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9,如果給你一個關鍵詞,那一定是什麼?

年終總結,我們的HR,Tina教練發了一套問題給大家,還特意囑咐我:“老闆,你也得填。”

我打開一看,嘿!我們真不愧是教練機構啊,連年終總結都是教練問題,第一個問題是:“2019這一年,真心過得不容易,如果給自己一個關鍵詞,那一定是 _______ ?"

辦公室裡一片哀嚎,大家異口同聲,關鍵字是:“我太難了!

2019年,似乎對於很多人來講都是難熬的一年。就連馬雲前兩天也說,他一天接了五個借錢的電話,要說馬雲的朋友圈那怎麼也是非富即貴的啊,居然也混成這樣?

在學員群裡,我看到有人年初跳槽卻在年末失業。企業來找我們為被裁員工做職業教練的也日趨上升。可見大環境的確不好,日子,的確是挺難的。

但是,難不怕,最怕的就是一年下來,坐在這兒想想,覺得好像自己什麼都沒幹啊!

所以,怎麼個“難”法兒才是沒有白難?

個人的努力如何和這樣難的大環境抗衡?

靠什麼才能抗下去?抗不過怎麼辦呢?


盤點2019,如果給你一個關鍵詞,那一定是什麼?

01

怎麼個難法才是沒有白難?


和大家一樣,2019年對我來講也很難。作為一個高管教練,我有著和這個身份相當應景的光鮮履歷—— 曾經的500強企業高管。然而,創業以後才知道,再高級的打工,也不過就是高級的執行者。

創業的難,不僅在於執行,更在於決策

執行層面的難,需要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決策層面的難,需要的是判斷你試圖解決的問題是不是正確的問題。這兩種難,根本不是一個維度的難。更不要說以前再難還有老闆兜著呢,現在就只有自己。

不過,我並沒有選“難”作為關鍵字,因為選擇了創業,就是選擇了難走的這條路。 難,是常態,難,才有成長。

我相信,難走的路越走越容易,容易的路越走越困難。

徐小平曾經說過:“當有兩件事擺在你面前,一件你輕鬆可以上手,一件需要你從頭學習摸索,別猶豫,選那件難的。高手,都有一種‘舍易求難’的本能。”

在這一點上,我不能同意更多。最近我在領導力共修營帶讀了《第五項修煉》這本經典書。很多學員一開始讀都感覺在讀十八大三中全會公告——每個字都認識就是不知道在說什麼。然而,三週啃下來大家都覺得收穫特別難得,有學員說“以前的學習是屬於長胳膊,長腿的,這次是長翅膀式的,維度增加了”。

什麼叫難得?有難才有得啊!

所以,當你回顧你的2019年,你的難,是不是自己選擇的難?你的難,是不是有獲得的難?你的難,有沒有讓你學到新的技能?新的方法?看問題新的視角,維度和心態?
如果答案是“Yes”, 那麼恭喜你,你沒有白難!未來的路會越走越容易!

盤點2019,如果給你一個關鍵詞,那一定是什麼?

02

如果努力也沒用怎麼辦?

當我們說“我太難了”的時候,有時候想要表達其實是“我太累了”或者“我太失望了”,尤其是努力也沒用的時候。

從去年底,我和Hubert就開始為我們的新書《故事力:用故事講出你的影響力》做準備。年初我和小編凱瑟琳到三亞閉關一週,完成了所有的章節,並在四月將完整的稿件交給了出版社。

出版社很看好《故事力》的概念,把它當作重點書來對待。我也調動了可以調動的一切資源,找到了一諾,楊瀾,潘石屹,張德芬老師等大咖來推薦。

大家都坐等書8月份面世。然而到了8月份,社裡說CIP還沒下來,因為Hubert是美籍,此書被劃成了外版書。我琢磨著十一過去了,總該過了吧?結果還是沒信兒。我又安慰自己,能趕上雙11也是好的。燃鵝……到現在還遙遙無期……

雖然之前在外企做中美貿易的政府關係工作,但我做夢也沒想到我這一介草民竟然無意間成了中美貿易戰的炮灰。本來的工作計劃就這麼徹徹底底的被打亂了。

那段時間,我注意到小編凱瑟琳情緒很低落,反覆開導她才緩過來。年終總結的時候,她說:“從小到大,第一次有一件事,不是我拼命努力就能夠改變的。這個世界上原來有很多事就算你努力了,時機、時局不對,依舊不會有你想要的結果。這個時候你需要做的,就只是臣服,靜待花開。

我心想:“嗯,姑娘,祝賀你長大了!”

盤點2019,如果給你一個關鍵詞,那一定是什麼?

生活之所以難,就在於,很多事情,非但錯不在你,而且還不是以你的努力就能改變的。

這個道理,我在上一份工作中,早已充分體會到。個人和公司的意志,跟大環境相比,渺小到可笑。

但如果是這樣,那還需要努力嗎?

其實,所謂臣服,並非代表我們可以不努力,而是懂得何時堅持,何時放下,全然擁抱當下的變化。

最近我讀了一諾推薦的《臣服實驗》,作者是一位是世俗意義上極其成功的創業者和上市公司CEO,但同時也是瑜伽和冥想大師。他相信放棄自我的偏見和喜惡,臣服於生命,放手讓生命本身來掌舵。書裡有一個特別形象的比喻:你還跟那兒悶頭努力呢,生活衝過來說:“走開!讓我來掌控”。

我們都習慣了主動出擊,習慣了靠意志力來掌控一切,習慣了“我想要”,“他應該",卻從未學過放下。其實,竭盡全力的努力了,然後就把自己全然交給生活就好了。我相信我們的書無論什麼時候上市,都是最好的時機!

所以,如果你的2019年和我一樣,有許多努力了但還是不如意的地方,我不會跟你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因為這句話別人說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你需要自己去領悟。緊握雙手,什麼都不會改變,鬆開手,才能接受所有!

雖然我還做不到全心的臣服,我還是有很多的妄想和執念。但我越來越意識到,生命是意志和命運的共舞。沒有意志帶領的步子,命運並不知道要舞向哪裡。而當命運踏出他的那一步時,你也並不知道他要落在哪兒。

臣服不是屈服,而是接受意志和命運共同創造出來的舞步。


盤點2019,如果給你一個關鍵詞,那一定是什麼?


03

日子這麼難,靠什麼撐下去?

有人說:“2019年是過去10年裡最差的一年,卻是未來10年裡最好的一年。”
聽起來很喪對嗎?但如果我跟你說,2018年就已經有人這麼說了,會不會覺得好一點呢?

大環境無論是唱衰還是叫好,我們都要學會給自己叫好才能扛下去。這就叫“自我賦能”。

“賦能”是一個現在很流行的詞。馬雲強調要賦能商家、賦能中小企業;馬化騰則說騰訊的格局觀是“連接一切,賦能於人”;劉強東也發佈了“零售賦能”新戰略;……

其實,“賦能”最早是積極心理學中的一個名詞,旨在通過言行、態度、環境的改變給予他人正能量。 而自我賦能,就是賦予自己改變的能力和能量。

我相信“自我賦能”將是未來職場競爭力中最重要的能力。有意思教練的使命就是通過培訓和教練,賦能於企業和個人。

很多關注我朋友圈的人,都覺得我正能量爆棚,其實,除了撒狗糧,我也有心情像狗屎一樣的時候。

前兩天在和團隊總結覆盤的時候,想到過去這四年,雖然這麼努力,但好像卻還是沒有實現大家期望的突破。而我當初離開企業,本來是想要有點兒自己的時間陪陪老人和孩子,結果哪知道,創業就像是踏上了一輛火車,忙的根本沒時間陪老人,兒子前兩天在學校又出了點事。

想到這些感覺自己從頭到腳就是一個字:“loser”,事業,生活沒有一樣如意。越想越難過,越想越委屈,就在會議室哭成了個傻子,完全顧不上剛花了好幾百接的睫毛了。
這樣心情低落了兩天,有天看到這張照片,我樂了。誰說獅子不會流淚,我就是那隻拿自己的尾巴擦眼淚的獅子啊!但我再哭也不是一隻小花貓而是一隻戰獅。

擦乾了眼淚,生活還是要繼續,戰士也還是要上戰場。嗯,我還是那個最棒的我!

盤點2019,如果給你一個關鍵詞,那一定是什麼?

日子對誰來講容易啊?但是善於自我賦能的人,不但能扛下去,還能讓自己過得更積極,更自信。而這在很多大程度上將決定你和他人的差距。
然而,說的容易做起來難,從孩提時代我們就都習慣了求抱抱,靠他人為我們賦能。以前在外企工作的時候,老闆認可我的工作我就覺得自己好棒啊,恨不能飛上了天。老闆不認可或者沒搭理我,就認為自己是不是哪裡做的不好?這就是典型的以他人的認可來衡量自己的價值。

自我賦能就是要學會探索和建立自己的評價體系,在沒人抱的時候,學會自己抱抱自己。在無人喝彩的日子裡,學會為自己喝彩。

自我賦能之所以難,還因為大多數人並不知道“自我”意味著什麼,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難”就失去了意義。這就好像登山,你要知道目標,腳下的這一步再難也值得,而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去哪兒,怎麼能扛得下去?

尼采曾經說過:“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這句話,我在《活出生命的意義》這本書中看到的,作者是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

我想跟尼采大人說“忍受”生活,是不是要求也太低了點,畢竟我們的日子再難也不至於難過集中營吧?

所以,我想斗膽為尼采的那句再加上後半句 —— 知道你想成為誰,就可以創造任何一種生活。

我清楚的知道我想成為一個賦能於他人的人,而只有先自我賦能才能賦能於他人,畢竟我沒法給別人自己沒有的。 所以日子再難,我也會選擇堅持下去,哪怕是哭著堅持。

所以,2019年,我的關鍵字是“探索和堅持”。2020年,我希望是“創造”。

那麼,2019年,你的關鍵詞是什麼呢?2020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