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17年前的非典,對經濟帶來哪些影響

 2003年“非典”期間,全球累計報告8000多例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病例,絕大部分病例發生在中國內地和香港。

武漢肺炎與非典何其相似,同樣發生於冬季:武漢發生於12月份,非典發生於2002年11月;同樣是冠狀病毒引起;同樣跟野生動物有關;同樣經歷春節,不同的是2003年交通還不像現在四通八達,現今的高鐵給病毒更快更廣的傳播提供了便利條件,一旦防範不及時,可造成跟非典一樣的全國範圍爆發。

回顧17年前的非典,對經濟帶來哪些影響

那麼,我們回顧一下2003年非典給國內經濟帶來哪些影響呢?

首先,中國經濟2003年2季度受“非典”影響最大,但“非典”並沒有改變當時經濟上行的趨勢。2003年4個季度GDP增速分別為11.1%、9.1%、10%和10%,2季度GDP增速比前後兩個季度平均增速低1.5個百分點。

但是,交通運輸、住宿、餐飲、旅遊、娛樂等行業受到較大沖擊。醫療、電子商務、中藥等行業帶來正面影響。從武漢肺炎爆發以來,股市已反映出來,波動較大的是消費型板塊,但是如果疫情繼續擴大,可能會給其他行業和國內經濟帶來負面影響,投資需謹慎!


回顧17年前的非典,對經濟帶來哪些影響


回顧17年前的非典,對經濟帶來哪些影響


回顧17年前的非典,對經濟帶來哪些影響


回顧17年前的非典,對經濟帶來哪些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