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是“三姓家奴”,卻因勸蒙古放下屠刀,保留中華文明成了英雄

自古名相,秦之李斯,漢之張良、蕭何、曹參,蜀漢之諸葛亮,前秦之王猛,唐朝之房、杜,宋之趙普、寇準,元朝則非耶律楚材莫屬。耶律楚材乃遼人,先侍金,又奉元,典型的“三姓家奴”,然而他的思維超越了種族與國界,憑一張儒生之嘴與佛家之心,不知從蒙古人的屠刀下救下多少生靈,其胸懷不是一般人能體會得到的。

耶律履預言了孩子的前程後不久就去世了,死時小楚材才兩歲。耶律楚材的幸運之處在於,他有一個好母親。楚材的母親楊氏是個有文化的人,對楚材進行了良好的教育。後來,楊氏又將楚材送到了顯州書院,經過系統的學習,耶律楚材“博及群書,旁通天文、地理、律歷、術數及釋老醫卜之說,下筆為文,若宿構著”,參加金國的科舉考試得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績,被金章宗徵召授予掾職,接著擔任了開州同知的職務,後因為留守中都,被金朝丞相完顏承暉任命為左右司員外郎。成年後的耶律楚材“身長八尺,美髯宏聲”,成為顯赫一時的人才,乃至引起了成吉思汗的注意。

雖是“三姓家奴”,卻因勸蒙古放下屠刀,保留中華文明成了英雄

沒有成吉思汗的崛起,可能耶律楚材在金國會不斷得到升遷

如果沒有成吉思汗的崛起,可能耶律楚材在金國會不斷得到升遷,大有可能成為金國名將良相的可能。可惜,他遭遇到了亡國之恥。遼國在金國與南宋的夾擊下滅亡,這次不幸落到了金國的頭上,南宋又與蒙古人合作夾擊金國,成吉思汗的大軍攻破中都,金國滅亡了。才華橫溢的耶律楚材成了亡國奴,成吉思汗點名要見他,這讓耶律楚材很糾結。去見成吉思汗,他並不怕被處死,而是要擔“貳臣”之名;不見吧,惟死而已。南宋的文天祥不就是誓死不降,最終被殺的結局嗎?經過反覆考慮,耶律楚材決定投降成吉國汗,因為他認為,當今世界亂世,唯有成吉思汗的拳頭才是最硬的,唯有他才有能力實現統一。

耶律楚材揹著“三姓家奴”的罵名,走馬上任了。

刀下留人,蒙人屠刀下誓救生靈

耶律楚材天生一副菩薩心腸,卻不得不跟著成吉思汗南征北戰。在遠征花剌子模的諸次戰役中,耶律楚材親眼看到大量城市被屠滅,無辜的百姓遭受兵火的洗禮。他在詩中寫道:“寂寞河中府,連甍及萬家。葡萄親釀酒,杷欖看開花。飽啖雞舌肉,分餐馬首瓜。人生唯口腹,何礙過流沙”。於是,他決定採用自己的辦法,勸說成吉思汗為首的蒙古人“好生止殺”。

第一次成功的止殺是在東印度,征伐途中遇到一隻不知名的瑞獸,成吉思汗問其名,耶律楚材藉機發揮:“此瑞獸也,其名角端,能言四方語,好生惡殺,此天降符以告陛下。陛下天之元子,天下之人,皆陛下之子,願承天心,以全民命。”,最後的結果,成吉思汗班師回國,戰爭在碰到一隻野獸後突然結束了。

雖是“三姓家奴”,卻因勸蒙古放下屠刀,保留中華文明成了英雄

耶律楚材死時,不管是蒙古人,還是金國人,還是宋朝人,都“哭之如喪其親戚”,

第二次成功的止戰止殺是成吉思汗去世以後,大汗窩闊臺繼位,速不臺攻滅了金國的開封,為了報復金人的抵抗,速不臺打算按慣屠城。耶律楚臺得知情況後,心急如焚,緊急向窩闊臺諫言不要屠殺,如果不屠城,按他的辦法實行,每年可拿“銀五十萬兩、絹八萬匹、粟四十萬石。”作為交換條件。最終窩鍋臺下令放了開封府的百姓,147萬人得以倖免蒙古人的鐵蹄踐踏。

蒙古人是遊牧民族,曾有近臣向窩鍋臺進言,將中原之地化為牧場,漢人沒什麼用,應全部斬盡殺絕。耶律楚材聽到這個消息後大吃一驚。如果按照這個辦法,那整個中國將變成人間地獄。耶律楚材緊急上書:“夫以天下之廣,四海之富,何求而不得,但不為耳,何名無用哉?”、“將士暴露凡數十年,所爭者地土人民耳,得地無民,將焉用之?”,耶律楚材的主張最終得到了窩闊臺的認可,禁止屠城成為慣例。

耶律楚材死時,不管是蒙古人,還是金國人,還是宋朝人,都“哭之如喪其親戚”,為何?因為耶律楚材經常為百姓而哭求,請蒙古人放下手中的屠刀。楚材雖沒有完全禁止住大屠殺,但不知有多少人因為他的諫言倖免於難。《新元史》記載說:卒使中原百姓不至踐刈於戎狄,皆夫人之力也。

勸蒙漢化,為中華留下文明火種

元滅金、宋,對於漢人來說是一場巨大的災難。蒙古人的鐵蹄所過之處,死傷無數,數千萬人死於戰火,如果沒有耶律楚材,農耕文明或被遊牧文明所取代,造成歷史的大退步。也很有可能,中華文明到元朝時滅絕,和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一樣。還好,中國出了個耶律楚材,而成吉思汗也非常認可耶律楚材,他對窩鍋臺說:“此人是天賜我家,以後軍國庶政,都可以委託於他。”,窩鍋臺大汗也確實聽了他父親的話,曾說過“非卿,則中原無今日。朕所以得安枕者,卿之力也。”。窩鍋臺非常重視耶律楚材的諫言,雖然未做到言聽計從,但依靠耶律楚的努力,對遊牧習俗的蒙古人進行了漢化改革,保留下了寶貴的中華文明火種。

耶律楚材自小受漢文化影響,“吾君堯舜之君,吾民堯舜之民,此其志也!”,他曾經做詩述志:“干戈未斂我傷神,自恨虛名誤此身。否德詎能師百辟,微才安可步三辰。箕裘謾嘆青氈舊,勳業空驚白髮新。安的夔龍立廊廟,扶持堯舜濟斯民。”,其中“安得夔龍立廊廟,扶持堯舜濟斯民”正是傳統漢人“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的寫照。

雖是“三姓家奴”,卻因勸蒙古放下屠刀,保留中華文明成了英雄

耶律楚材自小受漢文化影響

受到窩鍋臺重用後,耶律楚材“定製度、議禮樂、立宗廟、建宮室、創學校、設科舉、拔隱逸、訪遺老、舉賢良、求方正、勸農桑、抑遊惰、省刑罰、薄賦斂、尚名節、斥縱橫、去冗員、黜酷吏、崇孝悌、賑困窮”,完全照搬了漢人的社會管理方法,使蒙古貴族由適應遊牧文化逐漸向適應農耕文化過度。這套管理辦法到了忽必烈時代,達到頂峰。當然,蒙古人漢化很淺,但如果沒有耶律楚材,中原文明很有可能就此滅絕。正是因為有了他的漢化改革,元朝皇帝“能行中國之道,則中國之主也”,宋朝雖然亡了國,但卻未亡天下,只是一個正常的改朝換代罷了。到了明朝時,漢人得以復國,開啟了另一個漢人輝煌的時代。

耶律楚材生在了一個特殊的時代,我們不應以今人狹隘的眼光去看他。甚至,他的眼光超過了今天的我們。耶律楚材對世界的認同,對天下的理解,眼光更深更廣,並不拘泥於中國。他幻想著通過自己的努力,使蒙元變成歷史上最輝煌的堯舜盛世時代。雖然他最終沒有實現他的理想,但正是因為他的努力,使元朝成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個王朝。中華文明的火種通過馬可·波羅,傳到了歐洲大地。(陸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