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降將甚多,臨陣對敵呂布被罵作三姓家奴,且獨此一家,為何?

三國降將甚多,臨陣對敵呂布被罵作三姓家奴,且獨此一家,為何?

三國演義裡的降將甚多,臨陣對敵,無非被大罵:背主奴才,無義匹夫。而呂布被罵作三姓家奴,且獨此一家,別無分號,何也?且看詳解

首先“三姓家奴”本是呂布極其憎恨的“環眼賊”張飛首創、經常罵他的口頭語。“三姓”是說,他本姓,呂姓,加上兩次認人作父:刺史丁原丁姓;國賊董卓姓。“家奴”,不過是鄙視辱罵呂布,投靠別人做狗腿子、狗奴才。當然,他還投降了一個岳父,王司徒王允,王姓。其實叫四姓家奴也無不可,罵人當然越毒越解恨了,呵呵呵,看來張飛罵人技術還稍欠火候啊。

三國降將甚多,臨陣對敵呂布被罵作三姓家奴,且獨此一家,為何?

其次,主要是呂布投降手段極其卑劣,可恥。呂布最先依附丁原,並拜為義父,由於丁刺史不識時務怒懟董卓,妄言廢立皇帝之事,被董卓收買呂布,呂布殺丁原而降董卓,賣主求榮已經是不義,又殺義父邀功,拜天下共同討伐、臭名昭著的國賊董卓為義父,更是卑鄙至極,後又被王允使義女貂蟬施美人計收伏,又又殺其義父董卓,投了王允岳父。呵呵,可謂是傷天害理,人神共憤啊。

所謂三軍易得一將難求,心懷天下的一方雄主,莫不求賢如渴,孫子曰: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何況得敵一大將呢。

三國降將甚多,臨陣對敵呂布被罵作三姓家奴,且獨此一家,為何?


摩雲詩曰:,

關公降曹約三事,千里單騎薄雲天。

孫策威服太史慈,神亭酣戰留美談。

關公義伏老黃忠,張飛征川釋嚴顏

諸葛智收姜伯約,馬超歸蜀揚美名。

張遼張郃同降曹,屢立奇功戰陣前

降敵本是尋常事,奈何最恥呂奉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