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舟山高校畢業生達7265名,就業難題怎麼解?

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人,創下歷史新高。

記者從市人社局瞭解到,今年我市浙江大學海洋學院、浙江海洋大學、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舟山群島新區旅遊與健康職業學院四所高校共有7265名學生面臨畢業。

按照“金三銀四”的慣例,當前應是高校應屆畢業生求職的高峰期。

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少企業用工需求量大幅下降,畢業生的實習、求職、應聘等環節發生明顯變化,簽約就業更顯艱難。

疫情之下,我市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難題該如何破解?


今年舟山高校畢業生達7265名,就業難題怎麼解?

近日,位於新城的和海建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人員,在浙江海洋大學2020屆畢業生春季空中雙選會上,對多名求職畢業生進行線上面試。記者 陳永建 通訊員 王利明/攝

“春招”崗位數同比下降

每年的三四月份是企業招聘的旺季,也是高校畢業生求職的黃金期。

但今年的招聘,沒了往年的熱鬧。

從全國的數據來看,2020年春招職位數量大幅下降。

根據智聯招聘的數據分析,今年企業的招聘需求整體不如往年旺盛。與去年同期相比,春節後復工第2周和第3周的招聘職位數分別下滑了61.81%和57.27%。規模在100人以下的中小型企業招聘職位佔比明顯減少。20~99人規模的企業,春節後對招聘大盤的貢獻比例比去年減少了5.9個百分點。

市人社局人力資源市場服務中心的統計數據表明,今年一季度,我市用人單位通過人力資源市場提供崗位9592個,比上季度減少1732個崗位,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4368個。


疫情導致用人單位招聘數量大幅減少,而且直接影響了畢業生實習等應聘關鍵環節。“今年我們學校有1948名畢業生,目前簽訂三方協議的有290名,與去年同期持平。但是畢業生簽約的高峰期在4、5、6三個月,由於疫情影響,學校推遲開學,很多學生無法實習,這些實習生可能面臨就業崗位二次選擇的問題。接下來幾個月,就業形勢仍非常嚴峻。 ”3月31日,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招生與就業指導辦主任羅秀峰對記者說。

浙江海洋大學招生就業指導處副處長方銳告訴記者,今年學校有4126名畢業生畢業,其中本部2716名,獨立學院東海科學技術學院有本科畢業生1401名。疫情發生前,找到工作和落實實習單位的畢業生約三成;疫情發生後,實習生無法按原定計劃到單位實習,影響了後續簽約就業。


“雲應聘”成校園招聘新主流

疫情之下,往年人頭攢動的春季校園招聘場,轉到了互聯網上。

“雲應聘”“雲面試”正成為高校畢業生找工作的主要途徑。

張宇航是浙江海洋大學輪機工程專業大四學生。在遼寧省錦州市的家中,張宇航每天吃完早飯,便打開電腦,登錄招聘網站,仔細篩選與專業相符的崗位投遞簡歷,等待用人單位約定時間進行視頻面試。

“前前後後共投遞了20多份簡歷,大部分投給了舟山的企業。在前幾天學校舉辦的畢業生春季空中雙選會,我投遞了十幾份簡歷,收到了多家舟山企業的回覆。 ”張宇航說,“學校推出的這個平臺比較有針對性,很多企業推出的崗位與我專業相符。 ”

張宇航參加了多次視頻面試。他說,網絡招聘很便捷,很高效,省了路費和時間,對畢業生幫助很大。但是視頻面試常有卡頓和延遲現象,面試官的態度反饋更難捉摸。

“我還遇到了網絡掉線的情況,本來挺放鬆的,掉線後一下子緊張起來。而且,視頻面試看不到現場情況,沒有真實感,對著鏡頭講話和對著真人說話肯定不同。 ”張宇航告訴記者,多家用人單位進行視頻面試後表示,還要後續進行線下面試。


在外地求學的舟山籍大學生小袁,最近也在沈家門的家中參加了一場視頻面試。“我應聘的是教師崗位,面試內容包括3分鐘自我介紹和5分鐘說課,然後是面試官的自由提問,最後面試老師介紹了下學校的情況。 ”小袁認為,校園招聘轉戰線上,面試者除了在衣著打扮上不能放鬆外,還要注意很多細節,比如鏡頭採光、網絡環境等。

畢業“再就學”緩解就業壓力

2月28日,教育部宣佈,今年將擴招碩士研究生,相比去年可能會增加18.9萬人,同時擴招專升本規模,同比爭取增加32.2萬人。

這兩條擴招政策,顯然是為了延緩大學生就業,減輕今年畢業生的就業壓力。

升學深造,是我市很多高校應屆畢業生的選擇。

張宇航介紹,他所在的班裡就有很多同學在準備考研。

方銳告訴記者,今年浙江海洋大學畢業生中,選擇研究生考試的學生佔比達30%至40%。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浙江海洋大學邀請學校研究生院負責人、研究生在讀校友等,為考生做好考研複試等指導工作。

今年,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有意向參加專升本的學生達407個,與去年相比翻了一倍。

該校今年面向2020屆畢業生舉辦了專升本輔導班。為保證專升本輔導班的質量和效率,該校組建了專升本輔導教師專班,特聘經驗豐富的專業教師為學生授課。搭建了輔導教師釘釘直播群、微信群、專升本輔導衝刺師生群等平臺。邀請專家為教師在直播授課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提供技術支持。上月中旬,該校專升本輔導網絡課堂開課。

不過,對於通過擴招推遲就業的做法,有人認為只是權宜之計,對此表達擔憂與質疑:未來怎麼辦?

高校搭平臺促應屆畢業生就業

近來,我市各高校紛紛搭建網上求職交流平臺,推出“雲招聘”“雲面試”,想方設法為畢業生就業排憂解難。

3月份,浙江海洋大學舉辦了首場“浙江海洋大學2020屆畢業生春季空中雙選會”,吸引了437家單位報名參會,其中國有企業84家、上市公司91家,提供1300餘個招聘職位、共萬餘個工作崗位。學校近1400名畢業生參與雙選會,投遞簡歷3000餘份,500餘人當天參加了線上面試。


為開展好本次“空中雙選會”,浙江海洋大學校長陳建孟親自向用人單位發出邀請。他以視頻的形式,向用人單位介紹了學校的辦學歷史和專業結構。

該校招生就業處老師介紹,疫情防控形勢下,學校多措並舉,通過聯繫省內各地市人才市場、行業協會、校友會等,廣泛邀請用人單位參會,同時邀請校內外專家開展2020年“就有未來”線上就業訓練營,幫助學生快速融入“空中雙選會”。

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也在積極推進2020屆畢業生就業工作,為學生做好就業指導服務工作。

羅秀峰介紹,學校通過積極動員學生充分使用全國、省市各級招聘信息平臺,參加教育部“24365校園招聘服務”、浙江省“寒門學子”專場招聘空中雙選會等招聘活動,在學校官網、微信等推送就業信息,邀請就業指導教師對學生進行就業心理調適和簡歷製作指導,實施就業幫扶工程等,做到就業信息不間斷、就業服務不斷檔、就業指導不缺位。


浙江大學海洋學院也通過一系列措施為畢業生提供線上招聘信息和就業機會,舉辦“就業雲講堂”等,努力幫助畢業生應對疫情期間面臨的求職就業新挑戰。

開啟“千企百校”雲端招聘季

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我市企事業單位高校畢業生引進工作,上月中旬,舟山在全市範圍內啟動智匯群島·同舟啟航“千企百校”高校畢業生雲端招聘季。

本次雲端招聘季採取“互聯網+人力資源服務”模式,市、縣(區)聯動,通過整合線上平臺資源,推出雲端直播互動,實現需求、招聘實時精準對接,確保實現就業服務不打烊。

同時,本次雲端招聘季從3月中旬開始,持續到6月份,面向在舟本土高校及部分國內高校,採取空中宣講及雲端直播的形式,重點推介新區概況、人才政策及重點崗位,實現用人單位與求職者在線實時互動。

為使更多高校畢業生參與到雲端招聘季,市人社局還通過高校BBS、就業網、微信群、公眾號和浙江省人才網、第三方機構等渠道,向目標高校發佈雲端招聘季信息,持續擴大活動的知曉度和參與面。


據悉,本次雲端招聘季參加企業總數將在1000家次以上,鏈接百餘所高校,形成“千企百校”規模。

中船(浙江)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綜合管理部主任祁凌雲說,本次招聘會,他們推出了6個崗位的招聘需求。“每年的這個時候,我們公司都要去各高校招聘,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沒辦法成行,但人社部門推出的這種雲端招聘的形式,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讓企業在精準招聘的同時,也給企業節省了一定的成本,非常有意義、有價值。 ”


高校畢業生要勇於迎接新挑戰

面對疫情下的“雲”求職新格局,廣大高校畢業生們準備好了嗎?

4月2日,浙江大學海洋學院學生思政工作部向2020屆求職學生髮出一封信,給畢業生提出了重要建議。


信中說,求職學生要保持良好的求職心態。受疫情影響,現在求職應聘活動基本上都變成了線上模式,建議大家儘快適應這種模式轉變,積極主動參與線上求職招聘,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勇敢迎接新挑戰。


希望畢業生確定合理的就業目標,首先要做好自我評價和定位;其次要對所選擇的職業和崗位有深入的瞭解,儘量做到揚長避短、人職匹配;再次就是一定要多投簡歷,提高獲得面試的幾率。建議畢業生們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主動尋求並獲取就業信息。


在浙江大學海洋學院團委舉辦的以雙創為主題的“雲課堂”中,浙江大學雙創導師王龍江勉勵同學們不要擔憂和灰心,面對任何困難都要堅持培養獨立自主的人格和堅韌不拔的品質。同時,希望同學們要樹立危機意識,時刻認清自己。對於決心創業的同學,要跳脫專業限制和視角,大膽嘗試多元化選擇,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