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至清则无鱼,朱元璋带给我们的思考,重刑治贪还是高薪养廉

明太祖朱元璋作为一个贫苦出身的开国皇帝,更能理解底层百姓的困苦和不易,幼时其家里就常受贪官污吏的敲诈勒索,从小就对贪官污吏恨之入骨,其称帝后以重刑惩贪,对贪污腐败顺藤摸瓜,连根拔起,可以说是零容忍。

水至清则无鱼,朱元璋带给我们的思考,重刑治贪还是高薪养廉

其亲下召令:“为惜民命,犯官吏贪赃满六十两者(按现在的物价来说,合6-70万左右)一律处死,决不宽贷。”并称:从地方县、府到中央六部和中书省,只要是贪污受贿,不管涉及到谁,有多硬的后台,决不心慈手软,一查到底。更是“苍蝇老虎一起打”,从中书省(中央政协常委,全国人大代表)大臣到各地方小吏,一经查实,都是封顶处罚,砍头或满门抄斩。

朱元璋处置贪官决心大、力度强、毫不手软,手段更是无所不用其极,挑筋、断指、断手、削膝盖等轮番上阵,更是采用“剥皮揎草”之法,就是把那些贪官拉到每个府、州、县都设有的“皮场庙”剥皮,然后在皮囊内填充稻草和石灰,将其放在后任者的公堂桌座旁边,以警示继任之官员不要重蹈覆辙。

水至清则无鱼,朱元璋带给我们的思考,重刑治贪还是高薪养廉

朱元璋知道只靠政府力量毕竟有限,更是发动群众,让百姓监督举报,开创了前无古人的创举“上访”制。如果百姓发现官吏贪赃枉法,以权谋私,可以向上级官吏举报,也可以直接扭送至官府,对于应当接访而没有接访的上级官员,亦要依法论处。还在午门外特设“鸣冤鼓”,民间百姓若有冤情在地方讨不回公道,可上京击鼓直接告御状,就是要昭告天下,有朕给你们撑腰,欢迎检举贪官污吏。当然,如果有人公报私仇、颠倒黑白,那一经查实,后果恐怕是其不敢想象的。

朱元璋惩贪手段不可谓不狠辣,方法不可谓不全面,用心不可谓不良苦,其在位31年,杀掉贪官15万之多,但“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亦如之;尸未移而人为继踵,治愈重而犯愈多。”他“杀尽贪官”运动贯穿始终长年高压,但贪官现象始终未根除。

贪污腐败现象放之世界皆然,哪里有阶级哪里就会有腐败,没有绝对的清廉。2017年世界十个清廉国家中,丹麦、新西兰、芬兰、瑞典、挪威、新加坡等,无一不是发达国家,公务员薪水更是名列前茅。

水至清则无鱼,朱元璋带给我们的思考,重刑治贪还是高薪养廉

我国有些砖家看到后就大声疾呼:要提高公务员待遇,效仿新加坡实行“高薪养廉”。但他们没有看到别人之所以廉洁不全是因为高薪。首先,其国家人口较少(公务员也较少,国家财政负担较小),经济发达,国民生活水平高。其次,其国民所受教育水平较高(从小学到大学所有费用,国家全包),国家福利好(医疗免费,失业金,养老金,退休金齐全),贫富差距相对较小,这些才是别国能高薪养廉的基础。

目前我国官民占比为1:3,食之者众,生之者寡,不精简机构和人员,财政负担太大。再者,我国目前的防腐机制还不够完善,对于贪污腐败惩处力度还有待加强,冒然提薪,只怕薪水上去了廉洁却没降下来。以我国目前的物价水平,高薪多少算高?目前我国正国级工资也才1万多点,给那些贪官污吏多少工资才能填平他们的欲壑?

历朝历代贪污腐败都是难以根除,归根结底还是人本性的问题,毕竟“人之初,性本恶”,都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处处想高人一头,个个想中饱私囊,清正廉洁只能沦为空谈。想要保持执法者的廉洁,一方面要加强执法队伍思想道德的建设,如果普遍道德沦丧,人人为己,都只向金钱看齐,怎么还会执法为公,处事为民;一方面大力发展经济,国富民强、人民衣食无忧、贫富差距合理、生老病死都没有了后顾之忧,到那时候,高薪养廉才能水到渠成。

水至清则无鱼,但水太浊不但会无鱼,也会无虾蟹,无水草,直至变为一滩死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