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時代將改變手機市場競爭格局

5G 時代正式開啟,現存手機品牌以及供應鏈企業將面臨新賽道。

市場研究公司 Canalys 近日發佈最新報告,顯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表現在第三季度繼續改善,出貨量達 9780 萬部,超過第二季度的 9760 萬部。其中,華為第三季度出貨量增長 66%,所佔市場份額提升至 42%,而蘋果、OV、小米出貨量均同比下滑。

全球智能手機行業正進入一個“殘酷競爭”時代,首先體現為市場增量在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其低消費能力讓整個行業陷入價格競爭;其次,5G 時代正式開啟,現存手機品牌以及供應鏈企業將面臨新賽道,若是比對手慢半個身位,可能會被淘汰出局。這不是危言聳聽,諾基亞、摩托羅拉以及日本一眾企業的命運就是教訓。華為在國內市場的異軍突起有眾多因素。首先,美國政府打壓華為,為後者做了最好廣告,讓一部分消費者購買華為手機表達支持。但這並非是主因。其次,華為擁有高端 P 系列、Mate系列,且在拍攝、電池以及系統流暢性等方面表現出眾,技術是華為暢銷的主因。其三,華為還有中低端的榮耀系列,華為最大優勢是核心技術,可以將某些先進技術用在中低端手機,從而讓這些產品更具有性價比。

如果放眼全球市場,更能體會到價格競爭的殘酷性。目前的增量市場主要是印度、東南亞、巴西等地區。在印度,2019 年第 2 季度,小米以 28%的市佔率掌控印度手機中低端市場,這是因為小米在印度銷售的手機基本都是本地化生產,一方面規避了印度高達 29.441%的關稅,另一方面,本地生產也降低了生產成本,從而在價格競爭中佔據優勢。與此同時,2019 年第 2 季度,一加手機在印度高端手機市場佔比 30%,超過三星(28%)和蘋果(25%)。

儘管三星全球市場佔有率依然居於首位,但競爭壓力迫使它最近作出一個讓人吃驚的決定,三星將委託中國企業每年生產 6000 萬部中低端手機,相當於三星年產量的 20%。三星電子是全球唯一一家擁有從芯片到網絡再到終端完整解決方案的廠商,但是,在全球市場受到中國中低端手機的圍剿,比如在印度被小米超越,在非洲落後於傳音。因此,三星讓中國企業貼牌生產主要是降低成本,增加價格競爭優勢,維持市場份額。

在中國企業的衝擊下,蘋果和三星顯然不再淡定,雙雙參與到價格競爭。他們最關心的還有5G 時代來臨後如何保持現有的地位。也就是說,在價格競爭日趨激烈的同時,面臨手機技術迭代的挑戰。在 5G 時代,三星、蘋果與華為均擁有自研的核心處理器,以及基帶芯片技術。其中,華為和三星已經推出集成了 5G 基帶芯片的 5G 版 SoC 芯片,蘋果收購了英特爾的移動基帶芯片團隊,但推出自研基帶芯片預計要在 2020 年之後。

中國運營商已經推出 5G 服務,但三星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不大,蘋果則暫時沒有 5G 機型,因此,華為的優勢暫時領先。由於華為 5G 芯片並不對外銷售,三星會與高通競爭中國其他品牌的 5G 芯片市場,並且正在發動進攻。相對而言,蘋果處於不利的位置,雖然美國市場在短期內不會推出 5G 商用服務,蘋果只能在率先推出 5G 的中國以及歐洲市場參與競爭。

政治也在改變手機行業的生態。美國政府對華為的制裁,將會有利於日韓企業更深地參與到中國手機供應鏈,日本對於韓國的制裁,也對三星的供應鏈產生衝擊。中國臺灣的電子企業正在搶抓大陸 5G 時代的新機遇,華為則大力培養本土的供應商。因此,供應鏈大調整與技術競爭正在同時發生,當未來塵埃落定時,蘋果以及美國零部件企業,可能在新一輪行業競爭中受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