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歲郭京飛再度爆紅:人生最壞的結果,不過是大器晚成

繼《都挺好》之後,41歲的郭京飛在新劇《我是餘歡水》中,憑藉精湛的演技再次火爆熒屏。

從動作,眼神,精準地呈現了一個又慫又衰的油膩中年男人形象。

他撒謊成性,謊言張口就來,他懦弱無能,面對壓榨絲毫不敢反抗。

但這樣一個又慫又衰的中年人,卻靠著郭京飛出神入化的演技,戳中了很多人的心。

印象中最深的是這一幕:他查出了胰腺癌晚期,在偷看兒子放學的路上,忽然暈倒。

他先是直直地跪下,然後整個人臉著地,觸到地板還反彈起來。

41歲郭京飛再度爆紅:人生最壞的結果,不過是大器晚成

隔著屏幕,都感覺得到疼。

還有這一幕:在馬路上放聲大哭的時候,忽然領導一個短信過來,他瞬間情緒被打斷。

41歲郭京飛再度爆紅:人生最壞的結果,不過是大器晚成

回過神的時候,已經哭不出來了。

41歲郭京飛再度爆紅:人生最壞的結果,不過是大器晚成

網友笑稱:這就是成年人,連崩潰都得挑時間,還不能被打斷。

不得不說,一個優秀的演員,是靠實力發聲的。而所謂實力,無一不來自日積月累的豐厚沉澱。

沒有一種成功,是理所當然,所有光鮮背後,都是大把的血汗和漫長的寂寥時光。


01

去年,隨著電視劇《都挺好》熱播,郭京飛扮演的蘇明成一朝成名。

但其實,他早在十幾年前就開始了自己的演藝生涯。

他最初踏上的舞臺,是話劇。

做演員的都知道,話劇是最能紮實功底的舞臺,郭京飛在話劇界浸淫多年,練就了紮實的基本功。

但比起其他的當紅小生,他的演藝之路,卻頗為坎坷。

1997年從上海謝晉恆通明星影視學校畢業後,他一度無戲可演。

不想給家裡添負擔,便自己咬牙硬抗。

最難的時候,一兩天吃不上飯,餓得實在受不了,就花一塊八毛錢買幾個包子充飢。

有一次,他跑了一個多月的龍套,終於拿到了一筆兩千塊錢的勞務費。

拿到錢的那天,正是新年。

他做了一大鍋土豆燉牛肉犒勞自己,萬家團圓的日子,他一人獨坐,食不知味,想起過往艱辛,不由得淚如雨下。

追夢很難,只能咬牙硬抗。

後來,他考上了上海戲劇學院,更是如飢似渴地吸收新的知識。

他捨不得睡覺,每天只休息兩三個小時,不參加任何聚會,腦子裡整日想著戲。

最痴迷的時候,他爬到高處,俯瞰著萬家燈火,想起戲裡關於人生的困局,竟想著從18樓一躍而下。

41歲郭京飛再度爆紅:人生最壞的結果,不過是大器晚成

憑著這股衝勁和日復一日地深耕,他終於在話劇界嶄露頭角。

他主演的《武林外傳》、《羅密歐與朱麗葉》、《21克拉》,這三部劇讓他拿到了金獅獎、白玉蘭等多個獎項。

當他以為自己熬出頭的時候,更大的考驗來了。

話劇票房雖然好,他卻入不敷出,於是他選擇從零開始,轉戰影視圈。

拍了幾部戲,他當主角的時候,戲不紅;戲紅了,他在裡面卻是個配角。

一直不溫不火的他,直到《都挺好》大火,才藉著著蘇明成這個角色走入大眾視野。

這一年,他已經40歲了。

在成名這條路上,郭京飛不太著急,因為他深知,只有根扎大地,才能枝繁葉茂。

所謂成功,不過是歷經艱難後的最終戰勝。


02

2018年8月,美國電影協會揭曉了年度終身成就獎得主。

64歲華人導演李安出席頒獎典禮,捧走了象徵榮譽的獎盃,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亞洲導演。

稍微熟悉李安的人都知道,他在成名之前,當了6年的家庭煮夫。

找不大像樣的工作,也沒人願意要他的劇本,他只能“靠老婆”養。

在家帶帶孩子做做飯,默默承受著內心的掙扎和外界的質疑。

他看似進入僵局的人生劇本,卻在這無聲無息的六年時間裡悄然反轉。

1990年,36歲的李安憑藉劇本《推拿》拿到了40萬元美金,並且獲得了第一次獨立影片的機會。

而《推拿》中所有觸動人心的場景,背後是他數千個日夜不斷揣摩角色後創作出來的。

這部讓他一舉成名的劇本靈感,全來自於別人看不起的那些一地雞毛的瑣碎生活。

《尼克.胡哲給自己的信》中有這樣一段話:

“每個優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時光。


那一段時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忍受了很多的孤獨和寂寞,不抱怨不訴苦,只有自己知道。


而當日後說起時,連自己都能被自己感動的日子。”

所謂成功,不過是歷盡艱難的破繭而出。

所謂好運,不過是累積的實力等到合適的機會,厚積薄發。

繼《推手》之後,李安便一發不可收拾,接二連三的大作品問世,他也一步步走向了世界電影的神壇。

從“家庭煮夫”到“華人導演第一人”,李安用他的堅持,抗住了生活的磨難,經住了歲月的考驗。

李安曾在面對節目採訪的時候說過:

“我是36歲才開張,屬於很晚熟的人”。

回想起自己下半場發力的奮鬥歷程,他告訴年輕人:

“成長是很自然的事情,我們要做的就是儘可能抓住手裡的一切,然後竭盡全力向前衝。”

耐心蟄伏,不忘初心,等到風起,一朝沖天。

41歲郭京飛再度爆紅:人生最壞的結果,不過是大器晚成


03

《菜根譚》有言:伏久者必飛高,開先者謝獨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憂,可以消燥急之念。

在這個快速消費的時代,我們匆忙向前,渴望著一夜暴富。

我們被時代的洪流挾裹而下,被焦慮充斥生活,卻忘了那句古訓:欲速則不達。

得到越容易,流失便越快,有時候,慢,其實也是一種快。

東晉大書法家王獻之,自小成長在父親王羲之“書聖”的光環下,急於在書法界闖出自己的名聲。

到了十四五歲時,他的書法已然很出色,但依舊無法企及父親的高度。

王獻之百思不得其解,問父親:如何才能把字寫好?

父親帶他來到後院,指著排列整齊的十八口大水缸對他說:

“用這些水磨墨寫字,等你把這缸裡的睡都用完,字自然就成了。”

王獻之聽從父親的教誨,從此不再心急,而是沉下心來鑽研書法。最終被譽為“書壇亞聖”,成為“書聖”王羲之身後的第一人。

縱觀古今,那些大有所為的人,無一不是在前期默默紮根土壤,默默潛伏,修煉自己。

齊白石27歲學畫,56歲突破畫風,得到陳寅恪徒弟陳師曾的賞識,在他的提攜下才開始名聲大燥。

所謂貴人提攜,不過是機會碰到了你的努力。

劉邦46歲起義稱沛公,55歲即帝位,所謂功成名就,不過是前期緩慢紮根,一點點滲透。

屠呦呦發明青蒿素,85歲獲諾貝爾獎,89歲和愛因斯坦、居里夫人、圖靈一起成為“20世紀最具標誌性人物”候選人。

盛名背後,是50餘年默默無聞的鑽研。

人生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有的都是厚積薄發。

路要一步一步走,字要一筆一劃寫。

堅持不懈,默默耕耘,所謂大器晚成,不過是水到渠成。

41歲郭京飛再度爆紅:人生最壞的結果,不過是大器晚成


04

美國家喻戶曉的風俗畫畫家摩西奶奶,76歲拿起畫筆,80歲在紐約辦個人畫展。

100歲時,紐約州將她的生日,命名為“Grandma Moses Day.”

這是很多畫家終其一生也到達不到的高度。

摩西奶奶在登上《時代》週刊時說過: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所有的為時已晚,都是恰逢其時。

前路漫漫,道阻且長,怕什麼路途艱難,進一步有進一步的坦然。

人生最壞,不過大器晚成。

你要相信,心之所向,萬水千山,終會抵達。

與朋友們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