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跟他做最熟悉的陌生人?”:三个举动打破“假性亲密关系”

朋友小杨去年结的婚,因为两人是相亲认识,没有感情基础,婚后妻子提议先分房睡,小杨同意了,之后每月上交一万元做家用,妻子则负担一些简单家务。

小杨每天下班都是吃完饭才回家,平时妻子对他也是不闻不问,面对双方父母家或亲戚时,两人都会默契的配合亲密,但一回到家就又回到互不干扰的状态。

小杨说,觉得自己结了一个假婚,好多次想靠近对方,但一看到她满脸冷淡,就退缩了。

“不想跟他做最熟悉的陌生人?”:三个举动打破“假性亲密关系”

按小杨所说,他应该是陷入了一段“假性亲密关系”。

关于“假性亲密关系”,心理学家们是这样解释的:

作为一种形式上的亲密关系,是由两人或者多人,为了逃避在彼此亲密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不确定性,而共同建立起来的一种防御机制。

这种关系在亲人、朋友、伴侣之间都会发生,放到在夫妻双方身上,表现出来的特征四个字可概括:貌合神离。

小杨跟他老婆之间,就是在尽力维持一种别人眼中的亲密关系,实际上的感情却从无交集,现实中很多人像小杨一样,被动陷入一段“假性亲密关系”,想要改善,却不知从何做起。

“不想跟他做最熟悉的陌生人?”:三个举动打破“假性亲密关系”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打破“假性亲密关系”的桎梏,那些首先要做的事。

01、了解并接纳对方

从小到大,经常听老妈抱怨对老爸的各种不满,说他不会做生意,没有事业心,性格清高有没朋友。前两天又打电话来,说帮爸爸报了一个老年书法交流班,让他出去交交朋友,老爸却死活不去,简直烂泥扶不上墙。

最后老妈疲惫的说:你爸整天下了班就窝在书房,也不见搞出个什么名堂,永远安于现状,一辈子没出息。

“不想跟他做最熟悉的陌生人?”:三个举动打破“假性亲密关系”

对于老妈的抱怨,我终于忍不住问:对于结婚几十年,一起共历无数风雨的这个人,你真的了解他真正想要什么吗?对于他的爱好你又真正理解过吗?

电话那头老妈沉默半天,说:那有什么可理解的,不就那些,又没什么用。

我没有反驳,心里却忍不住想:怎么会没用呢,亲密关系中,了解彼此是最基础的,只有了解对方的热爱,才会站在对方的立场,试着接纳那些心中自以为的对方的缺点。

老爸一辈子都在老妈的指挥中生活,配合一切她觉得必要的家庭交际,唯独在自己喜欢的事物上固执的坚守自己喜欢的方式。长时间得不到了解和接纳,就只能选择把自己的心包裹起来。

“不想跟他做最熟悉的陌生人?”:三个举动打破“假性亲密关系”

作家廖一梅说:

“每个人都很孤独。人生在世,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想要建立真正的紧密关系,就必须要花时间去了解对方的世界,并试着去理解那些充满热情的喜欢以及总想逃避的不喜欢,会发现对方跟自己一样,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任何违背内心喜欢的事情对他来说都是痛苦。

在两性关系中,了解彼此的内心,看见对方所有的优点、缺点以及真实需求,并敞开胸怀接纳和拥抱彼此,才能建立真正良性的亲密关系。

02、学会聆听和沟通

前不久,美国社交网站Facebook的创始扎克伯格跟妻子一起接受采访时,说起教育孩子和夫妻相处的问题,两人无论谁在回答记者的提问,另一个人都专心的注视对方,耐心听对方说话,不经意的小动作暴露了亲密关系中最可贵的要素。

“不想跟他做最熟悉的陌生人?”:三个举动打破“假性亲密关系”

而这个可贵要素就是:用心聆听。

关注对方,并让对方看到这种关注,是亲密关系中有良好沟通的前提。

听同事小青诉苦,说丈夫总是不能理解她,经常跟她说自己的压力和痛苦,却对她的烦恼不闻不问。辛苦操持家务,却听不到对方一句好话,一个问题说八百遍,他依然我行我素,毫不在乎。

我问她:针对这些问题,你没想过跟你老公好好沟通一下吗?

她说:“怎么沟通呢,他整天一副不耐烦的样子,根本不听我说,说多了还发火怨我事多。”

说完一脸苦闷的沉默。

“不想跟他做最熟悉的陌生人?”:三个举动打破“假性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中的倾听,是双向沟通的一部分,双方互为倾听者,如果都只在意自己的诉求,却不去听对方的需要,两人的世界就永远不可能连通。

就像小青和她丈夫,她总是抱怨丈夫对自己不够重视,更无视自己的付出,丈夫则认为她不理解自己的压力痛苦,总是唠叨聒噪。

双方都习惯性陷在各自的立场里,聆听不到对方的真正心声,不能相互理解,让事情变得更加一团糟。

其实,这世界上所有的“希望被聆听”,都是因为“渴望被看见”,希望对方看见自己潜藏于抱怨唠叨中的那些委屈和不安,给予自己想要得到的那些爱和维护。

“不想跟他做最熟悉的陌生人?”:三个举动打破“假性亲密关系”

所以,想要破除“假性亲密关系”,用心聆听,学会沟通非常必要。

03、试着付出,不要害怕“受伤”

关于亲密关系,网上看到一网友分享:

我真是太不适合亲密关系了。一个人生活的时候很独立很坚强,也不会轻易向别人展现软弱,不会被外界觉察到渴求关爱这样的心理需求,按部就班的过好每一天,似乎其他人对我都是多余的。

可是一旦我处在亲密关系之中,就会极度焦虑,喜欢那个人,又不敢全身心的放纵自己去对他好,总怕得不到对方同等的喜欢。

但凡付出一点爱,就会计较对方回报了我什么,如果没有得到同样的回应,就会心生埋怨,怀疑他根本不在乎我。

所以,我这样的人还是不要碰触亲密关系了,不能把真心和爱全部交给别人,还渴求别人给予加倍的真心和爱,真是又自私又讨厌。

害怕受伤,不敢付出,这是很多“假性亲密关系”的根本原因所在。如果一直如此,那就永远不能拥有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久而久之会产生自厌心理,开始逃避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

“不想跟他做最熟悉的陌生人?”:三个举动打破“假性亲密关系”

行为心理学认为:

如果你想拥有一种品质,那就表现的像是已经拥有了这个品质一样。

同理,如果想要得到别人的爱,那就要表现出你已经爱上了对方。在亲密关系中,主动付出真心,经常表达爱意的那个人,往往更容易收获来自对方的在乎。

所以,试着主动付出爱,表达爱,不要害怕得不到同等的回应,因为对方会看见会听见。

付出真心的第一步,目的不是为收获对方同等的付出,而是为了突破“假性亲密关系”中横亘于两人之间那堵厚厚的墙。

“不想跟他做最熟悉的陌生人?”:三个举动打破“假性亲密关系”

要记住:处理焦虑、恐惧情绪,永远不是绕过它,逃避它,而是迎接它、经历它、战胜它,否则将永远被它所环绕。

04、总结

“假性亲密关系”不仅仅存在于两性关系中,朋友之间,父母子女之间同样也存在“假性亲密关系”。

当你身处其中,你可能会感到孤立无援,因为你发现,对方虽然嘴上说着爱你,并对你进行一些形式上的关心,实际上对于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喜欢什么,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一点兴趣都没有。

但你又不敢说出来,怕因此毁掉两人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维护至今的“和谐”亲密关系。

所以,如果还在乎对方,想要改变,那就请率先走出第一步,坦诚自己的心情,当你的坦诚促成双方沟通时,请务必用心倾听对方的心声,看到对方的诉求,试着理解他,接纳他,然后用行动回应他的诉求。

“不想跟他做最熟悉的陌生人?”:三个举动打破“假性亲密关系”

知乎上看到一句话,说:勇敢不是不恐惧,而是心怀恐惧,依然向前。

愿每个人都能心怀这种勇敢,与朋友、亲人或者爱人达成心与心的沟通,建立真正良好的亲密关系,不做彼此那个“最熟悉的陌生人”。

作者简介:楚二姑娘,认真写字的80后双鱼女,惟愿以梦为马,诗酒书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