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為什麼總罵“八嘎呀路”?翻譯後,原來比任何話都“狠”

日本人為什麼總罵“八嘎呀路”?翻譯後,原來比任何話都“狠”!

中國的八年抗戰可謂是可歌可泣,中國共產黨也是讓許多人都稱讚不已,中國的抗戰事業也為影視表演行業增光添彩了不少。茶餘飯後,閒暇時光,打開電視就能看到充滿了抗日題材的電視劇正在熱播,讓人不禁感嘆共產黨的偉大,激起愛國情懷。《亮劍》、《雪豹》等等一系列的抗戰劇應該是大家所熟知的吧,演員精湛的演技真的讓人讚不絕口呢。

日本人為什麼總罵“八嘎呀路”?翻譯後,原來比任何話都“狠”

中國歷史非常久遠,古代也一直以強國的形象存在,很多國家都慕名的來我國學習文化,其中一個就是日本,清朝末以前,日本與我國長時間密切交往,漢唐時期日本就多次派遣使者來中國,日本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借鑑於中國文化,日本的很多地方,都用中國的文字來書寫。

古代中國就是日本的偶像,他們感嘆中國先進的文化與知識,遠赴重洋從這裡學習,從而仿照成自己的文化,這意思日本文化是中國文化演變的一個分支。

日本人為什麼總罵“八嘎呀路”?翻譯後,原來比任何話都“狠”

那說到這裡,''八嘎呀路”到底在罵什麼呢?翻譯後,才知道它原來比任何話都“狠”!其實原本這四個字並不是這麼寫的,那麼原本應該是怎麼寫的呢?原來,它一般被寫成“馬鹿野郎”。

除此之外,這個詞其實是由兩個詞語構成,那麼這兩個詞語分開來就是“馬鹿”和“野郎”。在日語裡,“馬鹿”的意思是指笨蛋,也可以說人家笨,這就是貶低人的意思,而“野郎”原本是是指男人的意思。

日本人為什麼總罵“八嘎呀路”?翻譯後,原來比任何話都“狠”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這句話是在蔑視別人,對別人非常不滿意,對方的智商或者是他們的行為的不滿,所以日本人一般是不怎麼用這個詞的,我們也知道他們經常用的都是敬語,只有在極度憤怒的時候才會說出這句話,因為這句話是對別人極度的不尊重。容易傷害別人的自信,而日本十分講求禮貌,所以這個詞到現在基本上是不容易說出的。

從現有的資料上,我們可以發現,在整個中國東北三省淪陷後,日本人將中國人視為東亞病夫,瞧不起中國人。於是在日本被視為極具羞辱攻擊性的詞彙“馬鹿野郎”,也被在中國土地上入侵的日本軍人視為日常口語,隨意用它辱罵中國人,因為他們並沒有將中國人視作平等的人看待。

日本人為什麼總罵“八嘎呀路”?翻譯後,原來比任何話都“狠”

如此看來,“八嘎呀路”這四字聽起來是多麼地刺耳又多麼讓人揪心。我們難以想象當時的中國人遭受了多少日本人殘暴的手段,但是僅從這個詞中就可以看到,當時的日軍內心是將中國百姓視為牲口對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