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四朝进退有度,“老油条”如何在虎狼从中立身?

宰相是皇权向民间过渡过程中的枢纽职位,游走在皇帝和群臣之间。宰相一要辅助皇帝,二要安抚群臣,可谓是责任重大,侍君如伴虎。但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哪有那么好做?许多人穷其一生终得宰相高位,却总在最后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落得罢免下场。

宰相冯道|历经四朝进退有度,“老油条”如何在虎狼从中立身?

所以说能当宰相之位除能力超群才智过人外,还要能够安然自若的面对世事变故。这方面五代十国的冯道若是称得第二,估计无人自称第一。他可称的上是历朝宰相中的“老油条”,一生历经四朝侍奉十位皇帝均能有所建树官位永保。他是如何能够在虎狼从中立身的呢?

开挂人生,独得皇恩

冯道这个人其实并没有什么惊人的长处,也没有安邦治国的才能,他不过是一个贪图权利追求厚禄的凡夫俗子,而且他还缺乏气节。任何情况下只要看到风向不对,便立刻另攀高枝。大家都知道,古人好吟诗作对,冯道也不例外,他有两句诗就清楚明了的写出了他的为人处事之道:“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但教方寸无诸恶,虎狼从中也立身。”

从冯道的诗中那句“虎狼从中也立身”就可以清楚的看出他其实就是一个“墙头草”,风向哪里吹,他就往那里倒。在唐朝末年,他曾经担任参军幕僚的职位辅助幽州刘守光。刘守光兵败之后,他又投奔去大宦官、监河东军张承业的麾下做官,这张承业也是非常之信任冯道的,很是重用他。

宰相冯道|历经四朝进退有度,“老油条”如何在虎狼从中立身?

到了后唐明宗的时候,又得到明宗的器重,他又是当端明殿学士,又是做宰相,风光无限。其实冯道他是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的。冯道不知他是伪装还是真性情,他从来都不会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凌人气势,而是永远都是一副温文尔雅、勤廉刻苦的的君子样子示以众人。

在后晋、后梁隔河而战时,冯道随军就住在一个茅草屋里,连一张床都没有,就直接睡在干草垛上,和将士一起吃大锅饭,一点都没有架子。当时将士将抢到的一个民间美女送给他,但是没想到他居然把那名女子安置在别的房间里,从来都不去招惹,而且还帮女子找寻家人,将其送还。

对待他的上司皇帝,冯道总是非常懂得进退分寸。有一次,水运军将得到一个玉环,玉环看起来温润圆滑,晶莹剔透,上面刻着“传国宝万岁环”六个字,然后他们就把这个玉环献给了唐明宗。

玉环深得明宗喜爱,常常拿出来和大臣们一起把玩这个玉环,大臣们都对玉环赞不绝口。但是冯道看到后,却没有像别人那样阿谀奉承,而是对明宗说:

“这是前世遗留下来的有形之宝,不足为奇;陛下身怀无形之宝,这才是旷世罕见的。”

宰相冯道|历经四朝进退有度,“老油条”如何在虎狼从中立身?

但是这无厘头的话,明宗却听不懂了,不解的问冯道缘由,他便回答道:“仁义,是做帝王的宝贵品质呀。第一宝贵的就是皇位,但是怎么才能守住皇位呢?就是仁义。”冯道的意思是说明宗是这个国家的无价之宝啊。这个马屁拍的是真好,你看似他在说皇帝的心爱之物不好,但实际上他却是在夸赞明宗,冯道这个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此。既让明宗心里美滋滋的,又显得自己高雅不凡,和那帮庸人超然不同。

乱世之中,独善其身

明宗死后,他又被闵帝拜为丞相。潞王李从珂从凤翔起兵造反,前去攻打洛阳,后唐愍帝匆忙逃向卫州。谁承想,皇帝刚逃,丞相冯道便率文武百官开城大举迎接李从珂,并拥其继位为帝李从珂还是继续任用他为宰相。

天福元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暗地里与契丹私通,灭后唐自称为皇帝,建立了后晋,石敬瑭就是后晋高祖。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冯道居然又做了宰相,并且被授职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真是令人艳羡。天福二年,契丹皇帝派遣使者到当时后晋首都汴梁,让晋高祖为其加封徽号。晋高祖为耶律德光献徽号,又遣冯道为使,出使契丹。

天福四年,冯道出使契丹两年后期满回国。晋高祖于是废除了许多职务,他将重要政务全都交给冯道,又加授他为司徒、兼侍中等职位,进封鲁国公。冯道拥有这么多权利,早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朝野。但是冯道却向高祖上表表示自己想要退隐,不再处理政事。

宰相冯道|历经四朝进退有度,“老油条”如何在虎狼从中立身?

可晋高祖连表都没看,就让自己的侄子石贵重前去探望,并且带话给冯道:“您明日若不上朝,朕就亲自来请。”皇帝都这么说了,做臣子的还有什么理由拒绝呢?冯道无奈,只得继续担任,留于朝野。当时晋高祖对冯道的恩宠礼遇,史上无人能及。

但是当时世道混乱,后晋这个小小的王朝仅仅在历史的长河中存在了十一年,也仅仅保全冯道这么十一年,之后很快,契丹大军就兵临城下,直击开封。至此,后晋亡了。这满朝文武的身份瞬间变成了“前朝遗臣”。所有人都在担心自己的前途命运,只有冯道不以为然,而且他面对辽太宗耶律德光的训诫也一点点都不畏惧。

以至于耶律德光训斥了他多次易主,就是一个不忠不孝的人,不能被信任,竟然还有颜面面对世人,简直是活腻了。

冯道却道:“我没有城池,也没有军队,什么都没有,有什么不敢来的呢?”

耶律德光讥讽他说:“你算个什么人?”

冯道说:“我就是一个无才无德的痴心又顽固的老头子。”

耶律德光听了冯道的说辞之后突然也对这个“小老头”产生了兴趣,便问道:“这倒好,那我再来问问你,如今这天下百姓疾苦,怎样才能救得?”

冯道立刻就回答说:“这个时候,就算是天神下凡也救不得。但是皇上您,却可以救得天下百姓。也只有您才可以让天下百姓得救。”

宰相冯道|历经四朝进退有度,“老油条”如何在虎狼从中立身?

不得不说,冯道拍马屁是着实有一套的。耶律德光被他这一句接一句的“彩虹屁”拍的非常开心,不但不再讽刺他,而且又封冯道为太傅。从这件事中,受益的不光是冯道,从此之后,中原百姓不再受契丹人的侵害,都是冯道在暗中保护。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后来河东节度使建立后汉之后,冯道又皈依后汉,凭借他的“机智”,又被封为太师。四年之后,后汉小朝廷又被后周所灭,冯道又成了后周的太师兼任中书令。

冯道的仕途,在遇到后周世宗柴荣之前,哪怕是在五代十国这等乱世,也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后周世宗柴荣的即位,打破了这个美好的局面。柴荣是一个胸怀大志,有着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和别人不同,他一向都非常不喜欢这个曾经安度四朝,侍奉过九位君主的“老头子”。 周世宗便找了借口免了冯道的太师之位。

宰相冯道|历经四朝进退有度,“老油条”如何在虎狼从中立身?

曾经风光了四个朝代的宰相冯道,至此,算是完全卸甲了。但是一生的高官厚禄,身份显赫,突然失去了这些,任谁都是无法接受的。冯道也一样,一生经历大风大浪,最后在周世宗这里翻了船,湿了鞋,不免又羞又恼,不久便病逝了。

不得不说,冯道真是称得上历史一大奇人。不管世道如何混乱,天下如何易主,他就是稳收渔翁之利。而且他来收“渔翁”的利,关键是“渔翁”还非常愿意,这就非常不容易了。没有几把刷子,谁人能做到这个地步?所以说,在这里我把冯道称作宰相中的“老油条”,恐怕是再合适不过了。


参考历史文献:

《旧五代史》

《十国春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