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被宮女羞紅了臉,從此無後

愛新覺羅·溥儀(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字耀之,號浩然。也稱清廢帝或宣統帝。醇賢親王奕譞之孫,載灃長子,母親蘇完瓜爾佳·幼蘭。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兩次在位。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清朝統治結束。九·一八事變之後在日本人控制下做了滿洲國的傀儡皇帝,年號康德(1934年—1945年),所以又稱“康德皇帝”。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8月17日,溥儀在瀋陽準備逃亡時被蘇聯紅軍俘虜,被帶到蘇聯。1950年8月初被押解回國,在撫順戰犯管理所學習、改造。1959年12月4日接到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毛澤東的特赦令併成為全國政協委員。溥儀一生四次結婚,娶過五個女人,最後一次婚姻是在1962年與李淑賢結婚。溥儀著有自傳《我的前半生》,於1964年4月由群眾出版社出版。其獨特的富有戲劇性的經歷,多次被改編成影視作品,其中電影《末代皇帝》,曾榮獲1987年奧斯卡金像獎等眾多獎項。1967年10月17日,溥儀因腎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1歲。先葬於八寶山,後遷於清西陵內崇陵(光緒陵)附近的華龍皇家陵園。

溥儀被宮女羞紅了臉,從此無後

溥儀,末代皇帝,為何無後?

出自賈英華的《末代太監孫耀庭傳》中記載:
在宮中,這似乎是個公開的秘密。大婚後,溥儀極少在儲秀宮過夜。偶然間來一兩次,倒成了稀罕事兒。晨起,皇上拍屁股就走,既無那種夫妻之間的卿卿我我 ,也沒有絲毫別恨離怨。而婉容的神情更顯得頹唐萎靡,薄施粉黛的臉上,卻往往留下淚水的痕跡 。

溥儀被宮女羞紅了臉,從此無後

起初,彼此情感微泛漣漪,自打一次溥儀與婉容鬧得跺腳離去,宮裡一時沸沸揚揚。尤其在消息靈通的太監中,對此傳聞頗多,甚至有的神乎其神。一位溥儀殿上的當值太監與孫耀庭關係挺好,背地裡談及此事,搖著頭悄聲說:「他媽的真不是玩藝兒,放著『水路』不走,走『旱路』,這叫什麼事兒?」「嘛是『旱路』 ,嘛叫『水路』……」孫耀庭茫然不解。「你在宮裡還不知道?人家都說萬歲爺放著皇后的『水路』不走,走老公的『旱路』呢。」「哦……」這時,孫耀庭才似有所悟,又對人們在背地裡竟敢如此妄褻萬歲爺,惶惑不安。同時,也似乎對前不久,溥儀對自己的暴跳如雷有了新的理喻。看來,對宮人的非議,溥儀也並非毫無覺察。「遠的不提,就說清朝吧,這宮裡頭好歹也有了二百多年太監,沒聽說皇上出過這事兒呀。咳,鬧這檔子事兒,純粹不是『現世』嗎?「老太監竟敢謗議萬歲爺,每當想起,他就後怕得要命,惟恐招致意外的殺身之禍。他既不敢對皇后洩露,也不敢對別人談起,只好默默地藏在心底。

溥儀被宮女羞紅了臉,從此無後

溥儀三歲登基,自幼長於宮內。除了上朝之外,在枯燥無味的寂寞環境裡 ,溥儀抬眼所及不是宮女就是太監。雖然,三宮六院七十二偏妃,在晚清宮廷已徒具虛名,但妃嬪、宮女成群卻並非虛幻。沉湎於此,難免自傷伐桂之斧,倒也是實情。其中的一種說法是:溥儀十多歲住在故宮的時候,因為服侍他的幾個太監怕他晚上跑出去,而且他們自己也想回家去休息,經常把宮女推到他的床上,要她們晚上來侍候他,不讓他下床。那些宮女年齡都比他大得多,他那時還是一個孩子,什麼都不懂,完全由宮女來擺佈,有時還不止一個,而是兩三個睡在他的床上,教他幹壞事,一直弄得他精疲力竭,那些宮女才讓他睡覺。第二天起床常常頭暈眼花,看到太陽都是黃的。他把這些情況向太監一說之後,他們便拿些藥給他吃,吃了雖然又能對付那些如飢似渴的宮女,但後來慢慢越來越感到對那些事沒有興趣了……而且,述者並非道聽途說,他以見證人的身份,說得很清楚:“有天他特別跑到我家中找我,我不知道有什麼事,他遲疑了很久,才吞吞吐吐問我,聽人說,我對五花八門的事懂得很多,對男人不能人道的病,有沒有辦法能治好?我便問他,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的?他說是後天的。我答應找點秘方給他試試看,他很高興,我便問他是如何起病的。他看到我家中只有我一人在家 ,便小聲地告訴我……”

清王朝的覆滅,現在看來也是上天安排的一出好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