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兰田之闯宫相认

三:崔兰田《秦香莲》的闯宫相认

记得上大学时有个郑州文艺广播电台,每晚从零点不间断的播放戏曲节目,直至清晨6点。我往往是戴着耳机听着戏入眠,当然,如果遇到好戏,彻夜不睡也是常事。一天晚上,播放的正是崔兰田大师的秦香莲,只是嗓音有些不太好了,唱腔不似文革前的那个版本圆润,但最难得的竟然是全剧秦香莲,这使我兴奋不已。从宿店、闯宫、琵琶一路听下来,我已完全被兰田大师那缠绵悱恻的唱腔和顿挫抑扬的韵白所感染和折服,当唱至“秦香莲离了张家店”那几句时,我已至不住泪流满面。我不仅仅是动容于秦香莲悲惨的境遇,更因崔兰田大师的艺术。她对人物的理解是如此的准确到位,做戏是如此的认真无华,这样的艺术怎能不让人追亿至今。这看似四平八稳的几句唱腔,诉尽了秦香莲忍辱含悲、走投无路、意冷心灰的内心情感,没有深厚的艺术积累,不可能唱出这样的氛围,更准确些讲,应该是“味道”两字更容易理解些。崔兰田不愧为豫剧“大师”。

其实,说闯宫是秦香莲的爱情重逢,总是有些牵强,最多是秦香莲的一厢情愿。好在此文本末倒还清楚,不过是想藉此评说六位艺术大家的表演风格,权且从宽吧。

秦香莲对爱情的追求是简单的,甚至是卑微的。她没有槐荫树的热烈,没有双蝴蝶的清新,没有钗头凤的悱恻,没有百宝箱的刚毅,秦香莲的追求正如她初到沐池宫门前所言:“但愿如此。”但愿如此什么?仅仅是能将“母子三人认下”而已。这就是秦香莲对爱情的要求,听来不免使人悲从中来:生儿育女、撮土埋亲、千里跋涉、鹊巢鸠占,不论从哪个点上来讲,都该是秦香莲理直气壮才对,然而,她尽然“但愿如此”。是秦香莲软弱吗?不是,秦香莲如果软弱,不能苦撑三年,不能殡公葬婆,不能千里携子,不能闯宫相认,更不能把陈士美送上铡刀。她是忍辱负重!这就是秦香莲的性格特征,崔兰田大师正是牢牢把握住了这一人物特性,层层递近地对人物展开描绘。闯宫一折更是在“忍”字上下功夫。

闯宫有五“忍”,听道。

一忍,宫门通禀。秦香莲深明大义,恐身上褴褛,辱没丈夫,故隐去身份,只道乡邻。崔兰田在这节情节中,没有唱腔,只用韵白,规矩方正,吐字极其讲究,韵味浓郁。值得一提的是道白中运用的锣鼓甚是出色,与道白交相辉应,感染力很强。所谓千斤道白三分唱,当今舞台对于道白多不看重,许多该用韵白的不用,该配上锣鼓的不配,轻重缓疾全无分寸,抑扬顿挫全不讲究,整个表演看起来松垮、无味,做戏不精致。崔兰田的道白是我极敬服的,她与陈素真先生在此方面造诣颇深,听她们的道白,与唱腔一样是一种艺术享受。比如崔兰田先生在二度梅里的道白,清秀婉转,有绕梁三日之感:“前面来到什么地方?”“高者?”“何谓丛楼?”呵呵,每当想起二度梅,脑海里就会出现这几句道白,太美了。

崔兰田大师的道白气口足,但声不爆,字头重声,字尾重气,对于重点字常用拖腔,或是故意利用声音气息的徐疾高低进行强调,这是在唱腔中常用的技巧,但在崔兰田大师的道白中,比比皆是。其做戏之精细,她是把道白当作唱腔进行处理的。

原郡乡邻不见,英哥冬妹之母不见,打发衣服三套、银两一锭,这是何等的屈辱,秦香莲忍了。这第一忍,秦香莲情绪尚在可控中。

二忍,被逼舍裙。秦香莲千里跋涉,衣衫褴褛,为了夫妻相见,居然还要撕下半幅罗裙,这是多么令人心酸的事情。秦香莲一句“我明白了”,开始起唱。这几句唱来的好,即表达了秦香莲闯宫的决心,也是秦香莲郁闷情绪的一次小小发泄。崔兰田大师的唱腔处理也极好,只在“领儿女急忙宫门进”才用了明显的哭腔。此时秦香莲的心情是复杂的,一者是终于摆脱了与门官的纠缠得以进宫,心里是委屈的;二者是手拉儿女前去认夫,相见前悲愤和屈辱的眼泪夺眶而出,这是不可能忍得住的。所以说崔兰田大师在此“哭”的太对了。这就是人物。

三忍,被踏相认。三年夫妻不得相见,有多大的仇恨,居然举足便踏。秦香莲于“一阵迷来一阵昏”中站起身子,二次上前认夫。她这个“迷、昏”多是气结所致,崔兰田大师的唱腔处理也是凝滞郁结,直至认出“一旁坐定无义人”才加强语气,“二次上前把夫认”。如果说一忍二忍中忍的是屈辱,那么这三忍忍的应该是气愤,表演上要比之前激烈一些。但还要压的住,因为这节仍然是求告,仍然要忍下去。崔兰田大师处理的相当准确。

四忍,劝夫求告。面前的丈夫对父母妻儿全不相认,秦香莲伤心之下,回忆起当初夫妻相守的情景,试图挽回背恩负义的陈士美。这段二八板唱腔崔兰田唱的情真义切,深沉哀怨。充分展示了崔派唱腔的艺术特色。情感的处理层次也非常鲜明:起先陈士美不肯相认,秦香莲是气愤的,责问道:“难道你两眼昏花看不见,我是你结发之妻秦香莲。”当陈世美不知廉耻地提到一锭银后,秦香莲心寒到极点,唱道:“你说出此话心何忍,耐道你全都不念旧日恩。”这时的秦香莲已经连气愤的机会都没有了,面对这种情况,她只有忍气吞声希地藉回忆往事来相劝丈夫。这时秦香莲的心情是柔软的,唱腔平缓哀怨。随着动情的诉说,秦香莲难以控制自己的悲愤,最终哭诉道:“十年恩情你全忘尽,难道说你是那铁石心。”这句戏词写的极好,半怨半责,恰当的刻画出秦香莲对于丈夫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情。这次含忍是有成效的,终于感动陈士美一丝善念:“将她认下是正理。”然而禽兽终是禽兽,秦香莲欣然一句“劝夫君莫贪乌纱锦绣衣”,如锥般刺痛了陈士美:“你舍得我还舍不得”。秦香莲再次陷入绝忘,手拉儿女哭诉道:“不认妻也该认你这一双儿女”。在儿女们爹爹的哭声里,陈士美再次被良心打动:“认下了亲骨肉才是正理。”然而善念不过一转,终为富贵所陷,竟然向秦香莲喝道:“若不然天子剑下血染衣”。秦香莲此时是彻底绝望了,以死相拼地质问道:“秦香莲犯了什么罪,你拿着天子宝剑吓唬谁?”这句唱腔崔兰田大师处理的不甚激烈,但我想应该有比较激烈的拉扯动作,这里应该是个高潮。

五忍,拦轿告状。秦香莲被逐出宫门,无奈拦轿喊冤,在被陈士美三番五次欺辱之后,竟然同意了王丞相假扮卖唱、寿堂求告的主意,秦香莲再次隐忍了常人之所不能忍的屈辱。她告状的目的根本不是要让陈士美得到应有的惩罚,而是希望通过告状让陈士美认下自己。在她心里,陈士美的所作所为不过是“富贵迷了心窍”,全然不知杀身之祸就在眼前。这与杀庙后在包拯台前告状是截然不同的。杀庙后的秦香莲是一次高过一次的反抗,直到冷语激怒包拯,将陈士美喂入铡刀。

闯宫一折与寿堂的后半部分求告有相同之处,但相比之下,闯宫的人物情感要更丰富一些,把握难度要比求告大一些。听崔兰田大师的戏,确实是一种享受,每次听都有新的感悟和收获。

这出戏张宝英老师在传承方面有所发展,但在总体上没有脱离崔兰田大师的唱腔风格,形神俱在,这样的成功是很难得的。相对于卖苗郎这出戏,个人感觉改动的步子有些大,唱腔总感觉不够朴实,情绪悲愤有余而怆伤感不足,缺少崔兰田先生那种深遂的精神。言止于此,偏颇之处敬请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