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疫苗:疫苗企業的責任與擔當

華南疫苗董事長彭濤分享其研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心得和故事。

封面故事 | 華南疫苗:疫苗企業的責任與擔當


▲華大基因武漢“火眼”實驗室內景

採編│張孟月

圖|由受訪者提供

封面故事 | 華南疫苗:疫苗企業的責任與擔當

克服萬難,第一時間投身研發


廣東華南疫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南疫苗”)董事長彭濤是著名疫苗研究專家、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病毒學博士,也是科技部973課題負責人,自2003年回國後,他一直奮戰在研發國產疫苗的前線。


今年1月起,新型冠狀病毒暴發,作為國內知名的疫苗專家,彭濤不僅密切關注著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研製情況,而且第一時間率領技術團隊投入緊張的研發工作中。


彭濤告訴記者,華南疫苗從拿到病毒序列後,就開始了疫苗的研發工作,一切都按照計劃進行,截至發稿前,已進入到動物體內評價的階段。


但面對大家期待疫苗上市的急迫心情,彭濤卻不得不“潑冷水”:“疫苗的上市

必須經過嚴格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評價,並經過嚴格的動物試驗和臨床試驗,臨床前研究階段,還要進行毒株、細胞篩選,流程雖多,卻必不可少。當然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方面,國家可能會採取相關措施來加快疫苗的審批流程,加快疫苗上市的進程。我個人認為一年到一年半是相對樂觀的判斷。”


至於華南疫苗為何能迅速地投入到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研發工作中,彭濤表示,公司在最近10年的時間裡都致力於基因工程的疫苗研發工作。


和傳統的疫苗不同,基因工程的疫苗是將病毒的一部分作為抗原來開發,採用這種特殊的表達平臺研發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能較大提高研發的速度。


雖然因為疫情在春節假期期間暴發,公司在人員調動、安排和物流方面都遇到了困難,但他們還是想辦法克服了困難,在大年初二、初三時就陸續安排了不同工藝鏈條的員工參與到疫苗的研發過程中。


封面故事 | 華南疫苗:疫苗企業的責任與擔當

研發雖難,但疫苗儲備必不可少




基於病毒會發生變異的特點,彭濤團隊在設計疫苗時會考慮變化的因素,儘可能地選擇比較保守的、不易發生變異,同時又是非常重要的靶標來做疫苗。


他介紹道,目前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研發的疫苗主要分為滅活疫苗、亞單位疫苗、病毒載體疫苗、核酸疫苗(DNA及mRNA疫苗)四個方向,相當於這4個梯隊在爭分奪秒地比賽。


而核酸疫苗的製備週期較短,有可能跑在前面,但由於技術性的原因,其是否能成功上市還未可知。


對於一般人的擔心:疫苗上市前疫情得到控制,疫苗無法發揮作用,彭濤有不同的看法。


他從三個角度分析了研發疫苗的必要性:


首先,新型冠狀病毒可能在人群中長期存在,疫苗應該能趕上對它的有效控制;其次,即使現在將疫情控制住了,但疫苗的儲備仍是必不可少的,因為新型冠狀病毒既然能在人群中造成大規模的傳播,那麼它未來很可能再次出現;最後,從與冠狀病毒相關的傳染病角度而言,從藥物診斷到疫苗開發的經驗也能為未來冠狀病毒相關的產品做積累。


例如2003年應對SARS的經驗積累,能讓我們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時發揮更好的作用。所以,無論從哪個方面考慮,對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研發都是必不可少的。


封面故事 | 華南疫苗:疫苗企業的責任與擔當

相比利潤,疫苗企業的社會責任更重要



彭濤告訴記者,華南疫苗雖然是首批拿到廣東省科技廳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科技攻關應急專項的企業,但鑑於疫苗的開發投入巨大,僅靠項目經費只能解決一部分問題,公司還需要籌集更多資金為後期的研發做準備。


疫苗的研發既昂貴又耗時,且利潤相對沒那麼高,對於疫苗企業如何去平衡利潤和社會責任的關係,彭濤有自己的見解。


他認為,與其他產品不同,疫苗實際上是戰略性、公益性的產品,此次疫情也讓很多市民認識到疫苗在公共衛生方面的重要性。


疫苗企業開發相關產品既是一種社會責任的體現,對公眾產生的利益也是一項重要的回報,不僅體現在收益上。他自詡自己是幸運的,社會上有一群人有意願去做這件事,且不介意經濟回報的多少。


關於疫苗未來的發展,彭濤認為疫苗不只是預防疾病的手段,隨著技術的提升和人們對疾病認識的加深,疫苗能解決更多問題,如還能用於治療。


他舉例說,現在治療腫瘤的疫苗也越來越多,所以疫苗未來會朝更多的方向發展,除了疾病的預防和治療,還有不良生活習慣的改善等,有很廣泛的發展空間。


他還表示,疫苗的生產有很多種工藝,從傳統的全病毒疫苗到基因工程疫苗,我們可以看到基因工程疫苗越來越多地展現它的優越性,其不僅應用範圍會更廣,而且也會越來越多地採用核心工程的技術。


封面故事 | 華南疫苗:疫苗企業的責任與擔當

病毒“牽線”,看好廣州未來



談起來到廣州的機緣,彭濤笑說:“冠狀病毒可以說是我來到廣州的牽線人。”2003年,因為SARS的暴發,中科院、廣州市人民政府、廣東省人民政府三方在廣州建立了中科院廣州生物醫院與健康研究院,他作為第一批P I(Principle Invsetigator)來到廣州,希望與各位研究員共同合作,找到預防和控制突發傳染病的方法。


隨後,他便與廣州結下了不解之緣,於2011年創立了廣東華南疫苗股份有限公司。


他說,廣州自古以來就有很好的創業環境,隨著大灣區的建設、發展,這裡還會有更廣闊的前景,未來可期。


此外,彭濤還表示,希望廣州能建立一個通過廣泛的國際合作來開展科研和產業化活動的國際醫療研究機構。


因為傳染病是無國界的,它的防控也不應該是有國界的。


廣州有很好的生物醫藥基礎,彙集了以鍾南山院士為帶頭人的呼吸健康研究院、國家重點實驗室、中科院廣州分院等科研機構,再加上華南疫苗等研發和產業化的機構,能很好地把疫苗從科研到產業化的鏈條實現貫通,並且實現國際化的輻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本文刊登於《科技與金融》雜誌2020年3月刊,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科技與金融雜誌。否則,將追究相關責任。)


封面故事 | 華南疫苗:疫苗企業的責任與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