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言:藏不得是拙,露不得是醜


老人言:藏不得是拙,露不得是醜

藏不得是拙,露不得是醜。《小窗幽記》

藏與露是一門大學問,做人有時當露,有時當藏。

老人言:藏不得是拙,露不得是醜


莊子有一次帶著自己的弟子出行,來到一座山的山腳下,見到一棵大樹,高聳入雲,挺拔筆直,粗壯處可以達到幾百尺,樹冠稠密寬廣,能遮蓋十幾畝地,生長得如此繁茂卻沒有被伐木者砍伐掉,實在是奇蹟了。

隨後,一名伐木者到來,見到這棵大樹,彷彿沒看見一樣,徑自就從樹旁走過了。莊子覺得十分奇怪,於是就問伐木者:“這位師傅,這棵樹如此挺拔巨大,為什麼卻不見你去砍伐它呢?”

伐木者看了大樹一眼,搖搖頭說:“這樹其實是一種用處不大的木材,你說拿它來做舟船吧,做出來的船很容易沉底,你說要拿它來做棺材吧,又很容易腐爛,若是用來做器具,也很容易毀壞,用來做門窗,那上面的樹脂又很難幹,用來做柱子吧,則容易遭蟲咬,這種百無一用的樹木,你說我砍它幹什麼?純粹是白費力氣嘛。”

老人言:藏不得是拙,露不得是醜

聽了這解釋,莊子感慨異常,然後對弟子說:“這樹因為把自己無用的地方都展示給世人,於是能夠保全自己,長成這樣參天之狀,這便是藏拙以避險,無用之用,無為之為了。”

弟子若有所思。莊子接著說:“這樹因為顯露在外的是不成材的樣子,所以能夠終其天年,白額的牛,沆瀣的豬,有痔瘡的人,因為顯露在外的缺陷,而不被人用來祭祀河神,從而得養天年。所以我們不要急著將自身的缺點包藏起來,說不定這些缺點能夠成為保全自己的關鍵。”

老人言:藏不得是拙,露不得是醜

莊子說到興處,總結說:“人只知道拼命顯示自己的優點,卻不知道也應該顯露自己的缺點,殊不知後者於人的重要性要超過前者。”

隨後,師徒二人出山,到一位朋友家借宿。主人家十分熱情,打算殺掉一隻雞來招待客人,於是吩咐兒子去抓雞。兒子就問:“一隻雞能打鳴,另一隻不打鳴,殺哪隻?”

主人說:“這還用問嗎,當然是不能打鳴的,誰叫它沒用呢。”

老人言:藏不得是拙,露不得是醜

於是那隻不能打鳴的雞便被殺掉用來招待莊子師徒了。

第二天,離開朋友家,走了沒多遠,徒弟就問莊子:“昨天山中的那棵樹,因為顯露出自己無用,所以能夠得以免遭砍伐,可是主人家的雞,卻因為顯露在外的是自己的缺陷,因而被殺掉,如此矛盾的局面,我應該怎樣理解呢?老師若是遇到這樣的事又會如何來應對呢?”

莊子沉思片刻,說:“這真是不太好解釋,有時當藏拙,有時又當露醜。也許,當我遇到的時候,我莊子會介於其間,當藏時便藏,當露時便露。”然後又問徒弟,“你知道鵪鶉、鳥是怎樣飲食起居的嗎?”

徒弟說:“老師的意思是說,人應該像鳥一樣,四海為家,隨遇而安,像鳥一樣不挑肥揀瘦,吃飽就行,像鳥一樣行走,自在逍遙?”

老人言:藏不得是拙,露不得是醜

莊子點頭稱道:“不錯,這樣才能在藏與露之間找到平衡。”

很多人都喜歡將自己的缺陷捂得嚴嚴實實,生怕別人發現了笑話自己,這其實是虛榮心在作祟,若是能夠拋下這種虛榮的心思,耐心分析外在情景,就會發現,其實有時候,不包藏自己的缺點反而對自己有利,因為人皆有嫉妒心,一味顯露自己的優秀自然會引來他人的嫉妒與憤恨,若是將自己的缺點一併暴露出來,那麼麻煩便很可能遠離自己。

而有些時候,也不要將自己的無用顯露得明明白白,在需要發揮自己的作用的時候應該當仁不讓地顯露自己的才華,否則別人又如何知道你的真實水準呢。當藏則藏,當露則露,是我們應該把握的關鍵。

老人言:藏不得是拙,露不得是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