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投資,商湯“撤退”,萬億場景電商的機會與壁壘

阿里投資,商湯“撤退”,萬億場景電商的機會與壁壘

目前電商行業有兩大主流趨勢:第一是社交化。雲集、拼多多的上市,讓推薦式的電商消費模式逐漸登上商業主舞臺,補足了過去搜索式電商的不足。

第二是視頻化。視頻一直是感染力最強的媒介,隨著視頻製作和發佈門檻的降低,視頻化已經成為所有商業端的發展趨勢。所以我們看到,淘寶等主流電商平臺都在開始支持視頻內容。

想清楚這兩點,就不難理解抖音、快手等平臺,為什麼能迅速成為電商賣貨的新陣地(踩到了社交推薦和視頻化兩大趨勢)。但無論是淘寶還是抖商,視頻內容都是專為產品定製的,更多非定製化視頻內容的優質流量並沒有被很好地利用起來。

只有通過技術將視頻解析成場景,打開視頻場景的黑盒子,商業端才能高效地利用。也因此,大量優質的視頻內容依然只能通過貼片廣告等簡單的模式變現。

一旦黑盒子被打開,視頻平臺作為流量端對於變現模式的需求,和電商作為商業端對於新模式渠道的需求,將碰撞出了一塊巨大的市場。

在2016年前後,這一領域曾湧入過一批平臺和創業公司,但大部分都因為技術問題而放棄。這當中包括阿里、曠視科技和商湯,不過,阿里和曠視轉而投資了極鏈科技Video++。

在克服技術問題,成為唯一一家實現廣告和電商批量自動智能化投放的平臺後,其營收也從2016年的300萬元,增長到2018年的5.8億元。暴增的背後,場景電商的空間有多大?

近日,野草新消費專訪了極鏈科技聯合創始人董慧智,圍繞視頻場景的價值和場景廣告、電商的本質進行了深入探討。董慧智認為,“未來通過場景促成的電商消費,會佔整個電商市場很大一部分,應該可以到萬億量級。”

口述 | 董慧智

整理 | 折 原

阿里投資,商湯“撤退”,萬億場景電商的機會與壁壘

從2012年開始研究算法到2014年成立公司,再到現在成為行業頭部,極鏈科技的目標從來都沒有變過,始終集中在視頻AI領域,把視頻內容轉化成場景資產,再通過場景資產完成商業變現,這是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

我是學算法出身的,曾經出於個人興趣,做過一段時間的視頻創業。當時投資2000萬來做《兩天一夜》節目的製片人,還做到了四川衛視收視率第一。在這個過程中,我也逐漸看到了這個行業的痛點。

很多人都認為對影視行業發展限制最大的,是影視廳或者廣電總局,但在我看來,視頻行業的商業模式和生態本身就不健康。

過去視頻的價值只在於播放量和點擊量,這叫流量思維。與之對應的商業模式,就是在視頻前加廣告,這不是真正的視頻商業化,只是收了一筆保護費。

唯流量的商業模式也意味著你的營收並不完全取決於你的內容,有很多像刷量這類捷徑可以更省事地賺錢,必然會催生很多垃圾內容的誕生。

生產者辛辛苦苦把視頻內容做好,目的就是為了加一個跟內容完全沒有關聯的廣告,這其實是一種非常扭曲、畸形的商業模式。這也是我自己的切膚之痛,我發現光從內容入手,把內容做好,已經不能解決行業問題了,中國最牛逼的影視公司也做不到。

所以,我們就想怎麼讓視頻的價值迴歸到內容本身,把內容本身轉化成可以直接利用的場景資產,這樣的場景資產可以被廣告、遊戲、電商等各種各樣的下游商業端用來完成變現

但視頻中的場景並不是開放式的,它是個黑盒子,必須把場景解析出來,才能用來實現商業化。技術是我的老本行,所以在做了2年影視以後,我覺得還是要從要從技術上去想辦法。

最初的目標就是把視頻和商業端之間的溝壑填平。讓所有的商業都在內容中發生,跟內容緊密結合,這才是真正的視頻商業化。

這個思路一出來,我發現這個行業未來的空間非常大:

第一,從需求端來看,低層次的互聯網流量都已經到頂了,需要挖掘效率更高、更場景化的資產來做商業應用。而最容易感染和打動消費者的,就是視頻。跟文字和圖像相比,視頻是最有力量的媒介,所以最好的商業場景其實都在視頻裡。

我認為現有所有的互聯網業態都可以在視頻場景中完成轉化,而且會比原有模式的效果好得多,只是還需要把對應的基礎模式和平臺搭建好。所以需求端的空間是巨大的。

第二,從供給端來看,視頻正在快速地普及。過去的視頻是媒體,只能用來看,比如愛奇藝、騰訊上的影視劇;但現在不一樣,視頻已經成為互聯網介質了,這當中最大的驅動因素,是創意、技術、視頻的製作門檻正在快速降低。

比如窮遊的遊記在推視頻,知乎的問答也在推視頻,還有電商平臺、社交、天氣、體育、教育、金融,你會發現所有的APP都在快速地視頻化。

等5G普及之後,流量的成本降低到十分之一,效率提高十倍,中間這百倍的變化一定會帶來視頻的第二波大爆發。視頻將遍及所有終端,有屏幕的地方就有視頻,所以未來視頻內容供給端的體量會非常大。

甚至可以說現有的整個互聯網,都可以通過視頻中的操作系統來實現。因此,未來視頻化的互聯網是一個幾萬億量級的龐大經濟體,而我們的目標就是希望成為這個經濟體的主要發起者和未來的核心發動機之一。

目前來看,我們還是有很大希望的。現在的AI公司,常常有2種極端:一種是拿著技術找不到應用;二是有應用場景,但是不知道怎麼去突破技術。所以很多AI公司沒有商業模式,政府採購成為很多項目制AI公司的主要營收,我倒不是覺得這個本身有什麼問題,但我們不同。

這個行業的商業痛點很明顯,商業空間非常大。對我們來說,技術路線也比較清晰,唯一需要的就是從技術開發到產品應用中間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市場教育的時間。

阿里投資,商湯“撤退”,萬億場景電商的機會與壁壘

這個市場教育更傾向於廣告主和商家端的教育。因為無論是廣告還是電商,本質都是要樹立品牌好感度,通過場景來產生情感共鳴,進而影響消費決策。

但這兩年,出現了很多偏離好感度,只看短期數據的廣告形態。我覺得還是要回到好感度和情感共鳴的本質,短期來看通過合適場景形成的有效轉化並不會差,更重要的是,長期來看對於品牌提升的價值是巨大的。

傳統廣告的投放維度莫過於兩種:

第一,從IP的維度進行投放。比如看重《爸爸去哪兒》的IP,從第1季到第4季都很火,那我投5總是沒問題吧。這種廣告的特點是熱點效應,也能產生很好的品牌效果,但最大的問題就是非常貴;

阿里投資,商湯“撤退”,萬億場景電商的機會與壁壘

第二,從用戶的維度進行投放。也就是做用戶精準的DSP投放,比如一個女性用戶,通過用戶畫像我們知道她有一個3歲的小孩,這個時候我們猜想這個小孩應該上幼兒園了,是不是需要買書包?那我們就給她推個書包的廣告,基本上就是這種邏輯。

所謂的個性化推薦,做的最好的當然是今日頭條。但這裡面也會存在問題:不考慮場景。比如剛剛的女性用戶正在看恐怖片,結果你根據個性化推薦給他推一個小孩爬來爬去的紙尿褲廣告,體驗就會很差。

因為跟場景的匹配度很低,經常會產生反作用,所以很多人認為DSP廣告很low。當然我認為這是一種偏見了,但確實場景錯位是很大的問題。

迴歸廣告的本質,我們把場景作為一種投放維度,創造了第三種投放模式。比如對於思念水餃,就要投家庭聚餐場景。如果一個北漂或者滬漂的人,看到這樣的場景,自然而然就會產生一種家庭的溫馨感覺。

如果我們再加一些文案的策劃,比如“你還記得你回家/思念的味道嗎?”這個烙印就非常強了,這才是種草。這個過程之中,

場景的作用情感共鳴起到了最大的作用。

這個概念是很久以前就有了,但我們是最早通過技術來實現的。目前的模式是,把流量端接入到我們靈悅AI廣告平臺裡來,他們的視頻庫會被解析成場景庫。這個時候商業端進來,比如思念水餃,那我們就在場景庫裡搜索家庭聚餐場景,根據場景把廣告投入到對應的各個平臺去露出。

一旦通過技術把這種場景庫和自動投放的機制建立起來,你會發現整個視頻和商業端的產業鏈都有很大的動力參與進來。

首先是流量端,或者叫平臺端。流量端的動力特別明顯,大規模、自動化的變現,是任何流量端都需要的。很多垂直類平臺,都缺乏甚至完全沒有流量變現模式。

大平臺也很歡迎這樣的模式。第一,我們開拓了一條全新的變現途徑,沒有切走任何人的蛋糕,該做的IP投放、DSP投放照樣投。我們是在視頻場景的黑盒子內做互動型的商業,過去這個黑盒子沒有人打開過。所以對於大平臺來說,純粹是增量的模式。

第二,商業端,廣告主、電商或者遊戲。商業端無非關注幾點:效果好,性價比高,能提升好感度。投IP很貴,投DSP不能保證好感度,所以過去商業端的投放有很多要取捨。

但極鏈的模式不同,第一純技術驅動的沒有人工,性價比很高;第二,場景匹配有很好的轉化率,好感度也可以提升。所以對商業端來說,這是一種最理想的廣告類型。

第三,內容製作方。極鏈的直接合作對象是平臺方和廣告方,但內容的版權是被平臺買斷的,所以內容製作方也是間接受益。

這個事情很好理解,它原來的生命週期或者變現週期只有3個月,但極鏈科技通過電商的方式給它做增量,如果3個月以後進入次新劇的階段,平臺依然能從中獲利,那平臺就願意花更大的成本來買版權。

阿里投資,商湯“撤退”,萬億場景電商的機會與壁壘

廣告是我們的切入口,電商業務則是目前孵化的重點,這方面也存在巨大的空間,因為視頻和直播對於促進電商消費的作用是非常強的。

傳統的電商,比如大家上淘寶,本質上是在做搜索,都是有非常明確的購買需求,我們稱之為目的地電商。我們做的事情本質上是通過場景觸發購買,叫場景電商。

場景電商為什麼現在能做成而以前做不成?跟消費習慣有很大的關係,70後、80後都是精打細算,量入為出的消費。但從90後和00後身上,我們能看到非常明確的消費特點,喜歡就要買。這種消費習慣,可以通過場景轉化形成大量的消費決策。

這取決於兩點:第一,場景是不是足夠好。怎麼用場景去觸發情感,然後恰如其分地推一個最適合的產品,這個時候才能產生消費行為,所以AI算法變得非常重要。

第二,購買的決策鏈條足夠短。能不能讓他在產生消費衝動的時候,快速完成消費的動作。

阿里去年雙十一,90後和00後貢獻了40%的銷售額,這個群體已經逐漸成為消費主體。所以未來通過場景促成的電商消費,會佔整個電商市場很大一部分,應該可以到萬億量級。

我們目前的電商業務還是以直營的IP衍生品為主。從策劃、設計到生產和銷售,都是我們自己在做。我們深入挖掘不同類型的場景跟IP商品之間的關係,比如我們會把芒果、愛奇藝、騰訊、優酷上大熱的劇都拿出來做一些IP衍生品。

通過IP衍生品來研究行業規律,未來成熟以後,我們會逐漸把場景庫開放出來,做開放式的電商運營。變成平臺化運作之後,體量就非常大了。

當然像淘寶自己也做視頻化,還有抖音、快手在做電商化,但這些內容電商本質上還是做用戶精準的邏輯。而且他們更類似內容製作方,我們依然是用AI的方式來匹配。

阿里投資,商湯“撤退”,萬億場景電商的機會與壁壘

所以極鏈的模式並不衝突,未來所有的視頻內容平臺都會納入到我們整個場景電商的版圖裡來。而作為增量的場景電商也會和內容電商形成很好的互補。

比如抖音這種平臺,抖商自己做內容,自己選貨上貨,這個過程中的人工運營成本還是很高的。如果我們加入了場景匹配,用AI對它的視頻進行掃描,再給他推薦相應的商品,就可以把它人工運營的成本降下來。

所以抖音這類渠道,未來會是我們做AI場景電商的一個基礎設施,極鏈的加入會革新它的整個生態,但完全是結合它現有的體系,不會切走誰的蛋糕,而是二者結合把蛋糕做得更大。

再比如日日煮(做美食的視頻平臺),就是典型的內容電商。當它在為某個產品定製內容的時候,比如盒馬鮮生的海鮮,但視頻中不可能全是盒馬鮮生,它總會用到餐具、廚具、其他原材料吧,甚至它的氛圍更適合賣廚具。

那我們合作之後,把視頻拿過來之後,通過AI匹配,現在什麼東西都能賣。

我們希望未來可以讓內容型的公司專心做好內容,變現交給我們可以做得更好,各司其職,專業分工。

阿里投資,商湯“撤退”,萬億場景電商的機會與壁壘

2016年的時候,這個行業競爭非常激烈,很多AI公司想跨界過來,包括商湯、face++、阿里等等都在做。但大部分是從別的行業遷移過來的算法,叫過濾式算法,結果很快發現根本沒法用。

因為過濾式算法本質是一張張圖片的識別,不斷抽真。這個技術最早發源於安防、金融、無人駕駛、醫療這四個行業,這幾個行業的需求是類似的,比如我用手機做人臉識別,我只要有一張正臉能夠識別到就夠了,不需要把前後關聯關係形成一個對象,形成對象沒有任何意義。

但到了場景廣告、場景電商的視頻領域,比如要投放聚餐場景,必須要識別一個連續的片段,告訴你這個20秒鐘是個聚餐場景,那我這15秒鐘的投放才能有的放矢。如果你用過濾式算法,只能告訴我單獨某一幀裡有什麼,完全沒法投。

所以這些新入局的,很快都放棄了,不像原來,可以直接從安防遷移到金融,從金融遷移到醫療,大家的技術架構需求是接近的。

但這種算法跟我們的框架有嚴重的差別,我們輸出的是前後關聯關係非常明確的一套技術,通過對象檢測、對象追蹤、精準圖片選擇,然後才是特徵提取、特徵識別。

他們直接做特徵提取、特徵識別,沒有對象聚合的步驟,只能得到圖像內散亂的數據,在這個領域根本沒法用。

所以後來 face++、阿里都撤了,轉而給我們投資offer。當時我們一年營收才300萬,阿里在投資的時候看了40多家公司,但最後只投了我們一家。

因為當時真正做對象化的就只有我們和Viscovery,2016年我們跟Viscovery在技術上其實差不多。但我們選擇了兩條不同的路線,

極鏈選擇把所有融資都投入到視頻掃描和技術研發上,想要突破自動化識別。

Viscovery選擇了另外一條路,它選擇了偏人工的項目制,根據廣告需求去掃劇,是以戰養戰的模式。

當時我們算了一筆賬,以我們當時的人工,光愛奇藝上的內容,都要做上百年才能消化。全網的視頻就更多了,靠人工做篩選產量太低,根本沒法做成一個真正的場景投放平臺,必須靠機器,靠自動化。

所以我們痛下決心,把所有的錢都投入到AI技術研發和免費掃劇上。我們給很多平臺多免費掃劇,因為只有通過不斷地掃劇,獲得反饋數據,才能精進我們的算法,加速研發。

這給我們造成了巨大的資金壓力。2016年我們把所有融資的錢都砸了進去,眼看著下個月工資都發不出來了,連續好幾個月睡不好覺。最後創始人抵押了房子、股權,才把這個坎扛過去。

做這個決定非常難,當時內部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討論,考慮了各種迂迴的方式能不能做,但還是不行,時間窗口就這麼久。我們兩個創始人也不是想來賺錢的,通過項目指引型做個幾千萬的營收不是我們的目標。所以在這一點上,我們兩個還是比較堅定的。

但這段經歷對極鏈後期的發展也起了很大作用,經歷過絕處逢生之後,後面再發展就成熟多了。

阿里他們很聰明,當年雲OS的CTO帶了一個十幾人的技術團隊過來盡調我們的技術,發現我們馬上就要突破全自動的視頻掃描了。這一點是最難做的,所以當機立斷投了我們。

技術突破以後,就是馬車到汽車的區別了。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我們的營收開始大幅增長,兩年從300萬做到5.8億。而且到目前為止,我們依然是國內唯一一家能做到全自動批量化AI場景廣告投放的公司。

現在其他家再來做已經很難了,因為時間窗口已經過了,你現在找平臺說我給你免費掃劇,平臺已經不願意了。過去大家的商業化效率差不多,一旦出現有一家能高效地解決問題,市場對於算法效率的容忍度就會很低。

錯過了這個時間窗口,你再想真正做到全自動,已經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了。我們從2017年中實現全自動掃描和批量投放,到現在技術上已經超前很多了,現在的收入增長基本是每個月翻番地往上走。

當然我們做大了競爭者自然會來,雖然看起來大家都在發佈各種各樣很牛逼的算法,但真正能應用於商業的,沒有第二家。就是因為時間窗口一過,沒有那麼多數據去餵養它。

這跟我們早期一樣,以前我們覺得把實驗室技術做出來,就至少完成80%的任務了。但我們真正自己做下來,發現實驗室算法只是20%,後面還有80%的困難等著你去突破。

所以我們沒有把這些看作是對我們的威脅,到這個階段,競爭不是未來最大的變數了,反而是關注我們自身的發展。比如我們流量端和商業端都已經做到一定程度的規模化了,但從整個中國市場來看,我們幾十上百家的代理商還是很小的體量。

阿里投資,商湯“撤退”,萬億場景電商的機會與壁壘

因此,兩端的規模化是我們重點關注的一個方向。

一是流量端,針對所有流量方推出的流量星球計劃是我們今年的核心。中國有36.6萬個視頻播放類平臺,這裡面有上百萬DAU的大平臺,還有更多的長尾平臺。

但對我們來說沒什麼大的區別,我們要聚沙成塔,既要有頭部長期穩定的合作,也要吸引大量中長尾的平臺加入我們的生態。我們的核心是提取視頻中的內容場景,加入到統一的場景庫裡。

新的流量平臺和新視頻進來得越快,極鏈生態建立得就越穩固。所以我們甚至希望通過補貼,提供大量的變現手段和全新的商業模式,來吸引更多的平臺加入到這個流量池。

二是商業端。極鏈今年有個大的廣告主拓展計劃,因為我們自己的基因技術,所以廣告部一直沒那麼多人手,一直以來,都是廣告主主動找過來。

我們今年準備主動出擊,希望做成一個像百度這樣體量的廣告聯盟,會像百度一樣去建各級省代和縣代,把隨機性的商務合作,變成程序化、規模化的拓展。

第二個方向是電商業務,現在一年只做6000多萬,對於一家電商公司來說,其實就是一個孵化的狀態。但通過這個孵化階段,我們能把幾個需要落地的重要數據拿到,比如轉化率、VPM值(Value Per Mile=單位時間內GMV/視頻UV(去重後)*1000,其邏輯是觀看視頻的所有用戶中每千人的購買金額)拿到。本質上是拿到行業的know-how,包括營銷工具、系統的搭建、品類和場景之間的關聯關係等等。

在這個基礎上,再建立一個相對齊全完整的供應鏈體系,然後電商就可以鋪開去做了,極鏈希望能儘快把場景電商業務運轉快速增長。

另外我們還分出一部分叫新消費,指的是深度結合行業視頻類的消費體系。主要是為一些地方經濟的衣食住行等消費領域,做定製的直播銷售活動。本質上是我們自己創造內容,針對產業打造標準化的解決方案。

目前主要是跟泛華集團(國內著名的城鎮化建設規劃集團)合作,去激活縣域經濟。縣域經濟的特點是產能落後,跟互聯網經濟脫節,用傳統的產業模式生產和銷售傳統的產品。

在這種情況下,結合視頻AI、電商運營能力、銷售能力、線下直播的內容創建能力等等,我們需要為當地摸索創造出一套新的模式。

另一方面,這樣的銷售體系的背後是新一代年輕消費者的需求,縣級產業在適應這種銷售模式的過程中,就逐漸完成了它的設計升級、產品升級和品類升級。

比如雲南普洱茶,普洱是一個非常大的品牌,但普洱茶的品類一直被定義為“禮品”。因為一個大的茶餅幾千塊錢,很少有人買來自己喝,主要是為了送禮。飲品的市場很大,但禮品的市場非常小,所以普洱茶走高端禮品路線的市場就非常小。

所以我們想,能不能通過極鏈的視頻AI、電商運營,把普洱茶從高端禮品真正轉向大眾飲品。

第一步升級,通過數據我們發現年輕人是不喝茶餅的,所以推動普洱這邊迅速研發出了普洱茶粉。

接下來是第二步升級,我們發現全世界賣得最好的茶是抹茶,幾乎所有的食品都可以跟抹茶結合。受此啟發,我們就想普洱茶是不是也可以走這樣的路線?

所以,我們就把普洱茶粉包裝成一種可以跟蛋糕、西點等結合的特殊風味品,並通過策劃和推廣把它變成一種文化消費。這個時候,我們發現,一旦它的品類從飲品升級為快消品、甚至是食品的時候,它的銷量就是幾十倍、幾百倍的增長。

這麼長時間做下來,我發現做得越多,需要做的就越多;接觸面越廣,你就越急不可耐想做更多的東西。包括技術開發,極鏈已經有八大維度了,但視頻裡的內容非常繁雜,還有很多像背景音樂、語氣語調等維度沒有做。

廣告、電商消費和技術,每個方向上,我們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