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論“新冠狀病毒"》

《外行論“新冠狀病毒"》

本人是外行人,僅從一般常識性原理,宏觀地、物理地、大眾地、粗略地對“新冠狀病毒"談一下自己的看法,僅供讀者商確:

就從馬與驢談起吧!

設:新冠狀病毒的“母細菌(胞)為X",常人攜帶的“某細菌(胞)為Y”。

1、馬與驢是同類不同種,自然環境中,一般不發生衝突,也不交配。

同樣,新冠狀病毒的“母細菌(胞)X”,與常人攜帶的“某細菌(胞)Y”一般不發生衝突,也不產生配對。

2、馬與驢只有在人工強行干預下,才發生交配併成功。

同樣,在人吃了某種野生動物後,由於溫度,濃度等條件恰當時,新冠狀病毒的“母細菌(胞)X”與人類攜帶的“某細菌(胞)Y”,才結合配對併成功。

3、馬與驢交配生產子。叫騾子。

一般母騾子不產子,但在某特定條件(幾十年前,某省報曾報導:“稀奇稀奇真稀奇,沒有見過騾子下騾駒")下也產子,仍稱為“騾子"。

即:XY一般不產生“子",但在一定的條件(適度低溫、恰當濃度等)下,結果產生了"子XY"。

4、“子XY"細菌(胞),生產過程卻不同與“騾子"生產過程。

是以細胞分裂的形式,1裂2、2裂4、4裂8……,幾何級數增長。

5、"X"在某動物體內對動物無害或無大礙。Y在正常人體內對人體無害或無大礙。

“XY"在人體內生產的“子XY"開始傳人。

6、“子XY"生產了“孫XY"開始非常適合到人體內生存。

7、“孫XY"生產的“重孫XY",……,雖傳人,但隨人體細菌(胞)的適應或抵抗圍攻。使得“重孫XY"……,毒性逐漸減弱。

以致於對人體造成的損害,會逐漸減小或停止。

《外行論“新冠狀病毒


(待續)

外行人

2020.2.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