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列宁故居,这里的一切都给人一种恬淡、自然、舒适、宁静之感

在俄罗斯,列宁故居哥尔克村位于克里姆林东南32公里,座落在一个具有浓郁田园风光的地方。我刚到俄罗斯时就想参观。但由于远离市区,交通不便,一直没能成行。国内来访的贵客提议参观列宁故居,使我有机会陪同他们前往。这是一座地主庄园,建于19世纪30年代。进入大门之后,一条宽阔的道路通向庄园深处,高大的白桦树分列两旁,浓密的树叶像华盖般地为行人们遮荫纳凉,四面是广阔的田地和牧场,一些农民在田间耕作,牧场的青草在和风的吹拂下翻着绿色的波浪,散发着只有在乡野里才能闻到的令人愉快的淡淡的草香和泥土混合的气味。

来到列宁故居,这里的一切都给人一种恬淡、自然、舒适、宁静之感

不远处有一泓湖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粼粼波光。这里的一切都给人一种恬淡、自然、舒适、宁静之感。列宁在1918年遇刺后的最后日子就是在这里渡过的。他在这里居住了8个月。此间,他只外出过一次,是去克里姆林官。他于1924年1月21日在这里与世长辞。房间里的钟表时针迄今依然指在18:50分,这是列宁逝世的时间。

来到列宁故居,这里的一切都给人一种恬淡、自然、舒适、宁静之感

现在,这里已辟为博物馆,除了每周四和每月的最后一天关闭外,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6点对游客开放。庄园里有一栋从外观上看比较朴素的楼房。但里面的布饰比较豪华,每个房间里都陈列着许多精美的雕塑、名画和工艺品。十月革命后,庄园被收归苏维埃所有。列宁的卧室十分窄小,夫人克鲁普斯卡娅的房间略大,他小妹妹的专用房间宽敞明亮。列宁的小妹妹是《真理报》总编,终生未嫁,一直跟着列宁,为列宁领导的事业付出了一生的辛劳。列宁最喜欢这个妹妹,总是尽力照顾她。

来到列宁故居,这里的一切都给人一种恬淡、自然、舒适、宁静之感

当时,列宁的伤势十分严重,带毒的子弹从右胸穿过,从右后肩胛骨穿出,导致他的右手残废,连楼梯的扶手都抓不住。人们只好在宽扶手内侧又装修了一个窄扶手,以便列宁上下楼梯时抓握。在楼梯拐角处摆放着一辆残废人使用的车,是英国人为了帮助列宁行动赠送的。可惜,列宁的右手残废,不能使用。

来到列宁故居,这里的一切都给人一种恬淡、自然、舒适、宁静之感

列宁的日常生活极为简朴,除了必需品之外,很少添置多余或豪华的物品。在大客厅里,有一幅描绘乡村基地情景的大型油画,工作人员认为其意境太压抑,建议取走,但列宁为了保存主人房间里原有的一切,不同意拿走。我们参观时,这幅油画仍挂在墙上。病中的列宁经常在这里与领袖们聚会,商讨国家大事。

来到列宁故居,这里的一切都给人一种恬淡、自然、舒适、宁静之感

院子的仓库里放着雪概和划船,是为列宁康复锻炼之用的。当列宁身体状况允许时,也到湖里划船,确切地讲是坐船,由其他人划桨。但那副雪橇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就在人们希望列宁乘雪橇出外野游的那年冬天,列宁与世长辞了。在最后的日子里,他的身体极度虚弱,几乎不能说话,只能躺在床上听夫人念书,或做简单的散步。他惟一的一次外出是去克里姆林宫,向这个他曾由此向全国发布号令的地方做最后的告别。

来到列宁故居,这里的一切都给人一种恬淡、自然、舒适、宁静之感

讲解员告诉我们,在苏联时期,每年约有50万人访问这座庄园。按照这个数字,每天至少1000多人。可是现在,除了我们一行五人外,没有任何游客。大概迄今只有来自中国的中年以上的游客对拜访这位伟人的故居还有兴致,而年轻人已很少有人造访。我曾问过在莫斯科长期居住的中国年轻人是否参观过哥尔克村,得到的回答几乎一无例外地是“没有”,这还算是客气的回答,有些人干脆说:“去那儿干吗?!连老毛子都不去了,咱去个什么劲儿啊!”

来到列宁故居,这里的一切都给人一种恬淡、自然、舒适、宁静之感

他们说的也不无道理。在当今的俄罗斯,虽然没有公开地否定列宁的功绩,但他已不再像以往那样广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甚至有人口出狂言:如果没有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如果俄罗斯的统治者一直是沙皇,俄罗斯的今天会更加富强。如果持这种观点的人是少不更事的毛孩子,还能够原谅,但如果连成年人,甚至是有地位的人也如是说,那可要遭人耻笑了。

来到列宁故居,这里的一切都给人一种恬淡、自然、舒适、宁静之感

无论是在俄罗斯,还是在乌克兰、摩尔多瓦,或者是在白俄罗斯,几乎每座城市的中心广场上都耸立着列宁的雕像,几乎每座城市都有列宁大街。这些雕像的质料不同、姿态各异,有的是白色大理石,有的是红色拉长石,有的是棕色花岗石。有的微然挺立,有的挥手前进,有的默然沉思?虽然列宁雕像的身上沾满了鸟粪和污渍,但它们依然挺立着,并没有因时代的变迁而被推倒、搬走,或捣毁。哥尔克村依然作为列宁故居向人们开放。应该说,列宁在上了年纪的俄罗斯人的心目中仍然占有一席之地,尽管他已不如在苏联时期那样神圣。

来到列宁故居,这里的一切都给人一种恬淡、自然、舒适、宁静之感

不知道将来有一天人们是否会用对待斯大林的方式来对待列宁。但愿不要出现这种状况。一个不尊重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列宁代表着一个时代。不要忘记,是列宁及其之后的苏联领导人使俄罗斯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农业国一跃而成为堪与西方列强一比高下的工业化国家!目前,俄罗斯人在热衷于恢复帝俄沙皇时期的一切:街道名称、建筑物名称、宗教信,但试想一下,如果俄罗斯目前依然在沙皇的统治之下,它会是个什么样子?但现在的俄罗斯人已不喜欢思考这类问题。一个十分浅显而又不言自明的道理是:复辟不等于现代化。

来到列宁故居,这里的一切都给人一种恬淡、自然、舒适、宁静之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