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貧困,孩子會“買單”

——對貧困家庭教育孩子的深度思考與對策

近期,網上出現幾起因為家庭貧困,而買不起手機,上不了網課,出現了孩子自殺問題。令我觸動很大,令我深思。

你若貧困,孩子會“買單”

養育孩子涉及到每個家庭,家庭是孩子一生的起點,孩子的成長、成才不但對自己家庭至關重要,更是整個社會和國家的希望與未來。孩子應該是無辜的,其根源在於家長的失職、失責,而讓孩子承擔了後果。

一、先說貧困對孩子帶來的危害。

1、影響孩子身體的正常發育。如果不能給孩子一個富裕的生長環境,會因為物質的貧乏,讓孩子滿足不了吃喝穿用的需要,缺乏營養,缺醫少藥,缺吃少穿,從而影響身體的健康發育,從根本上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2、會讓孩子在外界環境中受到傷害。出了家門,孩子就可能因為家庭貧窮而受到歧視,可能會因為穿的破舊、用的簡陋、行為落後,被其他孩子欺負,遭到小朋友們、同學們嘲笑、諷刺或冷言冷語,使孩子自尊心受到傷害。

3、無法給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因為貧窮,可能上不起學、買不起書、上不起各種培訓班等等,給不了孩子更多、更好、更豐富的教育資源,在成長的最關鍵階段,不能給孩子一生打好基礎。

你若貧困,孩子會“買單”


4、人格上可能會不夠健康健全。一般的貧困家庭的孩子,因為周圍環境影響,可能會感覺低人一等,而有了自卑感、孤獨感。可能會因為其他孩子的看不起,而產生仇富心理、自閉問題。或因為某件事情刺激,走向偏執和極端。從而出現性格和人格上的缺陷。

5、眼界格局受到很大侷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除了天災人禍等特殊情況,貧窮一般都是大人層次不高,謀生能力不強或身體智力等原因造成的,孩子學不到大格局、上檔次的東西,在思想思維和觀念上都會受到限制,有了一定的侷限性。

這幾個比較典型,還有很多,不再一一列舉。

二、再說造成貧困的根源。

1、天災人禍。這一點存在偶然性,一般不可預測,不可抗拒,不用贅述。

2、資源受限。就像生活在大山深處、戈壁荒灘、偏遠艱苦等環境的家庭,因為自然資源匱乏,所以貧窮。但這只是一個重要因素,並不是貧窮的絕對理由。

3、殘障疾病。這一點雖然有些人為因素,但仍是客觀方面造成,有時也沒有辦法。但通過依靠社會幫助和自己不懈努力,也是可以改變的。

4、社會形勢。諸如不公平的社會制度,動盪戰亂,打砸搶燒,偷盜橫行等,當今社會幾乎沒有,也不必多說。

5、其他原因。這點就要多列舉一些了。比如自己謀生能力較差,對自己生活的規劃不科學,投資失敗,生意破產,好吃懶做,遊手好閒,不務正業,花錢大手大腳,涉黃賭毒等等,都會造成貧窮的境況。這一點是比較普遍的,是人為的造成貧窮,是可以通過自己行為的改變而改變的。這種家庭的小孩子是無辜的、是可憐的,但大人卻是可悲的、可恨的!

你若貧困,孩子會“買單”


三、最後說說貧窮的情況下應該怎麼做,以減輕對孩子帶來的後果。

1、追根溯源後努力去改變。如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如火如荼,精準扶貧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在這種情況下,連一大部分偏遠艱苦地區的家庭都脫貧了,如果你仍然貧困,就要好好地分析原因、找出癥結了。如果是前4種原因,就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社會救助、國家和他人支援。如果是第5種情況中的任何原因,就要自己有針對性地做出調整,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現狀,從而為孩子優化成長環境。

2、養育孩子要量力而“生”。也就是要先衡量自己的撫養能力,做好充分準備,根據承受能力再去生育。比如河南鄧州女孩吞藥自殺事件中,其父殘疾,靠修鞋為生,其母精神分裂,基本沒有勞動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卻生育了3個孩子。是否違反了當時的計劃生育政策暫且不說,自己是根本沒有撫養三個孩子的能力的。誠然,這裡面也確實有其長輩、親戚朋友和村幹部沒有提醒和干預的責任,但其父智力並沒有問題,更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城市裡普通的上班族也生三五個七八個孩子的話,一樣會變成貧困家庭。

你若貧困,孩子會“買單”


3、培養孩子自強向上的生活態度。既然給不了孩子經濟上的富裕,就要讓孩子做一個精神上的強者。就像北大才女劉媛媛在一次演講上所說,她家都算不上寒門,她家連門都沒有,但她的父母用言傳身教,培養了她們一切都要靠自己的信念,堅韌不拔艱苦奮鬥的風格,積極向上自強不息的態度,書寫了一個絕地反擊、寒門一樣出貴子的勵志故事。

4、鍛鍊孩子接受現狀的承受能力。既然改變不了生活上的貧窮,給不了孩子富足的生活,就要教育孩子面對現實,正視困難,培養和鍛鍊孩子,讓他有能力接受和承受家境貧寒所帶來的一切弊端。就像自殺的女孩,如果讓她能夠正確看待自己的家境,充分理解自己的父母,心理承受能力再強一些,可能就不會出現絕望而自殺的問題。

5、讓孩子懂感恩充滿愛。愛,可以抵禦一切不良思想的侵蝕,可以戰勝一切心魔惡念,可以打敗一切歪理邪說。只要教育孩子知道感恩,知道應該愛自己、愛他人,愛家庭、愛社會,愛學校、愛國家,他的心裡就充滿陽光,就不會出現因一件小事就自殺的問題。以707分考入北大的女孩王心儀一篇《感謝貧窮》非常勵志和感人,從愛的角度講,她在文中特別感謝她的母親,可見母親對她的教育是充滿愛的。一個連貧窮都能去感謝的女孩,她心中充滿了正能量,充滿了陽光,充滿了愛。因為她愛身邊的一切,所以雖然物質上貧窮,但在精神上,她無比富有。

你若貧困,孩子會“買單”


古語講:“救急不救貧”。在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貧困,不能再怨天尤人,不能再埋怨社會不公平,更不能賴在制度政策上。天助自助者。自強不息,才能改變。

孩子的智力、體力和承受力尚且沒有發育完全,是無辜的,但做父母的一定要盡心盡力,盡職盡責,通過努力,改變貧窮,絕不能讓孩子在未來為你“買單”。

(本文已在百家號首發)——作者不斷成長贏得人生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