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賺錢之“加盟模式”

接上篇,繼續寫有關如何賺錢的話題。接下來寫的兩個事例都是朋友正在做的事,是真的賺錢,所以大家可以認真的看看,想想,說不定同一件事,你能做的更好。

“華爾街上沒有新鮮事”,這是《股票大作手》對金融市場的一種描述,其實市場上同樣沒有新鮮事。賺錢的項目,你曾經絕對也想過,只不過你從來沒做過而已,往往只是對著一家門庭若市的店鋪驚歎,“靠,這事當初老子早就想到了,就是沒幹”。這種然並卵的話,以後成熟點,少說。咱們要的就是一個“幹”字。

加盟模式——賺想賺錢人的錢

上篇文章講清楚了,什麼樣的事業才是一份好的事業,有“供需”的事業就是好事業。

想賺錢的人太多,這是需求;如何幫助他們賺到錢,這是供給。

什麼樣的模式能夠把握住這一對供需?加盟模式。

加盟模式是什麼樣的?大家在大街小巷上看到很多門店,有很多都是加盟店,他們的終端就是一種加盟模式,究竟他的背後是如何運作的呢?

我的朋友做奶茶和串串加盟店,去試吃過,味道與街面大同小異。但是他們的盈利點並非侷限於味道,而是在於“加盟”這個核心,他在食物鏈的頂端,握住了商家和消費者兩大贏利點,不僅有商家的“加盟費收入”、更有消費者的“消費收入”。

這種“加盟模式”區別於房產中介,但其中又有相通之處。相通之處在於,房產中介,掌握房屋信息資源,在租售環節中雙向收取諮詢費用,也屬於食物鏈的頂端行業。區別在於,他對於資源的掌控力度更強,偏壟斷性質。

《資本論》中對於剩餘價值的描述,其最大價值的剝削在於資源的絕對壟斷,而“加盟模式”接近於此,即使這種模式近年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模仿,但真正能做的人依然遠遠少於那些希望通過加盟而賺錢的人,需求不斷,事業的發展空間就會存在。

那麼“加盟模式”怎麼做?推廣和營銷。

讓有需求的人知道你能夠提供供給,讓大家知道通過你能夠賺到錢,就靠推廣和營銷。上面說過,加盟模式的核心,不是做具體的產品,而是做“加盟”本身。

其實,從賺錢的角度,“加盟模式”是一種非常好的賺錢方式。但於我而言,我認為“加盟模式”需要最終落實到產品的品質上去,雖然說是“賺想賺錢人的錢”,但根本上是要讓想賺錢的人真正的能夠賺到錢,那麼落腳點還是要靠廣大消費者對你產品的認可程度。

我不具備一個商人思維,我眼中的錢可能不僅僅是鈔票,而是被賦予了一些責任在其中。無論是合夥、投資,我內心都有兩個準則,首先它是不是好事業,我需要在保本的前提下獲得可多可少的收益;其次,它是不是可持續的,我需要這份事業能夠不斷的被賦予智慧和汗水直至成為品牌。

不知道上面的文字敘述,是否講清楚了這一賺錢思路。其背後的賺錢邏輯就是定位需求創造供給,其中道理值得大家推敲。類似於這種思維邏輯的還有其他衍生,例如將消費者分類,定位女性和兒童或者定位高端消費者,這樣賺錢的難易程度肯定比定位男性和老人以及低端消費者要好的多。

曾經我的父親以為農村天地廣闊,承包農田,夏天一到,一片金光璀璨,但那僅僅是飽眼福和心裡慰藉,從供需角度來看,從種子埋入土地到吃進嘴裡這個過程,你只是種植、收割、加工、包裝、銷售整個供給端裡最底層,投產比最低的一個環節。這樣的模式看似需求很大,但是隨著和平社會由吃飽向吃好的轉變,大米的實際需求並非如想象的那樣,再加上供給環節過多,難以形成壟斷,是一個很差的模式,註定徒勞無功。但換個思路考慮糧食問題,抓住其基本民生保障物資的屬性,運用好國家的農業政策,它又是個十分穩定的模式。

我終究還是認為賺錢要靠市場,願買願賣的交易最安心,賺來的錢最有成就感。很多富人靠關係掙大錢,這沒錯,但靠關係的事業都是不長遠、不牢靠的,最終反噬的不僅是自己,還有一眾人,甚至幾代人。很多事例,就不枚舉了。

最後總結一下,“加盟模式”是好模式,借鑑於它,我們想要賺錢,一定要抓住需求的主力端,進而努力用智慧和汗水去創造供給端,只有這樣才能賺的更多更快更輕鬆,如果再加點良知,它便是可持續發展的事業。

下一篇將分享如何賺錢的最後一篇,“傳媒模式——賺願意付費人的錢”。請保持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