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聯能不能打到40歲?三招給你一個肯定的答案

前言毫無疑問,姚明之後,中國籃球真正能夠稱得上殿堂級的人物,非易建聯莫屬。

只是歲月催人老,當年那個踏著風火輪,盡情展示天賦異稟的運動能力、被弗朗西斯嘆為“黃皮膚黑人”的阿聯,實際年齡來到了36週歲(此處不贅述),已經無可避免地走入了職業生涯的末期。

阿聯能不能打到40歲?三招給你一個肯定的答案

中國一哥易建聯

良好的自律,加上國內籃球人才的青黃不接,讓易建聯的個人能力與現時狀態,在中國籃壇仍有鶴立雞群的高度。事實上,如果現在的國家男籃,缺少了這樣一位當之無愧的領袖,中國男籃的命運可想而知。

那麼,讓易建聯的運動生涯如何儘可能地保持狀態,延長退役時間,這已經不僅僅只是他個人層面的問題。今天,我們有必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對此做出深度探討與客觀剖析。

老將的上場時間是一把刮骨鋼刀

NBA教頭中,學院派的代表人物裡克-卡萊爾,曾經將35週歲,定義成職業運動員的“下坡時刻”。大意就是,大多數球員在這個年齡,因為肌肉組織中代謝基質的耗竭、代謝產物的堆積、代謝環境的酸化,導致運動肌肉收縮和舒張功能障礙,因此,他的肌肉運動能力必然下降。而縮短運動時間,減小高強度運動量,是延緩運動能力下降的首要條件。

阿聯能不能打到40歲?三招給你一個肯定的答案

卡萊爾有效延長了諾天王的運動壽命

用卡萊爾的話說,“就像一輛行駛公里數超長的車,最好的保養就是少跑”。

在卡萊爾的弟子中,一直打到41歲的諾維茨基,成了整個NBA聯盟運動壽命最長的球員之一。卡萊爾曾在接受採訪時,談到過他對諾天王職業末期最大的保護,就是一步一步嚴格而合理地控制他的上場時間。

無獨有偶,終身服役聖安東尼奧馬刺的蒂姆-鄧肯,當有人向他提問,為什麼直到40歲才退役時。他回憶說,在他職業生涯最後幾年,他與恩師波波維奇討論最多的,不是技術,也不是戰術,而是關於自己每一場的上場時間。“該死的波波總是說,今天就打到這吧,不然,你這部老車就要拋錨了”。

阿聯能不能打到40歲?三招給你一個肯定的答案

鄧肯在波波手下一直打到40歲

和他們一樣,去年底剛剛被開拓者隊裁掉的西班牙巨星保羅-加索爾,運動壽命也來到了不惑之年。加嫂的經歷也很能說明問題,過了35歲這個坎,每次回國,西班牙國家隊教練組,都要對他進行嚴格的身體檢測。之後,他們會給加嫂制定一個合理的出場時間報告。一向循規蹈矩的加嫂,談到這份報告時,總是強調,“對我來說,它比食譜和睡眠報告更重要”。

阿聯能不能打到40歲?三招給你一個肯定的答案

通過上圖我們可以發現,三位球場上的“壽星”,諾天王最後五年的場均上場時間是25.6分鐘,鄧肯最長,但也僅限於28.4分鐘,場均上場時間最短的加嫂,僅20.7分鐘。相比較而言,身為混血黑人的石佛鄧肯,身體素質更棒,他的球員生涯最後幾年的場均上場時間也比較均衡,接近29、30分鐘。而另外兩位白人球員,尤其是加嫂,場均時間每年都呈明顯遞減。

我們再來看,在CBA19-20賽季,已經吃36歲的飯的易建聯,在疫情停賽前的30場比賽中,場均上場時間是31.3分鐘,基本與上述三位處在同一水平線。

阿聯能不能打到40歲?三招給你一個肯定的答案

易建聯能否上演老兵新傳?

但總的來說,阿聯今後的合理上場時間,較三位前輩,肯定要容易保證得多。原因如下:

一、CBA的比賽強度遠遜於大洋彼岸的NBA。當年正值當打之年的阿聯,最後之所以狀態每況愈下,跟NBA過於激烈的身體對抗有直接的關係。回到CBA,每個賽季的比賽場次,達不到NBA的一半,且無論是個人身體素質,還是與普通CBA球員的身體對抗,相對而言,阿聯都比在NBA不可同日而語。

二、阿聯所在的廣東宏遠,其整體實力較大多數CBA球隊要強,很多時候,身為主將的阿聯在對陣絕大多數球隊時,基本屬於打“養生籃球”。舉例說明,去年,連同季後賽包括總冠軍決賽在內,阿聯在全部49場比賽中,場均出場時間只有28.1分鐘。

阿聯能不能打到40歲?三招給你一個肯定的答案

比較有代表性的是,上賽季與江蘇的季後賽首輪,三場下來,阿聯出場時間最高也僅22分鐘,典型的兵不血刃。而這種情況,在全聯盟無弱旅的NBA,幾乎不可能發生。

小結: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與三位NBA巨星的情況對比,打CBA的阿聯依照目前的身體狀況,雖然已是36歲“高齡”,依然遊刃有餘。因為CBA的整體比賽強度,與隔洋相望的NBA完全不能相提並論。但即使如此,阿聯在今後的比賽中,仍需嚴格控制上場時間。這一點,除了自身要求之外,身兼國家隊與廣東隊主教練的杜鋒,如何合理安排阿聯的上場時間,有效調節阿聯的身體狀態,顯得尤為關鍵。他的作用完全等同於卡萊爾之於諾天王,波波維奇之於蒂姆-鄧肯。

遠投是避免進攻端過多身體對抗的法寶

做為國內甚至亞洲籃壇身體天賦罕見的七尺長人,阿聯最初是以能跑能跳、肆虐籃下出道的。

阿聯能不能打到40歲?三招給你一個肯定的答案

被譽為黃皮膚黑人的易建聯身體素質出眾

但在NBA,黑白彈簧滿地都是,阿聯沒法佔便宜。可是回到國內打CBA,阿聯的強壯度基本無有出其右者。加上CBA的內線對抗,不是二流的外援,就是胖瘦如王哲林、周琦這樣自律不足的後輩,阿聯只要願意,在籃下完全稱得上予取予求。但話說回來,現在在內線為所欲為,不代表將來也能如此,就算是CBA這些年輕內線,大多比阿聯要年輕10幾歲,要拚身體拚體力,最終年青人都將佔據上風。因此,將進攻向外線遠投傾斜,是阿聯延長運動壽命、保持競技狀態的必由之路。

我們先來看阿聯這些年的內外線出手次數:

阿聯能不能打到40歲?三招給你一個肯定的答案

近7個賽季,阿聯的內線強攻與油漆區附近的近距離投籃場均12.5次,而外線的3分投籃,只有較少的2.2次。但不難發現,阿聯近框的投籃已經由最高的16.8次,逐年下降到19-20賽季的10.2次。而外線出手次數,也由最初的0.5次,悄然上升到這個賽季的3.2次。

沒辦法,畢竟阿聯的年齡擺在這裡,過度地內線強攻,終究是人肉叢中的活計,憑的是身體,靠的是年青,“又費水又費電”,還容易因為過度身體對抗,傷病機率增高。如果另闢蹊徑,增加外線出手次數,倚仗身高優勢與本就不錯的射術,以巧破千斤,阿聯終究要少費更多周折,身體也會少吃不少虧。

這一點,阿聯一定要向諾天王學習。平心而論,阿聯的身體素質應當比諾天王更強一點,而諾天王卻能在強人如林的NBA一直打到41歲,有很大程度得益於他在職業生涯末期,越來越偏重外線進攻。看看他的統計:

阿聯能不能打到40歲?三招給你一個肯定的答案

與阿聯同為2米13身高的諾天王,他在外線的出手次數竟然佔到了22%,而且他的兩分出手,多數採用的都是後撤步“金雞獨立”,而非對力量與垂直彈跳都要求甚高的跳投。所幸,這一招已經被阿聯完全模仿,照單全收。

小結:將進攻重心逐漸轉移到外線遠投,這種轉型,對於中遠距離投籃越來越穩的阿聯來說,並非難事,非常值得期待。

助攻才是大齡中鋒最終的智慧體現

在所有老將必備兵器庫中,也許,助攻才是一名大齡中鋒摒棄身體弱勢、突出智慧強點的終極技能。

阿聯能不能打到40歲?三招給你一個肯定的答案

迪瓦茨的策應能力讓姚明也頭疼

說助攻,遠的如NBA以策應為主、助攻見長的中鋒,迪瓦茨、布拉德-米勒、蒂姆-鄧肯等,一數一大把。但其實阿聯根本無需捨近求遠,他在策應與助攻方面的榜樣,其實就是他原來在國家隊的師兄巴特爾。

巴特爾是國內少見的40歲才正式退役的高大中鋒。從NBA回來,他一直在CBA打到38歲,最後兩年才去了低級別的NBL。所謂天有天道,人有人道,各行其道,巴特爾能一路堅持到不惑之年,更多倚仗的,是他在高大中鋒裡非同一般的助攻能力。

阿聯能不能打到40歲?三招給你一個肯定的答案

從年青時代的場均0.8次,到職業生涯末期場均4次左右的恐怖助攻數,2米11的巴特爾,最後簡直變成了傳說中的“組織中鋒”。他在CBA的助攻總數達到了1605次,排在CBA歷史助攻榜第4位。而排在他前面的分別是呂曉明、胡雪峰與劉煒這三名純正的組織後衛。

通常意義上,中鋒都是球隊的進攻終結者,但巴特爾絕對是獨樹一幟的中鋒,他很早就完成了從內線野獸到組織中鋒的轉型。當年在鄧華德時代的新疆隊,有前NBA中鋒肯揚·馬丁,有國內當時的MVP中鋒唐正東,但球隊真正的核心就是大巴,憑的就是實質上只有他,才是球隊真正意義上的組織者。36歲那年,大巴在與老東家北京的一場比賽中,竟然一場拿下了16次助攻,真是令人歎為觀止。

阿聯能不能打到40歲?三招給你一個肯定的答案

組織中鋒巴特爾

那些年,由於年齡太大,大巴無論是力量還是速度都大不如前,但就是這個在場上慢條斯里的組織中鋒,不顯山不露水地調動全隊攻防。對於一名奔四的老球員來說,這絕對就是一種真正智慧型的中鋒打法。

小結:兩相比較,多策應,多參與助攻,就現階段而言,仍然是阿聯為數不多的弱項之一。從NBA回到CBA的11個賽季,阿聯的場均助攻數只有可憐的1.4次。在他餘下的職業生涯裡,助攻一定是他需要惡補的必修課之一。

記者手記:江山代有人才出,運動場上尤其如此。雖然近年來,中國籃球完美如易建聯者確難尋覓,但偶像已近黃昏,他能做的,就是遵循客觀規律,儘可能地完善轉型,揚長避短。再加上俱樂部及國家隊管理層的因勢利導,各方努力,在上場時間調整、外線進攻轉移及策應助攻補強等三個方面,及時改進、調整、適應、提高,嚴於自律的易建聯定能在職業生涯的最後階段,奉獻給廣大球迷更多更好更精彩的比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