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从文本到影视,究竟该如何看待这部“垮掉派”作品


《在路上》: 从文本到影视,究竟该如何看待这部“垮掉派”作品

姚向辉译本《在路上》

我还年轻,我渴望燃烧,渴望流浪,

渴望灵魂与灵魂的碰撞。

大多数人从未启程就已老去,而我们永远不死心,永远在路上。

一直走下去,我能见到新的地平线;

一直走下去,我会遇到姑娘、信仰和一切。

你的路是什么路,哥们儿?

杰克 · 凯鲁亚克(Jack Kerouac,1922~1969),美国作家,美国“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他的主要作品有自传体小说《在路上》《达摩流浪者》《孤独旅者》《荒凉天使》等。

说实话我刚刚打开这本书的时候,觉得阅读上有点儿困难,因为书里的表达和我惯常阅读的小说感觉完全不同,我就明白了为什么这本书有那么明显的两极分化的评价:

  • 有些批评家认为《在路上》过于离经叛道,而且里面不乏写到年轻人在流浪路上的欺骗和一些有着犯罪意味的行为,甚至有人将评价上升到了人身攻击,认为作者是不是精神上有问题,作品毫无意义,犹如垃圾等等。
  •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时间越是往后来,大家越能冷静地看待凯鲁亚克其人其作,批评家评价杰克 · 凯鲁亚克在写作上可以被看作是“垮掉的一代之王”,作品的风格完全可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在涉及美国50年代重要作家时,把杰克 · 凯鲁亚克也列入其中:“(他们)惊世骇俗地反传统文化,针对当时的美国社会思潮,表达了一种同社会准则及社会情势相对立的疏远异化意识(个人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学的,等等),而正是这种情势削弱了语言的力量及其丰富性和感召力。”

《在路上》: 从文本到影视,究竟该如何看待这部“垮掉派”作品

这些年,《在路上》的译本在国内有51种之多

我读完了这本书后,查了一些资料,发现这本书的同名电影在2012年上映,获得了以下的三个奖项,你会发现也体现了不同的观众的倾向性:

  • 第65届戛纳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 沃尔特·塞勒斯
  • 第84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十佳独立电影
  • 第3届豆瓣电影鑫像奖 豆渣单元 最渣影片(外语)(提名)

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这部作品《在路上》从文本到影视的与众不同之处,究竟应该如何评价这部“垮掉的一代”代表作品?我们从文本写作风格、文学史上的意义以及影像的表现语言来谈谈这部作品。

01《在路上》的驾车路线图与为什么一定要在路上:文本写作风格以及1947年

萨尔喝着威士忌,吃着苹果派,一路搭车西行,在丹佛和迪恩碰面后,第一次到达大陆尽头,在旧金山海岸的山丘上远眺。


《在路上》: 从文本到影视,究竟该如何看待这部“垮掉派”作品

1948-1949年

萨尔、迪恩和玛丽露。沿墨西哥湾一路行驶,用怀表换一块钱买汽油,脱光衣服晒太阳,坐在引擎盖上吹风。

《在路上》: 从文本到影视,究竟该如何看待这部“垮掉派”作品

1950年

萨尔和迪恩开着破汽车直奔墨西哥,夜半横穿沙漠,找一家酒吧,跟印第安姑娘们跳舞。

《在路上》: 从文本到影视,究竟该如何看待这部“垮掉派”作品

看了这些人自由自在追求着自己想要的人生时,居然是1947年,忽然就非常羡慕他们的随性自由放荡不羁的样子了,对于杰克 · 凯鲁亚克在三个星期内匆匆写就的这本对于过往五六年间的经历做的一个自传体的小说,很多普通的人,过着最四平八稳生活的人们应该是不太容易Get到他作品中的精髓,他们也许不会明白:

车子那么破,兜里空空,为什么一定要流浪在外面呢?

而对于作者和他的同伴们,要的就像是歌里唱的那样,自己的一生就是“放荡不羁爱自由”,和普通的愿意宅在家里的人不一样,也是自然得不能再自然的事情了。比如说稿子一出来被拒绝了多次,有个很睿智的编辑看到了这部手稿的价值,但是被退回来不是他能决定的,他鼓励杰克 · 凯鲁亚克说:“这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但是现在我能怎么办呢?”

《在路上》: 从文本到影视,究竟该如何看待这部“垮掉派”作品

​这本书在六年后才有人接手出版,而现在几乎成为了“永不妥协的青年人手一册”的畅销书,被“重新定义美国的经典文学著作”,“一部书命名了一代人,定义了一个时代”。据不完全统计,在目前的公版书扎堆出版的状况下,《在路上》每个月至少卖出去10000册,是名副其实的畅销书,也是长销书。02对于电影改编的影像语言来说,《在路上》的表现并不差,算是忠实地还原了文本中的“摇滚精神”

影片中长镜头的使用非常普遍,在对故事还原上也基本上忠实地对照了原来的故事情节,凸显了萨尔的一直在路上的摇滚精神,部位世俗观念所左右自己,在路上的人、景还有经历的事情,都对萨尔和同伴们的成长带来了丰富的体验。因而这部2012年的电影在豆瓣上得分目前为7.1分。

《在路上》: 从文本到影视,究竟该如何看待这部“垮掉派”作品

画面、声音和色彩在这样一部描写离经叛道、流浪在外的年轻人的生活时,颇为大胆,电影将文学作品中那些惊世骇俗的观念和与众不同的行为方式在大银幕上展现出来,给观众带来了又一波全新的体现。

影片中使用的蒙太奇手法对他们在路上的经历做了别出心裁的组接,于是我们看到了公路的不同季节、不同地段的展示,它使观众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种代入感,似乎我们处在萨尔那个身份上,自然会做出同样的走向远方的在路上的事情。

《纽约时报》敏锐地察觉了这一点,做出了回到文本本身的如下评论:“在过度的时尚让人们的注意力变得支离破碎、情感变得迟钝麻木的时代,如果说一件真正的艺术品的面世具有重大意义,《在路上》的出版本身就是一个历史事件。”

如果可以,很多人都想在路上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在路上》的文本和电影同样吸引了大量读者和观众的真正原因吧,作品中的精神上的那种永远不流于俗套、不被人左右的独立内涵才是最大的亮点所在。

(文丨雅言,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