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N95口罩的,原來是這兩位華裔科學家!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發的這幾個月, N95口罩成為了硬核“武器”,幫助許多人特別是醫護人員隔離病毒。

解密 | 發明N95口罩的,原來是這兩位華裔科學家!

N95的意思,簡單說就是過濾效率達到95%

近日,N95口罩關鍵材料的發明人之一、華裔科學家蔡秉燚(Peter Tsai)應邀在美國田納西州諾克斯維爾市《新聞哨兵報》上介紹口罩的使用方法以及N95口罩的“前世今生”。

解密 | 發明N95口罩的,原來是這兩位華裔科學家!

N95口罩發明人蔡秉燚(Peter Tsai)介紹N95口罩使用方法

記者瞭解到,20多年前,當蔡秉燚發明N95口罩的時候,他還有一位“黃金搭檔”,就是電子科技大學校友、時任田納西大學等離子體研究中心研究員、博士研究生、現任美國弗吉尼亞州紐波特紐斯市美中友好協會主席劉朝宇先生。

“黃金搭檔”:兩位華裔科學家首次攜手

30年前,劉朝宇從電子科技大學原物理電子學院碩士畢業後,赴美國田納西大學攻讀工學博士學位。

當時,年輕的華裔科學家蔡秉燚正在田納西大學紡織系任教。他從劉朝宇的導師羅斯(Roth)教授處得知劉朝宇在等離子體方面頗有研究,就盛情邀請劉朝宇合作。

解密 | 發明N95口罩的,原來是這兩位華裔科學家!

劉朝宇(右)和蔡秉燚(左)在田納西大學實驗室合影

蔡秉燚有一個科研項目,是為美國3M公司(全稱是明尼蘇達礦務及製造業公司)研製空調及口罩的過濾材料。如何提升過濾效率,是研究的重點和難點。

蔡秉燚來自中國臺灣,到田納西大學紡織系之前學的是電子專業。劉朝宇來自中國大陸,兩人在語言文化方面沒有任何障礙,而且具有共同的學術背景,因此合作非常順暢。

共同的科研志趣,也使劉朝宇和蔡秉燚從此建立了幾十年的友誼。

攻克難題:在常溫常壓下電離空氣

“我們都知道‘靜電吸附’的現象,但怎麼把它用到紡織物上面,提升吸附效率,這對我們兩人都是一個新的考驗和嘗試!”劉朝宇說。

解密 | 發明N95口罩的,原來是這兩位華裔科學家!

1995年,劉朝宇參與申請的5項專利

解密 | 發明N95口罩的,原來是這兩位華裔科學家!

要利用“靜電吸附”現象需要解決兩個重要問題:其一是要在常溫常壓下電離空氣;其二是要把電離後的等離子體“長期儲存”到無紡布等織物上。其中,前者是由劉朝宇主要完成的。

通常,空氣的原子或分子都是不帶電的。在某些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如強電壓、強磁場、高溫度等,空氣中的氣體或原子的外層電子逸出,就產生了空氣正、負離子。

雖然自然界就有空氣電離的現象,人們也有很多方法可以電離空氣,但是,要在空調等日常生活用品上使用,就必須探索能夠在常溫常壓等日常條件下產生空氣離子的方法。

解密 | 發明N95口罩的,原來是這兩位華裔科學家!

劉朝宇手拿美國專利證書(左)和田納西大學頒發的獲獎證書(右)

當時,實驗裡的實驗條件不夠充分。為此,劉朝宇親自動手搭建了部分實驗儀器。

功夫不負有心人。1993-1994年,他們在“穩態輝光放電等離子體”(Steady-state,Glow Discharge Plasma)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並共同申請了數個美國專利。

1995年,田納西大學科技中心對劉朝宇作為主要完成人所做的“常壓輝光放電等離子體處理高分子材料的方法和裝置”等兩項專利給予了表彰獎勵。

解密 | 發明N95口罩的,原來是這兩位華裔科學家!

劉朝宇的美國專利

解密 | 發明N95口罩的,原來是這兩位華裔科學家!

田納西大學頒發給劉朝宇的獎牌

產業轉化:把空調過濾技術應用到口罩上

解決電離問題之後,劉朝宇和蔡秉燚還想辦法解決了讓離子“儲存”在無紡布上的關鍵技術。

他們所開創的這項技術,通過與3M公司的合作,成功地應用到了空調過濾系統,大大提高了過濾效率,也為此後製造過濾效率更高的N95口罩奠定了基礎。

畢業後,劉朝宇就離開了田納西大學,主要致力於研究智慧校園和大數據醫療應用。因此,把“穩態輝光放電等離子體”遷移到口罩上的產業化應用工作,主要是蔡秉燚完成的。

蔡秉燚一直都在研究外科口罩和N95呼吸機內的過濾織物,並致力於完善它們,目前已花了30多年時間開發新的無紡布、超細纖維織物技術。

解密 | 發明N95口罩的,原來是這兩位華裔科學家!

田納西大學材料中心N95口罩關鍵材料上電實驗裝置

後來,隨著美國製造業尤其是紡織產業向中國轉移,相關技術也傳播到了中國。劉朝宇多次和蔡秉燚來中國大陸交流。

2003年,“非典”爆發。江浙一帶成為N95口罩的主要產區,在戰勝“非典”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期間,蔡秉燚擔任了多家口罩企業的技術指導。

2009年至2010年,在劉朝宇的邀請和牽線下,蔡秉燚訪問了電子科技大學和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西南地區唯一的一所紡織學校),併到成都紡專洽談合作,共同受聘擔任成都紡專客座教授。

洽談的一個項目就是希望在成都紡專建設一條N95口罩的教學生產線,平時用來教學和科研,到了需要口罩的時候,可以隨時生產成品投放市場。可惜,該項目終因資金問題擱淺。

解密 | 發明N95口罩的,原來是這兩位華裔科學家!

2010年,劉盛綱院士(前排右5)、蔡秉燚(前排右4)等在成都參加研討會。(前排右2為劉朝宇)

心繫祖國:願做中美民間文化交流合作的橋樑

多年來,劉朝宇一直與田納西大學、克里斯托弗·紐波特大學、威廉瑪麗學院等美國高校保持著密切的學術合作。同時,他也和母校保持密切聯繫。

作為美國弗吉尼亞州紐波特紐斯市美中友好協會主席,劉朝宇致力於推動中美兩國的大學、學者的互訪交流,不斷推動雙方的科研、教學合作,榮獲2009年國務院僑務辦公室頒發的“第二屆百名華僑華人專業人士傑出創業獎”。

在他的牽線下,2011年電子科技大學和威廉瑪麗學院建立了姊妹校關係。2015年8月27日,電子科技大學代表團訪問威廉瑪麗學院,簽署了兩校新一輪姊妹校合作協議。

2018年以來,他已經協助電子科技大學和威廉瑪麗學院開展了4期電子科技大學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班。

如今,美國疫情正在蔓延,劉朝宇積極組織華人華僑開展防疫抗疫工作。他說:“十分欣慰,我20多前的科研工作和專利為N95口罩做出了成電貢獻,今天要繼續為抗擊新冠肺炎和中美友好做出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