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貓咪經濟學

“貓咪經濟學”出生於日本,但近年來國內一直提到過。隨著我國人口的不斷增加,貓咪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不可小覷

驅塊屏 | 中國的貓咪經濟學

圖片來自“123RF”

今年年初,星巴克推出了“貓爪杯”,一經推出,就遭到瘋搶。有人早上5點去買杯子,也有人為杯子而戰。在淘寶網上,這隻售價199元的杯子被炒到了500多元。有的賣家甚至打出了1000元的高價

“貓爪杯”引發如此高的熱度並不是偶然。

人們對可愛的東西,或貓的愛,不斷增加,這也引出了“貓咪經濟學”的概念

貓咪經濟學”一詞誕生於2015年日本。所謂的“貓咪經濟學”意味著,無論經濟多麼困難,公眾對貓和相關產品的熱情永遠都會很高。只要企業使用貓咪相關的元素,他們就能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並從中受益

據悉,2015年,貓咪對日本GDP的貢獻超過2.3萬億日元。相比之下,受歡迎的女性偶像團體AKB48當年的GDP僅為

565億日元。貓的經濟效益遠遠超過國家偶像

近年來“貓咪經濟學”逐漸向中國蔓延

受傳統文化的影響,人們更喜歡狗而不是貓。狗被認為具有一系列優良品質,如“忠誠”,“勇敢”,而貓則相反,被認為是“陰險”,“狡詐”。在古代文學和習俗中,貓甚至被視為“不吉利”的象徵

但時至今日,情況正在慢慢改變

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社交網站上,“吸貓”、“擼貓”的人口都在快速增長,市場規模也在逐年擴大

據騰訊研究院測算,截至2018年初,中國約有5000萬“吸貓”人,消費規模達到

3000萬,貓用戶消費轉化率達到65%

貓咪為什麼突然火了?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貓的吸食群體屬性入手

寵物產業的發展通常被認為與人口老齡化密切相關,這在歐美和其他寵物市場最發達的地區也是如此:美國養寵物人口的近一半是45歲以上。人口老齡化和收入持續增長成為推動寵物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

但在我國則不然。

驅塊屏 | 中國的貓咪經濟學

中國寵物消費的主力軍是年輕人。資料顯示,2018年,中國寵物市場主要消費人群為80後和90後,佔比83%

作為在中國計劃生育政策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人,80、90年代的一代人相對比較多“孤獨”。一個人長大,一個人在奮鬥中長大,繁榮和生存的壓力使他們更加孤獨,這個群體就是“空巢青年”。一項調查顯示,74.3%的被調查者認為自己的生活質量超過了“空巢青年”,57.9%的被調查者認為缺乏情感寄託是他們的生活困境

在中國,有5800多萬成年人。獨居異鄉的空巢青年多是快遞員

驅塊屏 | 中國的貓咪經濟學

孤獨滋生出了對貓的喜愛。

與狗相比,貓不需要經常帶它們出去,甚至不需要經常和它們一起玩。一般來說,貓不想和人太親近,而是更願意自己靜靜地待著,但這種分離是當代年輕人最追求的狀態——每個公司,每個孤獨

這種點到為止的親近讓人依戀。

從這個角度來看,貓不再是單純的寵物形象,而是一種情感寄託,一種安全的源泉,一種減輕壓力的精神象徵

貓咪的經濟效益

中國貓的經濟效益開始出現在各個方面

根據Frost&Sullivan(弗若斯特沙利文),2018年,中國寵物產業市場規模為1722億元,是2013年494億元市場規模的三倍多。其中,寵物貓的市場規模已達約602億元

在602億寵物貓個市場中,食品市場居首位,規模約223億元,其次是醫療服務市場;供應、服務和現場銷售規模均在85億元左右

單隻寵物貓平均消費3117元,其中其他食品消費1340元,佔最大消費類別的43%

除了最傳統的養貓方式,貓還帶來了一系列的衍生品

“貓咖”便是其中之一。

對“吸貓”的需求正在增長,但並非所有人都有養貓的客觀條件。貓咖主要出現在一二線城市,消費人群以白領或學生為主。在貓咖中,咖啡的口感和品質已經成為次要條件,最重要的是貓的品類和可愛程度。因為貓的存在,一杯速溶咖啡只有兩元成本一杯就成了幾十元一杯。

這是貓咪所帶來的經濟增加值。無處可放的都市流浪者的孤獨感產生了情感訴求,而貓咖啡卻讓他們心甘情願地付出代價

不僅是線下,還有貓咪在線帶來的經濟效益

微博和微信是“雲養貓”的重要基礎。以“回憶專用小馬甲”為例,在貓“端午”和狗“妞妞”的幫助下,粉絲賬戶數量迄今已達4026萬,超過許多國家的人口。2018年,它在中國網紅排行榜上排名第一。據瞭解,微博賬戶廣告收入一年內已達七位數

微博的流量也通過微信公眾號排入微信平臺。這些流動也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價值。“回憶專用小馬甲”微信公眾號市值已達2.35億元以上。

此外,憑藉一隻名為“酥餅大人”的貓咪領銜的食品微博賬號“日食記”,其公司的罐頭廠在2017年獲得了火山石資本投資的數千萬B輪融資

一個名為“吾皇”的貓卡通形象在網友投票選出的“淘寶原創十大IP”中成為熱門IP。“吾皇萬睡”的一系列周邊產品在淘寶上受到高度評價,銷量可觀

以貓為主角的電影製作成本約3000萬元,但票房超過三億

不勝枚舉。

這些流動在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由於從眾效應和羊群心理,對貓的愛在人群中蔓延,轉化為更多的流量

藝術家賈科梅蒂曾經說過,“火災中,在倫勃朗和一隻貓之間,我選擇拯救貓

。”賈科梅蒂和倫勃朗之間的故事我們不得而知,但對現代人來說,和貓相處在一起可能比和人相處在一起更容易、更舒服

而中國也可能取代日本,迎來一個“貓咪經濟”更為盛行的時代

驅塊屏 | 中國的貓咪經濟學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驅塊屏,邀您共享錢程! (責任編輯:小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