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本質上是一種自我感覺,而不是他人對你的客觀評價

自卑是什麼,是“自覺卑微”,注意是“自覺”

自己感覺自己不行,

自己感覺自己卑微。

其本質上是一種“自我”感覺,而不是他人對你的客觀評價。

自卑本質上是一種自我感覺,而不是他人對你的客觀評價

也許你會說:我感覺自卑,原生家庭是罪魁禍首。

是的,原生家庭確實會給一個孩子的自我評價造成影響。

一個從來沒有得到父母認可的孩子可能一輩子都在討好父母,尋求父母的認同和讚許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為孩子的一生奠定基石。

但是,

這裡是但是,

原生家庭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是不可改變的嗎?

絕對不是!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改變卻是非常的難!

一個人的性格一旦形成,改變就不容易。

因為性格塑造時間非常長,是二十年甚至幾十年的家庭塑造。

自卑本質上是一種自我感覺,而不是他人對你的客觀評價


性格會慢慢形成一個人的習慣。

思考方式,行為習慣,如何理解別人和自己……


習慣一旦形成基本上就改變不了。或者說非常難改變。

慣性的力量是強大的。


一個習慣了養尊處優的人,讓他去幹勞心勞力的工作,他會不適應。

一個習慣了工作的人,讓他在家裡歇著,不讓他幹活,他會難受。


人總喜歡舒服,喜歡維持舊的習慣和生活方式。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習慣(性格)無法改變。


好消息是它是可以改變的。

只要堅持幾個月或者是幾年,不斷的覺察自己,模式就可以改變。

難並不意味著做不到。

只要想,堅持就可以做到。

自卑本質上是一種自我感覺,而不是他人對你的客觀評價

我們自我評價,不僅可以藉助別人來了解自己,還可以有自己的價值評判體系,有自己的價值觀。

當我們慣性自卑的時候,你可以想一想,自己有什麼閃光點。

覺察一下是不是又陷入舊的思維方式當中了。


學會欣賞自己,學會自我滿足,自我誇獎,自我讚美,慢慢體驗自己的進步。

告訴大家一個小竅門,當你自己練習讚美自己的時候,你的大腦會相應的分泌有益身心的激素,讓你的狀態越來越好,越來越自信。

這是大腦精微分子的變化。

每天睡覺之前,在心裡想想自己今天做了什麼事情,然後每想一件事就在心裡誇誇自己。

慢慢你會看到效果,你做事情的動力會越來越強,內在越來越有力量。

自我讚美真的是自卑者的良藥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