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液是長壽水,大補於人體,持之以恆,自可永保健康美麗

人的身上有一味「起死回生」的靈藥,那就是津液。

津液,在中醫上被稱為金津玉液。


《素問·經脈別論》中說:「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意思是說,津液經過胃、脾、肺,散佈到全身的所有血管當中。


津液,是上天恩賜的天然抗癌因子


唾液裡面含有天然的抗癌因子,這是上天賜給我們的。如果你身上有一些會助長癌細胞生長的條件,唾液就可以對癌細胞造成威脅甚至殺滅。所以,中醫自古以來很重視唾液養生法,就是這個原因。


俗諺有云:「口嚥唾液三百口,保你活到九十九。」唾液既然有如此神效,又無須他求,那麼,只要人們每天依法炮製,持之以恆,自可永保健康美麗,何樂而不為呢?


早在戰國時期,中國人已經用唾液養生法養生了,而中國曆代的大醫家、出家人,都是用唾液養生法養生,據相關介紹,歷史上還有活 170 歲的中國人,就是用唾液養生法養生。


津液是長壽水,大補於人體,持之以恆,自可永保健康美麗


津液能讓人起死回生?來看看這位老中醫的故事


有一位老中醫,現在已經九十多歲了,仍然身康體健。這位老中醫 57 歲的時候,死神盯上了他。他被確診為高血壓、冠心病、快速性心房纖顫、眼底二期動脈硬化。


老先生的病情非常嚴重,躺在床上一動也不能動,每次只要稍動一下,心臟就會劇烈跳動,好像快要蹦出來一樣。


家人找了很多國內當時的知名專家前來會診,這些專家在瞭解了他的病情後,都得出了個安慰性的結論:聽天由命吧!


老先生說:「雖然病得那麼重,我仍然對生命充滿了渴望,仍然不相信自己會就這樣死去。」


回到家後,我躺在床上,不停地反思。我想起了初學中醫時父親教導我的一句話:「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內因是變化的根本,外因是變化的條件。」


這句話不好理解,打比方說,人感冒時多由外寒所致,但內因在於你自己不注意保暖,所以才引起了變化,使外寒(外因)侵襲人體引發了感冒。我認定了,患病的主要原因在於自身。


正氣內存,邪不可幹


我又想起了中醫所講的「氣」。


氣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是生命延續的保障。「氣為血帥」,「正氣內存,邪不可幹」,只要能增加人體的「氣循環」,就能推動「血循環」,從而增加血流,延緩疾病。


我暗自慶幸,即使我躺在床上不能動彈,還可以做「氣息調理」。


於是,我躺在床上,開始慢慢地調理氣息。首先瞇起眼睛,讓自己的心靜下來,然後讓自己的呼吸變得細、勻、長。


每天按時練習,慢慢地我感覺自己每次呼吸後全身的血管好像都被調動了,身上竟然微微出汗。


其次,為了讓自己的腦子始終保持清醒,我在調理氣息之餘還默默背誦自己所學的中醫典籍。

津液是長壽水,大補於人體,持之以恆,自可永保健康美麗


舌抵上顎、吞嚥津液


後來,我又發現了一個小訣竅:除了鼻子可以呼吸、大腦可以記憶外,我的嘴也不用閒著。當我用舌頭抵住上顎牙齦時,口腔內的舌下腺、頜下腺、腮腺會分泌出很多津液。


從現代醫學講,津液有助於改善胃腸消化功能,殺滅口腔細菌。傳統醫學認為這是「生津」,有唾液為「金津玉液」之說。


就這樣,我每天堅持「運動」。有一天,我調理過氣息後,試著想坐起來。


讓我和家人意想不到的是,我竟然成功了,房顫沒以前那麼厲害,也沒有出現以前稍一動心臟就想跳出來的感覺。


此後,我逐漸能下床了,能外出散步了,我也增加了其他的鍛鍊。


數年後的一天,我在一本西方醫學翻譯過來的雜誌中發現了一項有趣的研究:人體大小血管總長約 10 萬公里,可以繞地球兩週半,但人體靜止時所使用的血管僅佔人體的 2%~10%


我看後莞爾一笑,看來自己是把全身的血管都調動起來了。


現在,我已經 90 歲了,除了高血壓(已經控制得很好)和輕度的膽囊炎外,什麼病都沒有。


津液是長壽水,大補於人體,持之以恆,自可永保健康美麗


藥王孫思邈推崇至極


其實,老先生提到的「舌抵上顎、吞嚥口水」的養生方法一直為古代養生家所厚愛。


他們稱口水為「金津玉液」,還給了它很多美譽,如「甘露」「神水」「長生酒」等等。


藥王孫思邈更是對這種方法推崇至極。我在看《千金方》時就發現,活了 101 歲高齡的孫思邈在《千金方》一書中用了很大篇幅來記述這種養生方法。


《素問·經脈別論》中說:「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


意思是說,津液經過胃、脾、肺,散佈到全身的所有血管當中。試想一下,在人體的五臟六腑中,有誰比不起眼兒的津液更厲害呢?


仙人皇甫隆送一個「活」字,曹操得養生秘訣


另外,我曾經讀過這樣一個故事。在三國時代,有一位被人稱做「神仙」的人,名叫皇甫隆。他雖然一百多歲,但仍然精力充沛,耳聰目明。曹操有一天請教他,說:「你悄悄地把你的長生之法寫成文章,密封后,秘密地給我單獨送過來。」


我當時看到這裡時印象極為深刻,因為曹操的這句話雖然僅有短短的幾個字,卻連續多次用「悄悄地、密封后、秘密地」這樣的詞語,生動形象地刻畫出曹操對長壽長生的渴望。


沒想到,皇甫隆用了一秒鐘就寫好了,密封后交給曹操。曹操打開一看,絹上僅僅寫著一個「活」字。絕頂聰明的他一看就明白了,

原來長壽的秘密就是「千口水」呀!


在這兒阿強還和大家分享一個調理病的妙招!咬舌頭,不僅可以刺激到舌頭,五臟六腑反射區,還可以產生大家口水、津液。

隨時隨地都可以練,尤其是適合老人!


津液是長壽水,大補於人體,持之以恆,自可永保健康美麗


舌頭是重要的一個反射區,適度咬舌頭,刺激舌頭對五臟六腑有很好的調理功效,相當於拍打舌頭了。我們這兒說的咬舌頭不是咬住不放,而是力度適中用牙齒咬上舌頭,瞬間離開,再咬,不斷重複,先要一個區域再換個區域咬,每個區域一開始可以咬3-5分鐘,換地方,隨時隨地可以練習了。


咬舌頭具體步驟和方法


1)第一步,要舌尖,心肺區,首先調理心肺。用上門牙直接輕咬舌尖上圖心肺區;

2)第二步,舌頭適度向下巴方向伸出口腔,用上門牙適度輕咬舌頭中部脾胃區;

3)第三步,用右側磨牙適度用力咬舌頭右側肝膽區;


4)第四步,用左側磨牙適度用力咬舌頭左側肝膽區;

5)第五步,把舌頭完全伸出口腔,用上門牙或者側牙咬舌根,一開始大部分朋友反映舌根最難要,可以多練練舌頭靈活性,一點一點的就可以咬到舌根了。


注意事項:

1)咬舌頭沒有時間限制,隨時隨地均可以練習,時間越長,刺激力度越大效果越好;

2)在公交車,走路練習時,注意外力別咬著舌頭;

3)少數朋友咬舌頭以後,起來水泡,舌頭開裂,這個是舌頭本身有健康問題,把病灶調出來了,排出健康隱患,比較疼的話,可以暫停幾天,等恢復了,再繼續練習要舌頭。

4)咬舌頭,還可以配合吞嚥津液(舌頭在口腔用力攪動,產生大量口水,分數口小口小口吞嚥下去)效果更佳,方法雖好,貴在堅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