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訓中的歷史典故解讀,山東師範大學8字校訓,意味深長

學校的校訓是廣大師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為準則與道德規範,是一所學校教風、學風、校風的集中表現,體現大學文化精神的核心內容。同時它也是一種文化,是一種面向社會的精神標誌。今天為大家打卡的是山東師範大學校訓。

大學校訓中的歷史典故解讀,山東師範大學8字校訓,意味深長

山東師範大學

山東師範大學校訓:弘德明志,博學篤行

其中“弘德”兩字,出自東晉常璩撰《華陽國志》中卷十(下):

“恢弘德教,養廉免恥。”“思弘德化,思弘德教。

弘德意謂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國。“為政以德”是中國傳統治國思想的核心。以德立身、以德立國是中國傳統治國思想的基本精神。

大學校訓中的歷史典故解讀,山東師範大學8字校訓,意味深長

山師大老校區

“明志”兩字,出自三國諸葛亮撰《戒子訓》: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明志”就是指人要表明志向,樹立理想。

大學校訓中的歷史典故解讀,山東師範大學8字校訓,意味深長

山師大的櫻花大道

博學篤行四字,主要有兩個方面的理解。

第一方面是儒家增進學業,修養人格的功夫。“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是出自《禮記·中庸》的古典名言,原文是: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辯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大學校訓中的歷史典故解讀,山東師範大學8字校訓,意味深長

山師大新校區

講的是儒家的學習方法,想要博學多才,就要對學問詳細地詢問,徹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別,要切實地力行。

第二方面是博學:“博”,大通也。即寬廣、廣博之謂。現代綜合性大學,在專業、學科等方面都應具有“博”的特點,在學術思想、學術風格、學術觀點上應兼容幷包、百花爭豔;作為教師,應學識淵博、造詣精深;作為學生,應打下厚實的功底,全面提升綜合素質。

大學校訓中的歷史典故解讀,山東師範大學8字校訓,意味深長

山師大老校區的教學樓

“篤行”是為學的最後階段,就是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篤”有忠貞不渝,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確的目標、堅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篤行”。

延伸閱讀:山東師範大學,於1950年10月29日始建,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是一所綜合性高等師範院校,在原華東大學教育學院和山東省行政幹部學校的基礎上組建而成。歷史可追溯到1902年山東大學堂內設的師範館;1903年從山東大學堂分出併成立山東師範學堂;1944年成立山東省師範專科學校。

大學校訓中的歷史典故解讀,山東師範大學8字校訓,意味深長

山東師範大學是建國後山東省成立最早的本科高校。現在由中國教育部與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建,是山東省首批重點建設應用基礎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山東省屬重點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