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炮下去,房倒屋塌!俄軍升級的這門老炮,每次開炮前都要告警

火炮放到了現代戰爭中依然是不老戰神,對於"大炮兵主義"的使用最早發生在二戰後期,當時蘇聯通過集中炮兵的方式無數次的化解了德國軍隊的進攻,或者是在蘇聯紅軍自身進攻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舉個例子來說,蘇聯紅軍在柏林戰役期間一次性集中使用了超過40000門各型火炮,平均每公里都集中了數十門火炮,將整個泛柏林區防線炸的翻江倒海。二戰之後,美軍在上甘嶺戰役中打出了著名的"範弗裡特彈藥量",讓PLA患上了火力不足恐懼症,一直到今天。

一炮下去,房倒屋塌!俄軍升級的這門老炮,每次開炮前都要告警

(2S7自行火炮)

俄國人對於"大炮兵主義"的鐘愛一直持續到了今天,目前俄羅斯軍隊使用的主力自行火炮有兩款,分別是2S19"姆斯塔河"和2S35"聯盟-SV",後者是2015年紅場閱兵日中剛剛出現的,屬於T-14履帶通用作戰平臺車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過俄軍訓練中還有一大堆冷戰時期蘇聯研發的裝備在服役,為了最大程度發揮這些自行火炮的作用,俄軍近些年來不斷對其進行現代化改進,其中代表作就有2S7"芍藥"。

一炮下去,房倒屋塌!俄軍升級的這門老炮,每次開炮前都要告警

(2S7"芍藥"自行火炮)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最新報道,目前俄軍已經完成了對2S7"芍藥"的現代化改進工作,改進之後型號為2S7M"馬爾卡",主要改進內容有對講設備、無線電、變速箱、監控儀器、原子防護系統等等,主要目的就在於有效提升這款自行火炮的現代化程度,並且適當加強其原本就極為暴力的傳統指標。按照俄國人的說法,這款自行火炮將在不久之後正式列裝俄軍。

一炮下去,房倒屋塌!俄軍升級的這門老炮,每次開炮前都要告警

(發射狀態的2S7)

2S7的橫空出世某種程度上還要感謝極為偏愛導彈武器的赫魯曉夫的下臺,其最早研製方案可以追溯到1967年年初,當時蘇聯提出了"434工程"項目,最初的研發方案為擁有封閉炮塔的自行火炮,不過這個方案到了1967年12月的時候就被否決,並且被要求重新設計。到了1970年7月的時候,大名鼎鼎的基洛夫工廠重新確定了這款自行火炮的具體指標,其可以把110公斤的炮彈最遠投射到35公里之外,並且可以發射3VB2戰術核彈,1975年的時候,2S7自行火炮正式加入蘇聯陸軍服役。這款自行火炮與當時蘇聯軍隊的另一款2S4"鬱金香"240毫米自行迫擊炮一同成為了最具冷戰暴力特色的蘇制武器代表作。

一炮下去,房倒屋塌!俄軍升級的這門老炮,每次開炮前都要告警

(聖彼得堡炮兵博物館中的2S7)

2S7自行火炮最初使用的底盤是T-64主戰坦克的底盤,其車體長度為10.5米,寬度3.38米,一個炮組有5名成員。其使用的發動機為一臺V-12水冷式柴油發動機,輸出功率為840匹馬力。由於其推重比高達每噸16.17匹馬力,因此雖說戰鬥全重達到了45噸,但最大時速依然可以開到50公里每小時。2S7使用的2A44型榴彈炮身管長度為59倍口徑,口徑為經典的8英寸203毫米,炮身上沒有制退器以及抽菸裝置,火炮俯仰範圍為0~60度,左右射界各15度,最大炮口初速為每秒960米。

一炮下去,房倒屋塌!俄軍升級的這門老炮,每次開炮前都要告警

("軍隊"防務展上的2S7)

在發射ZOF-43型高爆榴彈時,2S7可以把這枚重量達到110公斤的炮彈扔到37.5公里之外,由於採用了分裝彈藥設計(蘇聯自從二戰以來就留下的傳統),因此射速較慢,每分鐘射速僅有2~4發。在發射火箭推進榴彈的時候,射程可以達到47公里之多。除此之外,這款火炮還可以發射化學炮彈、戰術核炮彈。至於其威力,毋庸置疑,一炮下去,房倒屋塌,任何主戰坦克,就算裝甲再強悍也扛不住203mm超大口徑炮彈的一炮之威。

一炮下去,房倒屋塌!俄軍升級的這門老炮,每次開炮前都要告警

(203mm炮彈的彈頭需要用小推車運輸)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於2S7發射的動靜太大,因此該炮有獨特的發射告警系統,在發射前會提醒周邊士兵做好防護。作為一款"核彈炮",2S7取代了1957年紅場閱兵中出現的華而不實的"奧卡河",真正有了實戰意義。後來2S7還參加過蘇聯侵略阿富汗的戰爭、兩次車臣戰爭、2008年的俄羅斯格魯吉亞戰爭,以及目前還在進行的頓巴斯戰爭,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之內改進版的"芍藥"將依然作為俄羅斯軍隊的主力火炮之一存在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