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承非:我喜歡從跌停板上看股票,港股的性價比比A股要好


董承非:我喜歡從跌停板上看股票,港股的性價比比A股要好

聰投TOP30基金經理


聰明投資者歷經多年構造出了一套基金的多維分析和評價體系,把著眼點放在基金經理身上,根據長期業績、Sharpe/Sortino/Calmar Ratio、任職年限、換手波動、基金規模等指標,並對1年、3年、5年、10年段業績賦予不同權重後進行年化收益排序。


在此基礎上,再結合面對面訪談調研,考察基金經理獲取超額收益的來源和能力圈所在,特別是剔除了有違規或隱患的基金,定量+定性,最終形成了聰投TOP30基金經理榜單。(點此查看 )


這是一份囊括了A股目前在管理公募的最頂級基金經理的榜單,包括了一批成名已久的老將和這些年逐步冒頭的中生代、新生代投資高手,簡單說,一榜在手,賺錢不愁,從這30名入選的基金經理業績水平來看,5年一倍以上是基本門檻。


我們從中挑選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基金經理,逐一深入採訪,力求給大家在2020年乃至於今後的投資選基時有一份清晰的路線圖。(點擊這裡查看基金組合 )


“其實權益產品最怕的一個心態就是想賺又怕虧,這樣會導致你真的賺不了錢。好消息來的時候想衝進去,負面消息來的時候很緊張,又想殺出來,這樣子做99%的概率是賺不了錢。”


“我長期看並不悲觀,一個信念就是我們A股3000點不高,我們總有一天會過3000點的,但我也不知道哪天過3000點,所以如果離3000點越遠我就越樂觀。”


“我自己的風險偏好比較低,我不怕跌,不怕市場不好。”


“我是逆向型的選手,天生的,我比較喜歡從跌停板上看股票。我第一次接觸股票的時候,把它從跌的地方排序,這麼多年這個習慣改變不了。”


“投資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決斷力。我覺得任何一個優秀的投資人,在某種程度上來講應該是相對比較固執的人。


當然這種固執不代表說把自己的耳朵堵起來、眼睛捂起來,我自己非常樂意聽研究員對我的持倉有一些負面的看法,我會把這些看法集中起來後,再去認真思考。“


“我的觀點就兩點,兩個交織在一起,就是非常寬裕的流動性,非常糟糕的基本面,非牛非熊。”


“在這種高波動的市場裡面,多看少動可能是次優的選擇,但也是唯一可行的選擇。”


“如果真的是看全面來講,港股的性價比還是比A股要好。價格便宜不便宜,在一年顯現不出它的威力,但是如果看五年,便宜和不便宜,對投資收益率的影響非常劇烈,所以港股後面可能會表現得比較好。”


以上,是興證全球基金副總經理、興全趨勢和新視野基金經理董承非今天在天天基金的線上路演中,給出的最新精彩觀點。


董承非回顧了自己管理的興全新視野過去5年的情況,毫無保留地分享了他作為基金管理人在2015年市場大漲到熔斷期間的心路歷程。


在他看來,自己是一個風險偏好低,逆向投資、配置均衡的人。同時他也坦言,自己現在投資已經不像年輕時那樣、非常擔心淘汰,追求排名,現在更希望能把自己逆向投資的風格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按照自己的節奏,投資人也可以來去自由。


所以他也坦誠勸告投資人,如果買了產品後狀態很焦慮、一跌就緊張,可以考慮減持,適當降低權益資產的配置比例。


對於未來的市場,董承非並不悲觀,一個信念就是A股3000點不高,總有一天會過3000點的,所以如果離3000點越遠就越樂觀。此外,他還特別看好港股市場的性價比,並且認為站在長遠來看,港股的便宜一定會對投資收益率帶來有利的影響。


董承非:我喜歡從跌停板上看股票,港股的性價比比A股要好

聰明投資者整理了他的演講和問答全文,分享給大家。




今天主要給大家分享的一箇中心思想,就是“如何面對不確定性”。


這段時間因為疫情的原因,出現了很多“第1次”,比如第1次經歷了城市被關掉,我把這段時間自己的所思所想給大家做一個交流。


興全新視野的過去5年


首先回顧一下興全新視野成立以來的情況,我記得當時管的是全球視野,也有媒體說是創造了從一塊錢到兩塊錢的最快紀錄,當時自己還蠻洋洋得意的,回過頭來看,主要還是時勢的作用。


2015年,我當時管著全球視野,又發了新視野,這個產品到今年的7月1號是滿5年了,這個產品的管理時間段和2007年管全球視野的時候,絕對是兩重天,因為不同的客戶在不同的階段,大家可能對這個產品的歷史上運作情況也不太瞭解,這個產品成立的時候,就一直在面臨不確定性。


2015年7月1號正式成立,對資本市場熟悉的人也知道,基本上在最高點發的,當時我們賣這個產品的時候,我在深圳招行也路演過,當時我也是明確表示對市場不看好,但是此後的A股市場演繹也是嚴重出乎我的意料。


2015年,當時市場還比較火,在這種情況下,說句老實話,這個產品開始的兩年做得非常累,因為當時這個產品發的時候是立足於絕對收益,絕對收益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安全墊,然後才能上倉位。


但2015-2016連續兩年,2016年年初有幾次熔斷,前兩次基本上都還能扛的住,

第3次熔斷的時候,淨值終於跌破了1塊錢。


反而有時候事情就是這樣子的,當時跌破1塊錢的時候,我心一下子就放下來了,反而感覺是輕鬆上陣了。所以基本上前面的一年半時間,如果從相對收益角度來講是表現得很好的,但從絕對收益的角度來講,是一直在苦苦的積累,想畫一條比較完美的淨值曲線。


2018年又遇到了貿易戰,2018年基金的回撤也比較大,也差點跌破1塊錢面值;2019年表現還好,這一路走來,剛剛舒口氣的時候,結果2020年又來了這麼一場疫情,這也是頭一遭。


回過頭來看興全新視野的過去5年,真的是酸甜苦辣都有,這個產品真的是從一開始就一直在面對不確定性,因為我現在管兩個產品,一個興全趨勢,一個新視野,要是隻是管一個興全趨勢,這是一個相對收益的產品,我會很輕鬆。


特別是2017年,你別看2017年市場漲的好,但2017年年初的時候,大家回憶一下,當時是緊縮,整個的去槓桿,產品沒有安全邊際,所以內心也是很糾結。


給大家回顧了新視野的運作情況,基本上就是面對不確定性一路走來。


一切回到本源

想一想自己為什麼進入資本市場


今年2月3號開盤的時候,整個A股市場基本上以跌停開板,後面沒想到走勢那麼強,但是後來國外疫情又爆發了。


這種黑天鵝發生的時候,我們置身其中的時候,很難很明確的說,對股票市場未來怎麼走有個很明晰的一個看法,真的是隻有走出來以後,才知道股票市場是這樣走的。


但即使是不幸的事情發生以後,股票市場未必也會發生一種很糟糕的狀況。


我只能這麼說,所以我更加堅定對市場的敬畏之情。


至於如何面對不確定性?每天各種信息在傳來,我下午猜想這段時間大家每天都在看中國的數據、國外的數據,後面還有很多的事情,第一波,還有沒有第二波?


基本上經濟形勢是這樣子,下半年真的會好嗎?大家都要打個問號,怎麼讓自己面對這麼大的一個不確定性。


這地方也提一下我自己的想法,一切回到本源。我們再反思一下,特別如果是新視野的持有者,大家想一想,我為什麼要買這麼一個產品?我抱著什麼樣想法來進入這個市場?


把這個問題先想清楚,如果是覺得是因為看到整個市場當時很好,因為1月底的時候整個市場非常好,基金都是日光,因為受外部的原因買了基金。如果這樣,我覺得你可以為你們自己考慮,選擇更好的一個操作。


如果你們買了產品狀態很焦慮

可以減持一下


第2個如何對待這種波動?


我剛才也說了,過去這麼多年,公募基金優秀的基金經理基本上年複合回報在15%以上。這麼多年,基本上10年、15年,15%~20%基本上是比較優秀的基金經理能達到的水平。


但是,權益產品和別的產品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在於,如果是每年15%,我想我們的整個的公募基金可能現在是幾十萬億,而不是說現在只有兩三萬億的規模,產品的波動是沒法避免的。


所以在這段時間這麼不確定的情況下,我覺得新視野持有者,你們可以看想一想自己的狀態,如果你的狀態是很焦慮,我買了這麼一個產品很焦慮,晚上睡覺也睡得不好,一跌我就緊張,你們可以減持一下。


第一,是不是權益產品在你的資產配置比重裡面過高,可能每個人是不一樣的,有些可能低風險的資投資者,承受不了這麼大的波動,或者壓得太重了,我也建議你可以降低自己的倉位。


以我的經驗,其實權益產品最怕的一個心態就是想賺又怕虧,這樣會導致你真的賺不了錢。


為什麼?好消息來的時候又想衝進去,負面消息來的時候又很緊張,又想殺出來,這樣子做99%的概率是賺不了錢。


所以需要一個更好的心態,我把這個產品配置到一個合適的比重以後,在我的家庭、我個人的資產配置一個合適的比重,少關注會更好,生活質量會更高。


這是我的第2點,如何正確的面對波動。


A股總有一天會過3000點

離3000點越遠我就越樂觀


第3點,這也是我這幾年的一個感悟。資本市場每天在波動,股票永遠不變的就是它的波動,特別是A股。


資本市場看的時間越短,越沒有確定性,看得越遠,有時候有些問題會看得更加清晰。


有一個數據,大家可能也都知道,從1900年到2000年這100年的時間世界發生了太多的事情。兩次世界大戰,1918年西班牙流感,瘟疫,全球死了5000多萬人。但現在回過頭來看,數據表明主要國家的股票市場100年的股票收益率,美國是百分之七點幾,其實英國也有百分之六點幾,遠遠跑贏別的品類。


比如看A股的公募基金。新視野基金快5年了,這5年來一會兒股災,一會兒去槓桿,一會貿易戰,現在是疫情,但是現在複合年化回報還是在10%以上。


有人說,經濟後面會不會大蕭條,我也不知道。說句老實話,我2007年就見過3000點了,我們當時第1次過3000點的時候,資本市場在討論有沒有泡沫。說句老實話,2007年過3000點的時候,整個A股其實有點泡沫的,但到現在為止已經13年過去了,我們還沒過3000點。


我長期看並不悲觀,一個信念就是我們A股3000點不高,我們總有一天會過3000點的,但我也不知道哪天過3000點,所以如果離3000點越遠我就越樂觀。


我也在想,一方面主要原因是我們的社會在進步,大家的生活過得越來越美好。


但是另外一方面,這個紙幣真的是可以印出來。大家通過這次疫情也看到,美國這個樣子,有時候會改變你對這個東西的信仰,如果大家追求的東西就是這麼一個隨便“印”的……


我不知道大家看過一個視頻沒有?有個視頻就是美國印鈔廠印紙幣,就跟印報紙一樣的感覺,那印的是100元的美鈔啊。


所以這個因素也很重要,如果你把這個問題看清楚以後,可能也會這樣讓自己安慰一下。


最後一點,還是專業人做專業事情,大家在某些方面肯定是更好的,但是在某些方面可能還是有更多要操心的事情,這些操心的事情都讓基金經理去做,這是分工不一樣。


如果你選擇了或者是其他的,就以適當的倉位,合適的比重去讓基金經理替你操這個心替你去操作這些。


我的配置比較均衡


也有必要給大家講一下邏輯和風格,我簡單的講一下。


董承非:我喜歡從跌停板上看股票,港股的性價比比A股要好


我自己的風險偏好比較低,我不怕跌,不怕市場不好,如果我管相對收益產品的話。所以你看到我拿兩次晨星獎都是在2011年和2018年。


大家知道2011年很差,2018年也很差,所以我在2018年獲晨星獎的時候,我說我試圖想改變一下,我想在大牛市的時候拿晨星獎,那說明我能突破自己了。


我是屬於風險偏好比較低的一個人。


第2個,我是逆向型的選手,天生的,我比較喜歡從跌停板上看股票。我第一次接觸股票的時候,把它從跌的地方排序,這麼多年這個習慣改變不了。


第3點,目前我管理的兩個產品規模都比較大,靈活性比較差,這麼大的產品,我的配置上是比較均衡的。


如果是一兩個行業表現非常突出的時候,我的產品也不會特別明顯。


我這個人也比較“固執”,如果我看好的話我比較能扛。而且,現在我希望自己買股票做到如果是自下而上的股票,至少看三年。


大家看到我看好的股票持倉週期都比較長,所以某個階段收益不好也正常。


我也給大家講一下對產品管理的想法。在基金投資管理上會按照自己的節奏走,會把我的逆向發揮得更淋漓盡致一點。


過去年輕的時候,因為我還擔心淘汰,要追求排名,所以有時候不能把自己特點發揮得那麼淋漓盡致,現在這兩年我想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能夠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


當然,投資者也完全可以來去自由。


前面給大家介紹瞭如何應對,這裡給大家講了我的風格,這是一個風險提示,大家可以再想想,自己選擇的基金對不對。


相對寬裕的流動性+糟糕的基本面

非牛非熊


基本上我的觀點就兩點,兩個交織在一起,就是相對寬裕的流動性,糟糕的基本面,非牛非熊。


如果這裡面兩個因素,有一個因素沒有均衡,這市場絕對不是這樣子。


年初你看到那麼明顯資金往市場裡衝的時候,大家也看到,我在我的年報裡面蠻擔心2015年再現的,因為如果真的是基本面情況稍微強一點,流動性會源源不斷往市場裡面來的,我們也見過純流動性推動的市場,它會暴漲暴跌,結果出來疫情,變成基本面很糟糕了。


這樣的基本面,如果沒有這麼寬裕的流動性,市場在這個位置穩不住,所以這兩個因素是一個平衡的狀況。


今年肯定是個高波動的市場

看五年港股市場會表現非常好


今年有一點是確定的,今年肯定是高波動。大家已經看到了,不說我們,你看美國成熟市場那個波動率。


另外一點,如果真的是看遠一點,今年的低收益率不是一件壞事情,我年初的時候蠻擔心今年是那種go go up,被流動性不停地一路推動向上,因為從客戶角度看,應該不喜歡這種行情,如果那種行情,你2015年真的是很焦慮。


我們的整個國家的定位,包括大的方向是比較明確的,我們資本市場代表市場化的一部分,方向肯定是正確的,但我擔心的就是別走那麼快,慢慢來。


有的小基金過去幾年的收益率不錯的,你看2019年我做得差一點四十幾,做的好的一百多,今年稍微低一點,如果拉長看也行啊。


如果流動性上面不要出現太大的問題,基本面就肯定往上走的,只要大家心態放平了,所以今年的收益越低不是一件壞事。


我前面說了,唯一確定的就是今年高波動,有一個朋友說過一句話,“在這種高波動的市場裡面,多看少動可能是次優的選擇,但也是唯一可行的選擇。”


當然,如果這麼高度波動的市場,最好的是1月份的時候把倉位剁一下,2月3號把它抄回來,3月份之後再把它剁一下,在某個時候再抄回來,那是最優選擇,但是能做這麼精確的人是神,大部分人可能是做反的。


這麼大的一個波動,能夠把它抓住的可能性絕對是小概率事件,所以多看少動可能是次優的選擇,也可能是唯一可行的選擇。


這也是這段時間我整個的基金操作思路,多看少動。


最後一點,我去年年底交流的時候說港股會比A股好,結果今年被打臉了,但我還是要咬著牙說,如果真的是看全面來講,港股的性價比還是比A股要好。


因為香港它是個離岸市場,離岸市場面臨著這種事件性衝擊的時候,它可能會比A股韌性(差一點)。因為它是高波動,它一撤,可能波動回調大一點。


但是從長遠來看,它的水位比A股要低很多。同樣的標的,比A股要便宜二三十、三四十、五六十。


價格便宜不便宜,在一年顯現不出它的威力,但是如果看五年,便宜和不便宜,對投資收益率的影響非常大,所以港股後面表現可能會比A股好。


問答部分:


今年低收益率不是一件壞事


1、最近美股A股均大起大落,您如何看待後市行情?


董承非:這個問題相信大家都很關注。我前面也提到,今年我的基本觀點是2點,相對寬裕的流動性和較差的基本面,非牛非熊,純流動性的市場會暴漲暴跌,這兩個因素是平衡的狀態,今年有點確定的是高波動。


另外一點,看遠一點,我的想法,今年低收益率不是一件壞事情。所以我覺得其實國家的大的方向是明確的,我覺得是慢慢來,基金過去幾年的收益率不差的,心態放平和一點。


我朋友和我說了一句話,很有意思,“多看少動是次優選擇,但是也是唯一可行的選擇。”人人都想把波動抓住,但是那麼大的波動,很難精準把握。


2、震盪行情持續多久,在這種市場中要注意什麼?


董承非:我前面談到對疫情得看法。回到疫情,2月3日開盤的時候,基本上跌停,但是沒想到後面走的很強,所以當我們置身其中的時候,很難明確地說,對這個股票市場怎麼走有一個很明確地看法,所以我對市場一直有一種敬畏之心。


波動是沒法避免的,持有人要想一想,持有這個產品是不是很焦慮,一跌就感到就焦躁,可以檢視一下,是不是權益配置過高?因為每個人地習慣權益產品的波動是沒法避免地。持有人要想一想,持有這個產品是不是很焦慮,一跌就感到就焦慮,可以檢視一下,是不是權益配置過高,因為每個人的習慣不一樣,有些低風險投資者,可以降低自己的倉位。


權益產品最怕的心態就是,想賺又怕虧,這樣地想法可能會導致你真的賺不到錢,好消息來的時候就衝進去,壞消息來的時候就殺出來,這樣是不容易賺到錢的。少關注,可能生活質量會更高。


比較重視評估風險與收益的匹配度,不會採取極致的操作


3、麻煩介紹一下貴司的優勢與特色。目前是適合定投入場的點位嗎?


董承非:我們是在熊市中成立的家基金公司,2003年成立,2004年發第一隻產品。初創期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壓力重重,而當時的老十家基金公司已經成立好幾年並且發展迅速。


回顧過去,我覺得有一點在公司發展歷程中很重要。公司在創立之初就明確表示,往外看,我們各方面的背景資源並不雄厚,只有往內求,專心為投資者掙更多錢才能得以立身。這麼多年來,這一點公司執行得非常堅決,資源一直向投研傾斜。


另一方面,我們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合適的人能夠勝任並管理,產品自身又有極強生命力。


守住能力圈,探尋和完善勝率

以均衡穩健的風格,在投資的路上走得更遠


4、董總,您取得14年17倍成績,遠遠戰勝市場,請問你的投資理念是怎麼樣的?


董承非:興全趨勢成立以來14年取得17倍回報,我是2013年開始管理的。


簡單說一下投資理念,無意於創造極致的傳奇或追求至高的投資境界,而是希望守住能力圈,探尋和完善勝率、以均衡穩健的風格,在投資的路上走得更遠。


5、你好,請問目前A股市場個股眾多、板塊分化顯著,其實選股的難度很大。請問您在挑選個股時是從行業出發在精選個股的“自上而下”方式,還是從公司基本面出發“自下而上”而上”的選股方式?


董承非:自己絕大多數的倉位會自下而上根據基本面挖掘性價比高的股票。不過,過去多年也曾經採取一些相對靈活的投資方法作為補充性進攻手段。


但總體而言,自己比較重視評估風險與收益的匹配度,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選擇勝率較大的投資路徑,不會採取極致的操作。


不斷挑選出風險收益比最佳的資產


6、請問董先生選股策略和持倉策略是怎樣的?


董承非:不斷在市場上挑選出風險收益比最佳的大類資產。此外,無論是投資價值型公司還是投資成長型股票,最終都落實到風險與收益的取捨。不要為博取高收益去冒不可知、不可測的風險,平時我也一直在向基金經理反覆強調這一點。


7、我是興全趨勢的持有者。一直都是我的重倉。我想問問您,您如何看待調倉的頻率?對於當下的市場行相關產品您會不會去追?您怎麼理解價值投資和成長投資?


未來,你還會擔任興全趨勢的基金經理嗎?


董承非:對於自己認為缺乏安全邊際的品種,即便市場熱烈追逐,自己仍然會謹守自己的原則。


我的配置是比較均衡的。如果是一兩個行業比較突出的時候,在我這裡也不會很明顯。對於我來說,價值投資和成長投資都是看基本面的。


不過,從社會意義上講,成長投資更有利於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價值投資者希望投資於更確定的標的,而成長投資者在投資未來的產業和技術趨勢,從難度、成功概率來講,比價值投資要難。


價值投資更看重當下,成長投資更看重未來。從投資方法.上來講,兩者並無優劣高下之分;從投資結果上來講,如果從長時間的維度看,兩者應該沒有顯著差異,價值投資和成長投資領域都誕生了不少知名的投資經理。


一個優秀的投資人員,某種程度來講應該是相對“固執”的人。


投資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決斷力


8、您認為投資中最困難的事情是什麼?您怎麼應對的?


董承非:投資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決斷力。同時,我覺得任何一個優秀的投資人員,在某種程度上來講應該是相對比較固執的人。


當然這種固執不代表說把自己的耳朵堵起來、眼睛捂起來,我自己非常樂意聽研究員或別的同事,對我的持倉有一些負面的看法,我會把這些看法集中起來後,再去認真思考。


9、能和我們這些投資小白說說那些投資誤區需要注意的嗎?


董承非: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定位,保持良好的心態,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少關注可能比頻繁關注,生活質量會更好。


10、請問興全趨勢今年的投資策略是什麼?更看重哪些行業?


董承非:

2020 年我們將注意力聚焦一些風險收益比比較好的板塊。將堅持穩健價值的投資風格,為持有人爭取更高的回報。


延伸閱讀:






點擊右邊鏈接下載聰明投資者APP,更多精彩在等你!


凡註明“聰明投資者”的作品,版權均屬聰明投資者。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違者必究。所有文章旨在記錄和傳遞信息,不代表“聰明投資者”贊同或反對其觀點。


董承非:我喜歡從跌停板上看股票,港股的性價比比A股要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