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史 唐山事】李鸿章和唐山开平煤矿的渊源

李鸿章和唐山开平煤矿的渊源

  19世纪60年代以后,清朝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他们首先创办了军事工业。为了解决原料、燃料、交通运输及经费问题,又提出了“寓强于富”的口号,从70年代开始创办了民用工业,试图以此来辅助军事工业的发展,这一历史机遇为开平煤矿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唐山史 唐山事】李鸿章和唐山开平煤矿的渊源

今唐山一带,煤炭蕴藏丰富、质量优良。自明朝开始,民间就土法开采,但产量极低。洋务运动中,煤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洋务派官僚、直隶总督李鸿章决定用新法在开平采煤。1876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总办唐廷枢受李鸿章委派到开平镇一带勘察煤铁情况。勘察结果令人满意。第二年,经李鸿章批准,开始筹建开平矿务局,集资白银80万两,确定官督商办,采用西方技术采煤。1878年(清光绪四年)7月24日,开平矿务局正式成立,唐廷枢任总办。10月2日,用从国外购进的机器,在乔屯西南部开始凿井。10月10日,开平矿务局办事机构由开平镇迁往唐山。到1881年秋,唐山矿正式出煤,时有工人250名,日产煤约300吨。到1887年年产煤达7.5万吨。同年,又建成林西矿。此后产量大增,到1894年开平煤矿日产煤2000吨左右。到1900年全局职工有9000人。

【唐山史 唐山事】李鸿章和唐山开平煤矿的渊源

开平煤矿的兴旺,引起了外国资本家的注目。1892年唐廷枢去世,由张翼继任开平矿务局总办。他改变了原来招股集资的办法,先后向英国墨林公司、德国的德华银行等外商借款折银达185万两,占全部资金的44%,致使外国资本侵入开平煤矿。

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开平矿务局被骗卖给英国商人,英人将其改名为“开平矿务有限公司”。英人骗占开平矿务局后,建立了发电厂,继续修建秦皇岛港运煤码头,并用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管理企业,产煤量大大增加。到1912年6月,英国资本家获纯利2531.6万银元。

开平矿务局设立后,为把所产之煤运到天津及其他外埠,经清政府批准,决定由唐山附近的胥各庄到宁河县的阎庄开挖一条河道,俗称“煤河”。开平矿务局原计划把煤河挖到唐山,但因胥各庄至唐山矿区一段地势较高,不宜开挖,遂修建了唐胥铁路,唐胥铁路采用的是标准轨距,宽度为1.435米。后来它成为我国铁路轨距定制,沿用至今。唐胥铁路是我国自建的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随着唐胥铁路的通车,1882年修建了我国最早的铁路车站——唐山站。

【唐山史 唐山事】李鸿章和唐山开平煤矿的渊源

1896年,铁路修至山海关。后向东修至奉天(沈阳),向西修至北京。并成立了京奉铁路局。京奉铁路的修通,为唐山经济的发展插上了翅膀,唐山的经济地位很快跃居京东各州县之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