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男娃偶遇“黑人女娃”,嚇得邊哭邊找媽,這是啥,嚇著寶寶啦

孩子在年齡小的時候對什麼事物都充滿好奇,有時候遇到一些自己搞不懂的事情有些孩子會感到恐懼,這都是正常的。隨著國際化的推進,中國的大街上外國人也越來越多,其中不乏不同膚色的國際友人,有時候家長帶孩子出去逛街孩子會對這些跟自己長得有點不一樣的人產生好奇。

3歲男娃偶遇“黑人女娃”,嚇得邊哭邊找媽,這是啥,嚇著寶寶啦

樂樂是一位三歲的小朋友,平時非常開朗,喜怒哀樂都寫在臉上,這一天樂樂的媽媽帶樂樂出門玩,在熟悉的小廣場,樂樂卻遇到了一個特別的朋友。這位朋友就是一位黑人小女孩,黑人小女孩子一頭捲髮非常可愛,可是樂樂似乎卻不這麼認為。小女孩子走上前去想跟樂樂玩耍,樂樂卻後退半步被嚇哭了。樂樂也並沒有惡意,只是對於一個從未見過黑人朋友的孩子來說,這個場面確實“催人淚下”,樂樂的媽媽和黑人小女孩的家人看了都哈哈大笑。

社交是孩子重要的一課,孩子長大到一定的年齡就要學會和各種各樣的人交朋友,這其中也會不乏外國小朋友。家長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教會孩子尊重友好的夥伴,不歧視任何人。

3歲男娃偶遇“黑人女娃”,嚇得邊哭邊找媽,這是啥,嚇著寶寶啦

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孩子進行社交?

1. 鼓勵孩子多交朋友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紀,父母就要多帶孩子出門玩了,這個時候孩子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跟自己年齡相仿的小朋友。有時候孩子會不願意打開自己的心門,只願意自己玩,或者對夥伴沒有概念,但是人都是社會動物,小朋友也一樣,家長一定要引導孩子交朋友。家長要鼓勵自己的孩子多交朋友,並且要教會孩子尊重性格不同的小夥伴。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小孩子總是喜歡和自己年齡相近的同性朋友玩耍,這時家長要引導孩子帶著弟弟妹妹玩,不能孤立年齡小的小朋友,同時也要引導孩子不能排斥異性的小夥伴。

2. 教給孩子社交禮儀

現在很多成年人沒有養成很好的社交習慣,再進行一些面試的時候不能表現得既謙虛又真誠,這都是從小缺少社交禮儀的家庭教育造成的。孩子上學之後可能會面臨一些煩惱,比如說小夥伴不喜歡自己怎麼辦?為什麼別人總是誤會自己說的話?其實這就是孩子不會社交的煩惱。

3歲男娃偶遇“黑人女娃”,嚇得邊哭邊找媽,這是啥,嚇著寶寶啦

社交禮儀一個人的影響很大,不懂社交禮儀的人會讓人第一印象很差。孩子的社交禮儀需要從小培養,懂禮貌的孩子總會很討人喜歡,社交禮儀不僅體現在對長輩上還體現在對同齡人身上,從小懂得尊重小夥伴和小夥伴相處得比較好的孩子,上學之後也會有比較強的領導能力和組織能力。

3. 培養孩子的自信

有很多孩子不善於社交是因為內心自卑,對陌生的小朋友有恐懼感,或者是擔心別人不喜歡自己等等。特別是年齡較小的孩子,面對陌生的小夥伴很難邁出第一步,或者是因為在與小朋友的交往中出現問題從而變得怯懦自卑。

孩子有這種心理家長應該及時發現並進行引導,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不然孩子以後容易出現社交障礙。家長在平時要多鼓勵孩子,這樣孩子能夠從外界的肯定中積累自信。自信的孩子在各方面都會有更多的優勢,怯懦自卑的孩子不僅在社交上優劣勢,同時會因為膽小而不敢嘗試錯失很多機會。

3歲男娃偶遇“黑人女娃”,嚇得邊哭邊找媽,這是啥,嚇著寶寶啦

4. 給孩子提供更多的社交機會

現在也有一些家長會認為孩子出去玩耍會比較危險,因此不願意帶孩子出去玩,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因為孩子在年紀小的時候需要有一定的親身經歷以後學習起來才會更快,孩子需要親身感受世間萬物的美好才能擁有一顆童真的心。

把孩子關在家裡並不能讓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長,反而會讓孩子心理上出現很多問題,家長只要加強對孩子的安全防護防止孩子發生意外即可,同時孩子小時候的一些輕微的磕磕碰碰並不一定是消極的。因此,家長一定要多帶孩子出去玩,多給孩子社交的機會。

3歲男娃偶遇“黑人女娃”,嚇得邊哭邊找媽,這是啥,嚇著寶寶啦

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長大,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也應該做更多的功課,不僅要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也要塑造孩子的社會人格,教會孩子一定的社交禮儀和社交技巧。

各位網友,大家覺得這位小朋友是不是很可愛?大家覺得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孩子社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