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廿七)李塨

本文由《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读书笔记整理而来。

李塨,自刚主,蠡县人。1659-1733。父亲是个隐居不仕的老学究。李塨在父亲的教导下,十九岁的时候就中了秀才,二十一岁的时候见到颜元,深以为颜学为然。

在二十多年的求学生涯中,先后结识许三礼、费密、王复礼、毛奇龄等名士。他甚至宋儒空谈心性之说,终不济于事。因而主张创办实学,教习文事、武备、经史、艺能、贴括等。

中国哲学简史(廿七)李塨

一、理

颜元说,理气为一,亦似有微分。李塨虽然认为,汉人讲的“气”和宋人讲的“理”本质上是一回事,但是也是有区别的。孔子曾经说过,一阴一阳之谓道。以其流行谓之气,以其有条理谓之理。并不是说气外还有别的什么道理。本质上说的是一回事,气说的是运动,理说的是规律。

中国哲学简史(廿七)李塨

二、格物

李塨认为,格物之物,就是大学中的物。而“格”字是程朱讲的比较透彻,就是“学”的意思。格物致知,就是“学文”,诚意以至于平天下就是“约礼”。致,就是推至,是要通过学文,达到致知的目的。

为了反对宋儒空言的陋习,李塨刻意强调物的作用。诚正修齐治平皆有其事,而学其事皆有其物体。“礼”也是物,“乐”也是物,凡是学礼学乐,都必须列举其事。得到实地考察,这才是“至”的真谛。不能离开“习”来空谈“学”。

中国哲学简史(廿七)李塨

朱熹说,南剑人往建宁,必须的到了郡厅上,才算是“至”,如果之说到了建阳境内,这是“不至”。格物致知的道理,也在于此。从来圣贤都是,先行而知,而知在于学。正如俗语所说:“一处不到一处黑”,这正是最贴近格物致知的含义。

如果说“格”就是“学”的话,为什么不直接说:“学物致知”呢?李塨认为,学有深有浅,都可以称之为学。而“格”只有到了,才能算是格物。格物,就是对于所学之物,由浅及深,无所不到。那些说,学外还有物体的人,都是务虚不务实的。这并不圣人之学。圣人的学问,都是立足于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