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成都高新,go go go!优化营商环境“不打烊”


都说好的营商环境是

竞争力强、生态宜居

市民办事方便

营商环境的好坏

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

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

在成都,2019年

确定为“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

2020年

正式开启国际化营商环境2.0建设

遇见区市县 | 进击的成都高新,go go go!优化营商环境“不打烊”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

在新冠肺炎疫情相关防控措施下

改善营商环境的动员

和组织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以经济发展为依托的营商环境

受到较大负面影响

为了让城市有序运转,妥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成都市早在2月6日便印发了《关于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运行20条政策措施》

遇见区市县 | 进击的成都高新,go go go!优化营商环境“不打烊”


同时,全市上下深入开展“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专项行动。聚焦企业和行业共性问题和痛点、难点,成立专班扎根基层,帮助企业纾危解困,让企业在蓉投资生产充满信心。

遇见区市县 | 进击的成都高新,go go go!优化营商环境“不打烊”


而高新区

在落实“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

专项行动部署要求的基础上

以构建优化营商环境甄审机制为突破

进一步探索架构起诉求解决

纾困企业、优化营商环境的体制机制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更进一步

遇见区市县 | 进击的成都高新,go go go!优化营商环境“不打烊”


一起看看它是怎么做的吧

遇见区市县 | 进击的成都高新,go go go!优化营商环境“不打烊”


深化“放管服”改革

高频服务事项全面下沉

哪里的“放管服”改革进行得好

哪里的市场活力就更强

发展势头也就更好

从“一站式”服务

到“一窗式”政务服务平台

从“三段式”服务体系

到首次启动项目报建并联审批

从“仅跑一次”到“首证通”……

成都高新区每一项

政务服务改革的背后

都是对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

01

特色信用体系缩短行政审批时间

在“首证通”改革完成的基础上,改变“一刀切”的行政审批模式,建成“守信通”平台,实现以信用为衡量标准,有条件的将许可证审批时间大大缩短。

遇见区市县 | 进击的成都高新,go go go!优化营商环境“不打烊”


企业或个人在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时,柜台办事员只要通过“守信通”查询申请人的信用情况,对信用情况符合要求的企业和个人,就可以享受到快速审批待遇,加快办事相关事项。

遇见区市县 | 进击的成都高新,go go go!优化营商环境“不打烊”


从2019年10月正式上线以来,“守信通”平台将临时新办取水许可从30个工作日缩减到5个工作日以内,将餐饮招牌设置许可从3天变为现场即办。

02

建设西南首个AI智能自助综合窗口

AI智能自助综合窗口通过智能助办、人证核验、材料智审、视频咨询等方式,引导办事企业和群众自助操作,事项涉及的相关纸质资料内部流转,变往返跑路为数据跑路。

遇见区市县 | 进击的成都高新,go go go!优化营商环境“不打烊”


首批选取设置大型户外广告审批、餐厨垃圾收运许可、取水许可证新办审批、建筑垃圾处置(排放)证、营业性演出(团体)许可、营业性演出场所备案、三级运动员等级证核发、出版物零售经营许可、工会法人资格证书、核发《食品经营许可证》10个事项上线运行,打造“就近办”业务受理新模式。

03

打造街道企业服务工作站

工商、税务、社保等高频服务事项全面下沉,延伸审批职能至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园区企业服务驿站,实现政务服务就近办。

遇见区市县 | 进击的成都高新,go go go!优化营商环境“不打烊”


成都高新区首个街道企业服务工作站—肖家河街道企业服务工作站

聚焦企业诉求

涉企优惠政策一窗通办

为破解优惠政策在实际落地过程中无法及时全面兑现的难题,成都高新区推行“优惠政策一窗通办”改革。

利用区级政务大厅设立涉企优惠政策办理事项专窗,同时设置线上窗口,建立起以事项为基础的政策归类、发布、查询和受理机制,推动涉企优惠政策相关事项“一口受理、一窗通办、一网查询”,实现优惠政策办理流程更简、办理效率更高、政策兑现更规范。

遇见区市县 | 进击的成都高新,go go go!优化营商环境“不打烊”


成都高新区涉企优惠政策系统将于今年4月底前正式上线。届时,该系统将为企业提供优惠政策清单式共享和政策预审等相关服务。

雪中送炭

探索建立优化营商环境甄审机制

01

明确甄审范围,调度解决“顽疾”

长期以来,企业反映的涉及跨部门跨领域疑难杂症,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同时,优化营商环境的跨部门改革举措执行落地也存在“空档”。

遇见区市县 | 进击的成都高新,go go go!优化营商环境“不打烊”


成都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甄审机制主要甄别审查两类疑难杂症:

������市场主体涉及的跨部门跨领域投诉、意见和建议;

������营商环境指标优化提升涉及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

遇见区市县 | 进击的成都高新,go go go!优化营商环境“不打烊”


通过政务中心线下窗口、线上投诉平台等方式,不断拓展问题来源,及时高效解决企业诉求。

02

明确甄审流程,高位调度解决问题

建立高位甄审调度机制,企业反映的一般性问题由高新区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持甄别审查,重大疑难杂症事项由营商环境领导小组主持甄别审查。

遇见区市县 | 进击的成都高新,go go go!优化营商环境“不打烊”


整个甄审流程采取类司法和仲裁模式,前期充分研究政策和收集证据,联合甄审会议采取双方质询和辩论模式,充分听取意见建议。同时,针对专业性问题,邀请律师、智库专家等提供专业性意见。

03

提升执行力度,确保件件落实

联合甄审会议结束后2个工作日内,即出具甄别审查意见书,写明甄审结果,并作出甄审的理由,加快甄审结果执行和督查。

遇见区市县 | 进击的成都高新,go go go!优化营商环境“不打烊”


实行甄审机制以来,已解决多家企业疑难杂 症28项,包括企业开办“准入不准营”、优惠政策申报兑 现难、企业融资难、环保执法“一刀切”、企业信用修复等诸多方面,企业满意率100%,获得企业和群众的高度认可,营造了成都高新区公开、透明、可预期的良好营商环境。

遇见区市县 | 进击的成都高新,go go go!优化营商环境“不打烊”


点开看大图

遇见区市县 | 进击的成都高新,go go go!优化营商环境“不打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