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虛無縹緲的企業文化是怎樣影響每位員工的一言一行?

前兩天聽到前阿里CHO張麗俊把願景、使命和價值觀通俗易懂地理解為,願景是你為什麼創辦這家公司?使命是為什麼是你而不是別人?價值觀、企業文化體現在行為上,融入了血液,落在績效考核上。最後她拋出了一個觀點,讓同樣身為HR的我無比認同:公司企業文化看似是HR的工作,其實是老闆們的事,HR是幫助老闆做好文化傳承。

從業十幾年以來,無數次被人問起,請問貴公司企業文化是什麼?我每次都是懵圈的狀態,認真思考後想起公司牆壁上關於企業文化標語,然後機械地背了出來,但是心中都難免有疑惑、羞愧的感覺。

疑惑的是牆壁上貼的企業文化標語和我們作為員工感受到的企業文化不是一回事。羞愧的是,企業文化作為人力資源的六大模塊之一,我並不認為HR工作對公司企業文化的形成有直接貢獻。經過最近兩家公司任職HRM的經歷,開始反思企業文化這四個字對人力資源管理的現實意義,現在的我漸漸明白了企業文化的真正含義和重要性。

看似虛無縹緲的企業文化是怎樣影響每位員工的一言一行?

01

我曾供職於某電子行業上市公司,入職的時候我被告知是5天8小時工作制,實際卻是996工作制。到了下班時間,發現誰也不會下班就走,都還在崗位上忙碌著。甚至有時候真的把工作做完了,也不會一下班就走,會不好意思下班。每個人都在裝著很忙碌的樣子,因為一旦別人發現你不忙了,或許你就會成為下一個裁員對象。對此我們笑談,下班了還要當演員。

一次我們對自離員工做電話回訪,詢問離職原因。對方是某事業部生產車間某崗位經理,入職不到20天就自離了,這20天的工資都沒要。對方一聽是做離職回訪的,怒不可遏地說:“我好歹也算是個經理吧,入職後連辦公室和辦公桌都沒有,一到中午休息的時候,簡直跟孤魂野鬼一樣。電腦也不發,我都是自己帶的電腦,我20天工資給你們買臺電腦綽綽有餘了吧!你們公司真的是太不人性化了……”

聽到這些抱怨的時候,我的臉一陣白一陣紅。後找事業部老大核實這些情況確實存在,公司業務極具擴張,生產壓力大,大家基本上都待著產線上。辦公室也小,很多人都是共用一張辦公桌,共用一臺電腦。

而車間員工更像是機器人,只要求你不停幹活,不論何時何故一律不允許請假,為此車間員工和班長經常大打出手。因此員工離職率居高不下,企業面臨嚴重用工荒。

總結來說,這家公司的企業文化就是加班文化,管理方式簡單粗暴,缺乏人性化。

但這家公司在二線城市算是大公司,能提高較好的發展平臺,而且工資高,薪酬是市場領先戰略,表現優秀者一年可享受兩次調薪,公司不定期分發股權和福利房。

看似虛無縹緲的企業文化是怎樣影響每位員工的一言一行?

02

後來我來到了一家大型老牌國有企業,我所在的是集團下屬子公司。第一次踏進辦公大樓,辦公桌椅老舊,白色牆壁被泡的發黃發黑。當時我看中的是這家公司名氣大,至於陳舊的辦公大樓也能理解,畢竟是幾十年的老企業,自然不能與新公司相提並論,沒多想也就入職了。

入職不久,我吩咐一個保潔阿姨擦下培訓室的白板,她叫囂說,老闆辦公室的白板我都不擦的。我驚愕不已,找到行政主管,責令他立刻更換保潔阿姨。結果被告知,保潔阿姨跟某副總有沾親帶故的關係,在公司工作已有15年之久。而且公司也知道這群保潔阿姨都非常難管理,就把廠區保潔工作外包給專業保潔公司,當時連哄帶騙地把她們的用工關係也一併轉至保潔公司。如果現在開除她,這群保潔必定都要鬧起來。行政主管勸我再忍忍,過兩年她就退休了。接著我就建議換個打掃辦公大樓的保潔,行政主管依舊面露難色,說這個提議之前也考慮過,但是打掃辦公大樓相比其他地方是最乾淨,勞動強度最低的,她本人不同意。

後來有一天,財務部負責人找到我,問請假是怎麼規定的?我以為只是諮詢考勤管理制度。細問之下才知道,財務部9個人,都是女性,幾乎每天都有人在請假,工作開展起來阻力很大。原來財務部的人請假從沒扣過工資,都是以外出辦公的名義簽了公派單,而且還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每人每月可以請假兩天不扣工資。財務部負責人解釋說,起初只是為了人性化管理,這個年紀的女人,誰家裡沒有點事呢?慢慢地大家形成了習慣,有事沒事就請假,反正領導說了可以有兩天請假的機會,不用白不用。

每次複印資料也是令我感到無比痛苦,複印機是10年前的裝備,沒有自動送稿器,複印多頁資料時不能自動複印,而要一頁一頁手動複印,這大大地影響了工作效率。更關鍵的是複印機不能聯網打印,因此每個辦公室都配有一臺小型打印機,如果需要很多份資料,那就只能先打印一份,然後去複印機上覆印。有不少員工對此提出了改善提案,領導回覆是,那每個辦公室小型打印機怎麼處理呢?有的辦公室還是新買的,豈不是要造成更大的資源浪費?

在這裡過著朝九晚五,週末雙休的生活確實舒服,有時上午9點半才到公司,下午4點半就下班了,有些同事甚至中途還偷偷出去買個菜洗個車,中午還會回到公司對面的職工家屬樓給孩子煮飯。而我也快忘記了還有加班這回事,即使開展培訓,也都在上班時間內完成,如果你把培訓安排在休息時間,那你簡直是個罪大惡極之人,所有人看你的眼神就跟你欠他們幾百萬不還一樣。後來基於時間空間自由的原因,我給大家開通了網上學習平臺,但鮮少人問津。在我們大力把培訓與福利掛鉤時,才會激起一些浪花,卻發現大家都是為了完成任務,用手機播放著,但根本不聽。

後來因公司持續虧損,董事會決定更換高層領導。新調來的公司高層領導管理觀念是正確的,思維也先進,對於大家的問題心裡也清楚,大大小小的會議上也不斷指出問題。但是大家基本上是指哪打哪,加上各部門負責人都共事5年以上,甚至10多年,所以很多事情為了不在領導面前找罵,就相互包庇下來,出現問題就相互推諉,而深究下去卻發現好像哪個部門都沒有責任,最後也就不了了之了。

捫心自問,這家公司企業文化有什麼值得我認同之處呢?我覺得是人情味很重,大家都是認識很多年的同事,誰家裡有什麼事都門清得很,誰的兒子要結婚了,誰的女兒要出國留學了,基本上大家都會送個禮,然後一起吃個飯。

但對於這種剛愎自用,缺乏創新,缺乏奮鬥氛圍公司,你還會不斷推陳出新嗎?不會的,你推陳出新的越多,一定會影響某些人的利益,反抗的聲音也就越大。然後你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你會覺得身邊的同事都是溫水裡的青蛙,慢慢發現自己也變成了其中的一隻。

這樣的企業能跟得上時代的發展嗎?你又有發展嗎?答案是沒有。在它被時代拋棄之時,也就是你被社會淘汰之日。

看似虛無縹緲的企業文化是怎樣影響每位員工的一言一行?

03

掛在牆上,印在員工手冊上的標語可以隨時更換,但這種大家心中形成的企業文化影響卻是深遠的,慢慢地不以個人意志轉移,甚至不以老闆的意志為轉移。面對多種多樣的企業文化作為員工應該如何抉擇呢?作為老闆又該如何防微杜漸呢?

作為員工對於企業文化的形成只不過是滄海一粟,個人影響因素微乎其微。但是一家公司的企業文化卻對員工個人的職業素養、職業成就卻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那麼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企業文化呢?

我們入職前,往往覺得這家公司名氣還不錯,工資也不錯,那就這家公司吧。入職3個月左右發現這公司簡直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然後叫囂著要離職。但是擇業成本高,頻繁換工作也不利於職業發展,又想繼續忍,忍著忍著又過了1年,終於忍不下去了,離職了。回頭看看,發現這一兩年做的都是無用功,自己還在原地踏步。所以大家在選擇新公司,面試時要從公司環境、面試官的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其他員工的行為、關鍵數據等多維度考察,以此判斷這家公司的企業文化是否適合自己,瞭解越深入,判斷才會越準確。

既然HR和員工都不是企業文化創造者,那麼誰才是企業文化最大的締造者呢?是老闆。公司成立三年,企業文化會推動公司發展,三年後也會成為業務發展的最大助力,關鍵是要看公司老闆樹立的是怎樣的一種企業文化。老闆的管理風格,老闆的一言一行,老闆的一舉一動都會被員工們放在顯微鏡下去觀察去討論,會無形中對員工們形成莫大的影響。

如果你是個擅長團隊合作,兢兢業業,以身作則的老闆,那麼你管理的公司氛圍也會是和諧融洽,員工們團隊協助能力強,工作認真負責。如果你只把員工當成賺錢機器的老闆,嘴裡還天天念著人性化管理,各種表面一套,背地又一套。上樑不正下樑歪,你帶出來的團隊個個都擅長投機取巧,陽奉陰違和虛與委蛇。

這看似虛無縹緲的企業文化就是這樣深刻的影響著每一位員工的一言一行,也影響著企業的發展。

看似虛無縹緲的企業文化是怎樣影響每位員工的一言一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