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暫停校內大規模集體活動,就餐、放學等環節合理分時錯峰,暫不恢復跨省跨境旅遊

浙江暫停校內大規模集體活動,就餐、放學等環節合理分時錯峰,暫不恢復跨省跨境旅遊

浙江暫停校內大規模集體活動,就餐、放學等環節合理分時錯峰,暫不恢復跨省跨境旅遊
浙江暫停校內大規模集體活動,就餐、放學等環節合理分時錯峰,暫不恢復跨省跨境旅遊

4月13日下午,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浙江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第四十三場新聞發佈會。

浙江暂停校内大规模集体活动,就餐、放学等环节合理分时错峰,暂不恢复跨省跨境旅游
浙江暂停校内大规模集体活动,就餐、放学等环节合理分时错峰,暂不恢复跨省跨境旅游浙江暂停校内大规模集体活动,就餐、放学等环节合理分时错峰,暂不恢复跨省跨境旅游

省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廣勝首先通報了全省最新疫情情況:4月12日,浙江省無新增本地確診病例,無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無新增無症狀感染者。截至4月12日24時,累計報告本地確診病例1218例,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49例、出院病例23例,尚在醫學觀察無症狀感染者51例(其中境外輸入41例)。全省共追蹤到密切接觸者47321人,尚有236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當前,全省疫情防控向好態勢不斷鞏固,但同時面臨境外疫情多點輸入帶來的蔓延風險,也面臨人員流動聚集帶來的反彈風險,還面臨無症狀感染者帶來的潛在風險,任何鬆懈麻痺都可能導致前功盡棄,必須慎終如始加強科學防控、精密智控、閉環管控,不獲全勝決不輕言成功。

推進武漢來浙人員健康碼安全轉換

隨著離漢通道管制的解除,每天有數千人從武漢來到浙江。為便於武漢來浙人員及浙江滯留在漢人員有序復工返崗,加快省際健康碼安全轉換,浙江於4月4日決定對近期來自或途經武漢地區的人員開展一次核酸和血清檢測服務,費用由當地政府統籌承擔。該項檢測在各地綜合服務點完成,原則上應在12小時內出具檢測報告;對於夜間無法出具結果的人員,綜合服務點應免費提供住宿留觀服務。

需要強調的是,各地務必按照“最多跑一次”改革精神,將便捷、柔性服務貫穿於檢測全過程。對武漢來浙人員持當地醫療機構近7天檢測報告的,經核驗後可免予檢測,立即賦予浙江健康碼“綠碼”。鼓勵各地在車站、機場等為武漢來浙人員提供前往綜合服務點的免費專車送達。相關社區要耐心解釋導引,為武漢來浙人員檢測創造便利。對檢測結果為陽性的,及時送定點醫療機構隔離和治療,並立即通過監測網絡直報。

完善常態化的精密智控機制

圍繞防“國門”,完善與省內外航空、港口、陸路等入境口岸協調銜接,強化跨省信息共享、工作聯動,進一步堵住防控漏洞。圍繞守“小門”,全面落實省疫情防控3號責任令,充分運用健康碼管理機制,將在社區廠區商區等驗碼檢測作為發現隱患的重要手段。截至4月13日12時,全省已累計發放健康碼8815.1萬張,其中國際版5.7萬張,綠碼率分別為99.9%和69.4%。

根據疫情防控形勢和管控體制的變化,浙江再次迭代疫情防控評價體系,形成精密智控指數4.0版。在保持入境人員管控、境內人員管控、社會秩序恢復“三板塊”架構的基礎上,緊扣無症狀感染者防控、境外來浙聯繫人落實等重點環節,適時調整充實評價指標,強化必要的激勵導向。

針對國內出現多起健康碼“綠碼”省際流動人員被發現無症狀感染乃至確診病例的情形,浙江鼓勵用人單位對近期來自原疫情嚴重地區的人員組織必要的健康檢測。此項工作,不少企業先前已自發開展,各地也陸續採取引導性措施。如同對境外人員實行集中隔離,這完全是為了防範風險,對任何地區和人員不帶歧視。但各地實施必須防止簡單化,要發揮用人單位主動性,並切實從有利於檢測對象的角度研究措施、設計流程,真正寓管理於服務,讓當事人能切身感知政策的善意。

全力確保開學平穩有序

今天是全省高三、初三統一開學的日子。鑑於無症狀感染者是當前疫情防控的突出隱患,浙江於4月4日作出規定,對近14天來自或途經原疫情嚴重地區的所有學生和教職員工開展核酸和血清檢測,費用在學校公用經費中列支。此項措施有利於儘可能切斷傳染源,也可讓受檢測師生吃一顆定心丸,更為所有孩子們營造放心讀書的校園環境。

適應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辦學的需要,浙江積極開展“大數據+網格化”校園精密智控。圍繞人員健康管理,在開學前全面掌握師生健康碼情況,依規進行必要的涉疫情風險大數據排查;在開學後將嚴格執行“健康碼+測體溫”校園准入,持續開展校內每日健康監測,並向各校派駐專業醫護人員擔任健康指導員,建立應急處置機制。另一方面,圍繞減少校內聚集,實行以班級為單元的網格化管理,暫停大規模集體活動,在就餐、放學等環節合理分時錯峰,最大限度降低交叉聚集的頻率。

在此基礎上,全省對復學的一些具體問題不搞“一刀切”,由各市因地制宜細化措施,合理界定政府公共管理、學校自主管理和個人自行防護的責任邊界,努力使相關規定更加精準,實現疫情防控與教學效果的有機統一。

同時,也希望廣大家長一起參與校園疫情防控工作,特別是及時如實申報孩子及共同生活人員健康狀況,積極配合學校統一安排,齊心協力確保校園安全。

加大力度暢通經濟社會循環

在全面推進有序復工復產的同時,浙江省聚焦製造業數字化轉型,狠抓“1+N”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建設,“1”就是跨行業、跨領域的國家級supET工業互聯網平臺,“N”就是一批行業級、區域級、企業級平臺,今年的目標是連接5000萬臺工業設備、服務10萬家以上工業企業。全省還加快5G基站建設,年內將實現縣城以上全覆蓋。通過“5G+工業互聯網”賦能,推動製造業創新發展,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的主動戰。

積極暢通市場循環。

從浙江實際出發,要充分藉助跨境電商等新業態,努力在國際疫情蔓延的特殊市場環境下穩住全省外貿基本盤。目前,浙江已基本實現跨境電商綜試區省域全覆蓋,約9.2萬家跨境電商網店活躍在主要第三方平臺,更有一批企業逐步掌握了全球網絡零售市場的定價話語權。浙江將抓好跨境電商海關監管、稅收徵管改革等各項舉措落地,積極運用省級專項激勵資金,推進傳統外貿企業經營模式轉型,支持企業千方百計保外貿拓市場。今年一季度,全省預計實現跨境網絡零售出口170億元,同比增長4%以上,創下了對外貿易逆勢發展的成績單。

暢通經濟社會循環,亟需提振企業和社會各界面對當下、面向未來的信心。政府的著力點在於加強制度供給,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充分保護和激發企業能動性創造性。為此,浙江出臺了2020年優化營商環境30條舉措,實施深化營商環境“10+N”便利化行動,重點推進企業全生命週期“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將開辦企業平均時間壓縮到1個工作日,確保一般企業投資項目從賦碼到竣工驗收最多80天。同時,強化“畝均論英雄”改革,完善社會信用體系,構建有利於平等競爭、優勝劣汰的營商環境,不斷夯實浙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保障。

省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廣勝就浙江在防疫方面的安全管理和宏觀引導措施等回答了記者提問。

上週清明節放假,不少旅遊景區遊客人數快速增加,國內有若干景點更出現“井噴”“爆棚”現象,許多人也沒戴口罩,引起了大家普遍關注。請問從防疫的角度,浙江有沒有相應的安全管理和宏觀引導措施?

清明期間,旅遊景區人數增加,隨著疫情防控形勢趨穩向好,經濟社會秩序在不斷恢復,大家對走出戶外、來到野外的信心在增強。浙江的景區回暖趨勢比較明顯,省內遊、鄉村遊、自駕遊等成了人們出行的重要選擇。但現在仍然是疫情防控期間,三級應急響應並沒有解除,大家絕對不能因為在家裡待久了,因為春暖花開就放鬆了警惕,放鬆了個人的防護意識。

對旅遊景區的復工復遊問題,浙江強調有序恢復,尤其是限人流、限頻次、限聚集,要求景區每日接待遊客不超過最大承載量的50%。因為對疫情要做到“內防反彈”,很關鍵的在於“內防聚集”。旅遊景區容易人員密集,就有必要進行總量調控,避免“扎堆”“爆棚”。清明節小長假三天,浙江A級旅遊景區共接待遊客242萬人次,在控制人流的情況下,總接待量相當於去年同期的45%左右。

為把握好“有序”兩字,浙江配套推進景區預約機制。全省重點景區全部實現網絡購票,所有5A級旅遊景區可實現提前預約。同時,嚴把安全防線。各景區實行健康碼准入機制,並嚴格消毒管理,加強巡邏檢查,確保減少風險隱患。按照國家新近規定,暫不恢復跨省跨境旅遊,所以倡導“浙江人遊浙江”,做到安全出行觀光。

大家最近比較關注遊客戴口罩問題。3月底的新聞發佈會上,省文旅廳負責人已講過,室外景區空氣通暢,只要人員不聚集,摘掉口罩是沒有問題的。當然,前提是不聚集。最近網上出現了不少照片,有的景區遊客密密麻麻——雖然在室外,仍有必要戴口罩。因為病毒容易出現在人多的地方,又總是在人放鬆警惕的時候入侵。

在戴口罩或摘口罩的問題上,浙江並不作簡單化規定,而主要依據各地疫情形勢,基於對不同場合的風險因素作評估後提出指引。對明確需要戴口罩的,應執行到位;對可以不戴口罩的情形,屬於參考性的風險提示,其實將選擇權交給個人。不光旅遊景點如此,對學校、商場、賓館也如此。省裡確定框架、劃定底線,授權各地根據實際作具體指引,最終由個人作理性判斷和行為選擇。從目前疫情防控的角度看,多戴幾天口罩沒有壞處。假如在人員較多的公共場所,尤其是在人員流動頻繁的地方,還是建議戴口罩,小心駛得萬年船。

疫情發生以來,浙江建立了聯防聯控、群防群控機制,除政府體系的工作人員外,是否有志願者的參與?

這些年來,凡是浙江有較大社會影響的事件或者活動,都有許多志願者的積極參與。此次疫情防控期間,廣大志願者不辭辛勞、不圖回報,承擔了大量繁重的工作,同樣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這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據初步統計,全省大約有300萬志願者投身於疫情防控工作中。

社區一線防控。防“小門”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基礎。在浙江許多城市的社區門口,不光有社區工作人員,還常有志願者的身影。他們或者開展入戶調查,或者幫助維護秩序,或者開展防疫宣傳。在疫情防控前期,不少社區實行了封閉式管理,就有大批志願者為居民代購代送,給百姓生活帶來不少便利。在這方面,志願者好比一種潤滑劑,在社區管控“剛性”的基礎上增添了必要的“柔性”。

心理健康輔導。在疫情期間,人們的焦慮感普遍增加,包括基層工作人員的精神壓力比平時要大得多。浙江有各類社會組織開通了心理支持熱線、組建相關微群,參與的持證社工或心理諮詢師就有400多人。這些志願者通過個別交流、線上指導,並加強過程跟蹤,開展有針對性的情緒疏導。人終究是靠精神支撐的,志願者所起到的心理慰藉作用,在浙江聯防聯控體系中不可或缺。

幫扶困難人員。每一個城市都有弱勢群體,他們受疫情的影響更大。弱者在哪裡,志願者也會出現在哪裡。比如,對生活困難的確診患者,對獨自居家的孤寡老人,廣大志願者雪中送炭,及時提供各類救助。像寧波鄞州區相關機構發起“防疫小電長”公益活動,對4000多名獨居老人定時定員線上聯繫,瞭解健康狀況,傳遞防疫信息,還提供線上的家庭醫生服務。

推動復工復產。許多志願者為支援復工捐款捐物,甚至參與醫療緊缺物資的頂崗生產和運輸,直至後來幫助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克服各種困難。像浙江大學有一個彩虹人生公益平臺,就積極推動大學生創業者復工復產,通過連接社會資源為相關創業項目和企業紓困解憂。志願者針對的一般是企業運行遇到的“微痛點”“微堵點”,但小中見大,因為對具體的某一家企業,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就等於邁過一道坎。

還值得一說的是,疫情暴發初期,省慈善聯合總會率先向社會發布募捐倡議書,1月25日發起的相關慈善項目上線第一天募捐量就突破1000萬元。據不完全統計,全省至今累計募集防疫捐贈資金23億元。捐贈者既有廣大企業家,也有許多普通的愛心人士。金額不分大小,都是一份熱忱、一分心力。同時,浙籍海外僑胞慷慨捐款捐物,對浙江初期疫情防控發揮了積極作用。

這些遠不能覆蓋社會力量參與浙江疫情防控的各個領域,更不能反映志願者忘我奉獻的全貌,但已充分表明他們是打贏疫情防控這場人民戰爭的重要生力軍。在現代治理體系中,社會自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沒有志願者參與的疫情防控,必然是有欠缺的。而在浙江,正因為有各方社會力量的馳援,有成百萬千的志願大軍,他們在非本職領域儘自己所能,為疫情防控傾注心力,推動聯防聯控、群防群控不斷拓展和深化。藉此機會,要特別感謝全省的廣大志願者,你們是抗疫戰場熠熠閃光的無名英雄!

省農業農村廳總農藝師楊大海就豬肉供應、豬肉價格等回答了記者提問。

目前大家普遍感覺豬肉價格偏高,主要原因是什麼?下一步將如何保障豬肉供應、保持豬肉價格穩定?

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去年全國生豬存欄量下降了27.5%,浙江同期生豬存欄量下降17.3%,儘管下滑幅度明顯小於全國,但浙江的自給率只有40%左右,大部分靠外省調入。

在全國生豬產能大幅下滑的背景下,包括浙江在內的全國豬肉價格持續走高,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疊加,近期豬肉價格仍然維持在高位。據監測,浙江豬肉的歷史最高價出現在今年的2月8日,價格是每公斤64.74元。截至4月12日,監測已經是連續65天價格持續回落,回落幅度超過15%。但與去年同期相比,當前的豬肉價格還是非常高的,在全國大概排在第11位。

一直以來,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視生豬增產保供穩價工作,將其作為民生大事、要事來抓。特別是去年10月以來,專門出臺了扶持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攬子”政策。省農業農村廳會同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生態環境廳、省自然資源廳、省商務廳等部門推出財政、金融、環評、用地等一系列超常規措施,落實財政資金11.6億元,在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基金中安排專項基金10億元以上,支持生豬生產。全省現有生豬存欄409.4萬頭,日均市場豬肉供應3000噸,其中自產1100噸,從省外調入1900噸,總體能夠保證市場供應。

省農業農村廳將進一步壓緊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聯合相關部門抓緊抓實已有政策措施的落細落地,持續加大生豬增產保供穩價工作的推進力度,爭取通過三年努力實現生豬自給率70%的目標。當前重點是“五個加大”:

  • 加大增產力度。支持現有養殖場在環境容量內儘可能多養。全力推進全省101個萬頭以上生豬養殖場建設和投產,力爭今年底前有70家新建豬場建成投產,生豬產能達到1200萬頭,存欄達到542萬頭以上,全年出欄900萬頭左右。
  • 加大調入的力度。加強與主產省的產銷對接,穩定外省調入渠道,增加調入數量。
  • 加大儲備力度。嚴格落實豬肉儲備,並確保儲備肉投放後能及時得到補充。
  • 加大替代產品發展力度。大力發展雞、鴨、鵝、鵪鶉等速生禽蛋及水產品養殖,增加替代品供應,豐富居民“菜籃子”。
  • 加大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力度。突出物理阻斷、消毒滅源和防疫制度落實,確保不發生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

當下全省各地搶抓農時做好春耕備耕,浙江糧食生產情況如何,有哪些穩糧措施?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穩定糧食生產、保障糧食安全事關國計民生。浙江是全國主銷區,穩定浙江糧食生產是穩定主銷區自給水平、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始終堅持把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生產保供作為“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來抓。近三年全省糧食麵積穩定在1465萬畝、產量118億斤左右。

當前正值春耕生產的關鍵時節, 搶抓農時、抓好春耕備耕對於優化農業生產佈局、贏得全年糧食豐收至關重要。為此,浙江堅持將抓緊抓實抓細今年糧食生產,納入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重中之重的一項任務來抓,不誤農時推進春耕生產,千方百計穩定今年糧食生產。全省上下重農抓糧氛圍好、部署早、措施實,小麥等春花作物長勢明顯好於去年,春糧產量可望比去年增3-5%。據種植意向調度,預計全年糧食播種面積有望超過去年。

  • 壓責任。嚴格落實“米袋子”行政首長負責制,將全年糧食播種面積作為約束性硬指標層層分解落實到市縣,加大督查調度力度,推動糧食生產硬任務到村到戶到田。
  • 強政策。浙江50畝以上規模種糧大戶共有1.6萬多戶,種植面積佔全省的37%、糧食產量佔全省的42%,是穩定糧食生產的主力軍。省農業農村廳加大對種糧大戶的扶持力度,今年補貼標準從100元/畝提高到120元/畝,秈稻最低收購價每百斤比國家再提高3元,進一步激發大戶的種糧積極性。
  • 穩產能。嚴守耕地紅線,全省共有2398萬畝永久基本農田,已建成高標準農田1900萬畝,其中糧食生產功能區810萬畝。管好用好按照噸糧標準建設的這些高標準農田和糧食生產功能區,保持300億斤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 提產量。大力推廣高產優質水稻品種,加快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促進良種、良法、良技等增產增效技術集成應用,提高糧食單產。
  • 防災害。嚴密監測重大病蟲害和災害性天氣發生動態,及時發佈災害預報,全面落實防災減災措施,努力減少糧食因災損失。
  • 優服務。加強技術指導,大力發展社會化服務,更好地推動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落地見效。

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總工程師葉曉雲就浙江糧食供應和消費者集中購糧情況等回答了記者提問。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國家陸續發佈糧食出口禁令。這會對浙江糧食供應造成什麼影響?

由於部分國家限制糧食出口,國家糧食市場有所波動,但對浙江供應基本沒有影響

  • 從供給情況來看,浙江糧食供應渠道穩定,主要來源於省內生產和省外主產區調入,只有少量進口用於滿足多樣化個性化消費需求。全國糧食連年豐收、庫存充足,這是保障浙江糧食安全最堅實的基礎。而2019年浙江大米進口數量為10萬噸,僅佔全省大米消費1.5%。因此即使完全停止進口,也不影響省內口糧供應。


  • 從儲備情況看,浙江儲備糧規模居全國第二位,可保障全省城鄉居民半年時間的口糧消費;各市主城區都建立了10-15天的成品糧油儲備,一旦市場商品糧庫存供應跟不上,可隨時用於應急保供。需要時可再啟動儲備糧加工跟進供應;國家也在浙江存儲了相當數量的中央儲備糧,保障省內糧食供應的基礎十分紮實。

  • 從市場運行情況來看,當前糧食市場流通活躍、購銷順暢。加工企業全面復工,批發市場運轉有序,各大商超供應渠道暢通,相關糧食加工、供應、運輸、配送和應急保障協作運轉良好。目前全省社會企業糧食庫存約220萬噸,食用油16萬噸。25家主要糧食批發市場庫存可供應天數達10天以上,部分商超庫存可供應天數達到45天。

總之,當前浙江糧食供應充裕,價格基本平穩。浙江有信心有底氣保障全省糧食供應穩定和價格基本平穩。

近期糧食問題備受關注,很多人仍擔心糧食會出現供應緊張、價格上漲,省內也有個別地區出現消費者集中購糧的情況。請問當前老百姓是否需要提前多“囤”點糧?

前段時間部分地區出現大米等糧食產品銷量增加,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受個別國家限制糧食出口影響;二是杭州、寧波等地派發消費券,群眾使用消費券集中採購大米等;三是省內企業復工復產進程加快,大型伙食單位糧食採購量增加。

這些因素的影響是短期的,不改變長期供應充足、價格平穩的大局。按照2019年全國2.096億噸稻穀總產量來計算,國家已保障了每個人194斤大米,僅大米就可讓大家飯碗無憂。另外還有小麥、鮮食玉米、薯類等作為補充。大家完全沒有必要因為擔憂糧食供應緊張而超量購買,甚至非理性“囤糧”,建議大家根據家庭消費需要確定日常採購量。尤其是現在已近春夏之交,高溫高溼的環境下,大米、麵粉等保存不當容易發黴變質,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下階段,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將多措並舉,切實保障浙江糧食市場供應充足和質優價穩:

  • 加強市場監測預警和秩序監管。加強對糧食價格及市場動態的實時監測和預警分析,每日監測糧油庫存、加工、供應及市場價格變動等情況。會同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對糧食市場秩序監管,嚴厲打擊囤積居奇、哄抬價格、假冒偽劣等違法行為,確保糧食市場穩定有序。
  • 加強糧源組織調度。
    統籌組織糧食加工、經營企業和糧油批發市場及時採購調度糧源,補充糧油庫存。支持糧食企業與糧食主產區加強產銷銜接。鼓勵糧食龍頭企業多組織糧源加工投放市場。督促商超、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及時補足櫃檯貨架,確保米麵油供應不斷檔、不脫銷。
  • 加強糧食安全應急保障機制。與有關部門加強協作,用好糧食應急保障協作機制;與糧油應急加工、運輸和供應網點實時聯絡,做好應急成品糧油加工和供應的準備工作。督促各市提升成品糧油保障能力,確保貨源供應和及時補充。
  • 加強儲備糧應對準備。根據市場供應和糧食庫存情況,適時、合理、有序輪出儲備糧源,若有必要及時進行應急加工,供應市場。一旦發生法定動用情形,及時向市場投放政府儲備糧。

傳染病流行病學專家、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副所長龔震宇就如何界定“無症狀感染者”,日常工作生活中需如何做好防護等回答了記者提問。

如何界定“無症狀感染者”?這類人群是否具有傳染性?針對出現無症狀感染者的情況,如何管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需如何做好防護?

無症狀感染者是指無發熱、咳嗽、乏力等相關臨床表現,但呼吸道等標本新冠病毒病原學檢測陽性。無症狀感染者有兩種情形:

一是隱性感染者。經14天的隔離醫學觀察,均無任何臨床症狀與體徵;

二是處於潛伏期的病例。即將發病,目前處於“無症狀感染”狀態。

無症狀感染者主要在流行病學調查和主動監測中發現:

  • 新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在醫學觀察期主動篩選時發現;

  • 在聚集性疫情的調查中,開展主動監測發現的;

  • 在新冠肺炎病例的傳染源追蹤過程中,對暴露人群進行主動監測時發現;

  • 在對有境內外新冠肺炎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旅行史和居住史的人員主動篩查時發現的;

  • 在流行病學調查和機會性篩查中發現。

所以,被稱為“醫學偵探”和“病毒捕手”的流行病學調查非常重要,應該大力加強。

無症狀感染者具有傳染性,存在著傳播風險。雖然傳染性可能會比確診病例低一些,但是因為無症狀感染者傳播具有隱匿性,情況複雜,防控難度大,所以絕對不能輕視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染源意義,在防控工作中同樣需要加強對無症狀感染者的管理。

浙江把無症狀感染者和病例一樣嚴格管理,首先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期間出現臨床表現者轉為確診病例。

集中醫學觀察滿14天且連續兩次標本核酸檢測呈陰性者(採樣時間至少間隔24小時)可解除集中醫學觀察,核酸檢測仍為陽性需繼續集中醫學觀察。對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應當繼續進行14天的醫學觀察、隨訪。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集中醫學觀察後要定期到定點醫院隨訪複診,及時瞭解健康狀況。

對於普通人來說,首先千萬不能麻痺大意:防控工作還遠遠沒有結束,不是零風險。第二,目前全球疫情仍然還在蔓延,要繼續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經常開窗通風、排隊一米線、少聚集,必要時候戴口罩、清潔消毒,保持社交距離。第三,一旦出現發熱、咳嗽、乏力等不適症狀,不要隱瞞,要及時告訴社區和防疫工作者,並如實回憶14天內的行程,便於追蹤隱匿的無症狀感染者,既是為了自己好,也是為了大家好。

……

浙江暂停校内大规模集体活动,就餐、放学等环节合理分时错峰,暂不恢复跨省跨境旅游浙江暂停校内大规模集体活动,就餐、放学等环节合理分时错峰,暂不恢复跨省跨境旅游

敬請關注“諸暨警方”

▽▽▽

審核:吳嘉軍丨王雨

來呀:諸暨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