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範文:推動全民閱讀 打造書香中國

【背景鏈接】

書籍和閱讀可以說是人類文明傳承的主要載體,就我個人的經歷來說,用閒暇時間來閱讀是一種享受,也是擁有財富,可以說終身受益。我希望全民閱讀能夠形成一種氛圍,無處不在。我們國家全民的閱讀量能夠逐年增加,這也是我們社會進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標誌。而且把閱讀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把它與工作方式相結合,不僅會增加發展的創新力量,而且會增強社會的道德力量。

【範文示例】

推動全民閱讀 打造書香中國

從呂蒙手不釋卷而被“士別三日刮目相待”到毛主席於血雨腥風的革命年代號召廣大幹部多讀書,古往今來中華民族一直是愛讀書的民族。時至今日,在信息化的時代,知識的更迭日新月異,持久的深度閱讀才能讓我們跟上時代步伐,把握信息時代的脈搏。因此,倡導全民閱讀,必將助力未來書香中國的建設。

推動全民閱讀,打造書香中國,提升個人素養。偉大革命導師毛主席曾說“飯可以不吃,覺可以不睡,書不可不讀。”毛主席的話淺顯易懂的向我們揭示了讀書的重要性。而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亦曾說:“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作為一代明主的李世民在國事繁忙的喧囂中每天抽出時間秉燭達旦讀書,從前朝的興替中實行仁政從而開創了“貞觀盛世”。反觀當下,一些人在燈紅酒綠的喧囂中迷失自我,大唱“讀書無用論”的高調,以至於金錢至上的觀念讓他們的心靈被腐蝕。因此,閱讀是一個人素質的反映,讀書折射一個人的品位。

推動全民閱讀,打造書香中國,洗滌社會風氣。父慈子孝的美談蛻變為純金錢的撫養義務;與人為善的和諧變為蠅頭小利的街頭爭執;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變為吃拿卡要的魔鬼撒旦。在改革春風吹拂下,人民的物質生活得到極大的提高,但是與之相對的則是由於缺乏對書籍的深入閱讀,使得民眾精神迷茫與彷徨,社會屢屢出現與價值觀不符的現象。而推動全民閱讀,能夠讓人們在紙醉金迷的社會中尋得一方淨土,在燈紅酒綠的喧囂中洗滌疲倦的靈魂,從而一掃當前社會中“陰霾”,洗滌社會風氣。

推動全民閱讀,打造書香中國,增強國家底蘊。從曾經“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到如今的“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從古至今,中華民族始終是一個熱愛讀書的民族,也因為熱愛讀書使我們的文明得到了傳承,讓我們成為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一個文化未曾斷層的國度,讓漢文化的底蘊更加深厚。而作為世界上古老民族之一的希伯來人,在國家消亡的千年磨難中始終不忘讀書,在流浪中閱讀,最終在歷經磨難後恢復了自己的國度。在閱讀成為時尚的今天,全民閱讀必將讓中國的文化底蘊更加深厚。

腹有詩書氣自華,中華民族歷來崇尚讀書,尊崇書香門第,故有“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之說。而當全民閱讀成為一種“時尚”,我們便能用靈魂、精神與知識、文化對話,使“書香”成為中華文化最美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