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一起走進童話,走過童年

有孩子以後,為了讓讓孩子的世界豐富起來。我用盡我一切力量讓孩子體會各種各樣的美好。記得有一次,老公上晚班不在家,為了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平安夜。大晚上我開著電三輪車帶孩子去我們當地的教堂,我們煞有介事地坐在人群中,看人們表演節目,吃著“聖誕老人”給我們發的糖果,雖然聽不懂歌,但很開心。這之後,我跟孩子講了聖誕老人的傳說,結果壞事了,孩子們再也不期待平安夜了,他們知道沒有聖誕老人,我在無意之中破壞了他們心中的小美好。好多美好事情明知道是他不是真的,是想象出來的,但存在就是美好,它也是我們信仰的一部分,因為有它們,我們始終心懷希望。我破壞了孩子們心中的小美好。

今天又是一個平安夜,在哈麗雅特·芒卡斯特的《小拇指姑娘在大聖誕禮物》裡,我再次感受到了這種美好。

陪孩子一起走進童話,走過童年

快樂的小拇指姑娘唯一的煩惱就是聖誕老人的禮物太大了,小姑娘要玩這些大禮物需要煞費苦心,為了讓聖誕老人知道自己是小拇指一般大的小女孩,一家人幫小姑娘想了好多辦法,他把信息寫在餅乾上,可餅乾被小狗吃了。他把信息寫在屋頂的大雪上,可被大雪覆蓋了。她...... 她繼續想辦法,最後終於讓聖誕老人知道了她是與眾不同的, 送了她一個適合她的玩具屋。


陪孩子一起走進童話,走過童年


故事傳遞出的快樂情緒感染了我。小拇指娜娜在火柴盒裡開心地睡覺、娜娜在茶杯裡快樂地洗澡、娜娜在面盆裡游泳、她都是那樣的開心,我被這份開心傳染了,娜娜很小,但她可以很快樂。她沒有因為自己小而鬱鬱寡歡、也沒有因為自己小而感到彆扭,而是盡情享受自己的小世界給她帶來的快樂。同樣,對聖誕老人送來的大禮物,她也是很開心地接收了,大大的聖誕禮物讓她體會到了不一樣的樂趣。她在大大的玩具琴上快樂地跳舞、在大毛茸茸的鴨子上開心地睡覺,用大大的顏料筆作畫,畫面一樣很和諧,娜娜一樣很開心。因為她有家人對她滿滿的愛。

拇指姑娘是像拇指一般大小,但她被尊重、被正常對待、被關愛,一家人為了讓聖誕老人知道拇指姑娘與眾不同,一起幫忙想辦法,媽媽幫她想做餅乾的辦法,哥哥幫她想把信息寫在房頂上的辦法,爸爸幫她打照相——大大聖誕禮物與小娜娜的合影。

現實中不會有小拇指姑娘、也不會有聖誕老人,可世上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真的。因為有家人的關愛,父母的陪伴,拇指姑娘才會堅持跟聖誕老人傳信息,才會最終收穫符合自己身體比例的聖誕禮物。


陪孩子一起走進童話,走過童年


我有兩個孩子,曾經有一段時間,因為這兩個孩子我經常哭鼻子,因為這兩個孩子對我寸步不離,我吃飯的時候小的坐在我腿上,大的站我身邊跟我聊天,一天24個小時和他們呆在一起,我感覺太累了。我想有一點自由空間,可那太難了,孩子們需要我,他們和我在一起才感到安全,感到開心。我一度非常崩潰,我也曾想對孩子大嚷。可現在孩子慢慢長大,回首與孩子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感覺微暖又溫馨。

我的舅媽,當年生孩子後,舅舅把外婆從農村老家接到了他們身邊,幫助照看孩子,可外婆一肚子意見,為什麼?因為舅媽上班非常辛苦,外婆晚上想摟著孫子睡覺幫舅媽分擔,可舅媽不讓,堅持自己的孩子自己帶,說是害怕孩子跟自己生分。現在的自己,已為人母,很能體會舅媽當時的做法,我的兩個孩子,我也堅持自己帶,雖然有時候也感覺很累,但心裡充實,很開心。

龍應臺在《孩子,你慢慢來》裡為我們展示的也是一些與孩子之間的一些小日常,這些與孩子之間的小日常、小互動,潤物細無聲地影響了孩子,它不僅讓我們看到了一位母親與孩子之間親密的愛,更是像安德烈所說:“母親以一種安靜的、潛移默化的方式,把我教育成了一個像一株小樹一樣正直的人。”

在《小拇指姑娘在大聖誕禮物》裡,因為有家人的關愛和鼓勵,娜娜學會了堅持。因為有家人的關愛,小拇指一般大的娜娜很開心。故事是假的,但情是真的,聖誕老人是假的,但帶給我們的快樂是真的。這就夠了,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