在抄沒官員家產時,此畫第四次進入皇宮。辛亥革命後,末代皇帝溥儀十分珍視此畫,隨身帶到長春偽滿皇宮 。1945年東北解放,溥儀被蘇聯紅軍俘虜 ,此畫即被存放在瀋陽的東北博物館,最後由楊仁愷先生鑑定為《清明上河圖》真跡,撥交給北京故宮博物院。

鄭偉:《清明上河圖》臨摹記


二十二、一張圖,讓你看懂《清明上河圖》的千年傳序!

國寶名畫《清明上河圖》問世千年,它的流傳有序證明了它是張擇端的真跡,如何一目瞭然地看清楚它的流傳順序,現在有辦法了。一張圖,讓你看懂《清明上河圖》的千年傳序。(原創:觀海樓主鄭偉)

鄭偉:《清明上河圖》臨摹記


二十三、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我的良師益友姜斌先生從滄州前來相聚,看了我的摹本《清明上河圖》。之後微信發來評語,我非常感謝他,今轉發到頭條,與君分享:

在北京潘家園,去拜訪鄭偉先生,本人有幸拜讀了他摹本實跡清明上河圖。此摹本與原作一樣是畫在絹面上的,完美的1:1的比例,極為精細。它由三部分組成,尚未裝裱,素顏素面,總長有五米多。是其傾十餘年心血研究清明上河圖推出的宏篇鉅製。同時本人也對鄭老師創作脈絡有了一些接觸瞭解。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是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國寶級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細看鄭偉老師臨摹的《清明上河圖》,再現了原作的精彩,其涵蓋內容宏大厚重,繪畫筆觸之精微細緻,在僅有5米多長,24.8釐米寬的畫幅裡,共描繪了800多個人物,以及很多牛、騾、驢等牲畜。畫中車、轎、大小船隻,房屋、橋樑、城樓都真實體現了原畫的風貌特徵。從民間欣賞的角度看,摹本不僅有藝術價值,也有社會歷史價值。 我也是自幼學書畫,深知臨畫此類古畫甚難,何況是“第一鉅製”的清明上河圖。臨此圖最難點還不是精深的國畫技法,最難的是畫傢俱有極精深的國學知識,和中華藝術精華喜愛,理解,和浸潤。我曾見過有深入研究清明上河圖學者的介紹,講此圖每一草一木,一人物,動物,器物門面等等都有出處,與歷史實跡高度契合,對研究中國文化藝術高峰之稱的宋代歷史,有巨大的參考證明價值。我能想像得到,鄭老師在屏氣凝神手臨正制的過程中,已經將自然的靈魂溶入了畫卷中,如同身臨其境倘佯在東京汴梁城中!每一次進入臨寫狀態就是一次身心與大宋的深情對話!鑽研此畫,不亞於歷經九九八十一磨鍊的長途踐行。對於傳統文化的民間愛好者,這種執著追求,就是為中華文化藝術再添風彩!

本人自己雖然浸淫書畫數十年,自視眼界不低,仍然震驚不己,深深歎服!今略抒己見,與諸君共享:

故宮有國寶,傾國亦傾城,清明上河圖,傳世於北宋,聖手張擇端,丹青鬼神驚,瀝血創偉作,嘔歌漢文明。民間有摹者,謙謙君子風,慧根崇國粹,天賦尚丹青,痴藝研書畫,技漸入佳境,立志循古蹟,清明上河行,十年磨一劍,躍躍欲試鋒,夢裡悟古道,廝磨在故宮,臨摹幾多苦,沐手燃孤燈,苦辣酸甜味,春夏與秋冬,聲與古人對,溝通在心靈,循河聞喧囂,倘徉汴梁城,酣醉在酒肆,置身於市井,夢迴大宋時,痴迷忘返程,願共高士隱,儼然越時空。足下千里行,摹本功競成,拜讀大作處,神技吾輩驚!中華文明揚,綿綿有傳承,再製建奇功,定當堪美名!(姜斌有感鄭偉先生臨摹重製清明上河圖)

觀海樓主鄭偉 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