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媽媽朋友圈鄙視鏈:30歲,月薪2萬多,竟然在最底端?


當代媽媽朋友圈鄙視鏈:30歲,月薪2萬多,竟然在最底端?


前段時間,《上海保姆朋友圈鄙視鏈》在朋友圈傳的沸沸揚揚,很多人表示深有感觸。這周和姐姐去參加小外甥的幼兒園畢業典禮,才發現,本來應該統一戰線的媽媽們竟然也在暗自較勁,互相傷(鄙)害(視)……


01

興趣班鄙視鏈

馬術鋼琴>國標圍棋>游泳算數


孩子們在臺上表演節目,家長們在臺下排排坐,三句話不離自己家孩子能力有多強或者最近在上什麼興趣班。


“你家孩子報興趣班了嗎?”


“我們在學珠心算呢,先讓孩子瞭解瞭解,為接下來的一年級打個基礎。”


“這麼辛苦哦,跟你們一比我們家太不務正業了”


“你們是沒有上興趣班嗎?”


“上啦,我給他報了個馬術班,孩子就是對這種又貴又跟學習無關的課感興趣,我們就隨他了。”


“……”


以上對話來自我小外甥班裡兩個媽媽的真實對話,當時聽得我和我姐倒吸一口涼氣。


因為我小外甥什麼興趣班都沒上,日常也就在家玩玩樂高什麼的,倒不是上不起,姐姐每月工資兩萬多,給孩子報個班還是可以的,但是覺得孩子太小了,想讓他再輕鬆兩年,這麼一比,竟然成了幼兒園鄙視鏈最低端的人。


當代媽媽朋友圈鄙視鏈:30歲,月薪2萬多,竟然在最底端?


總結了一圈發現,那些給孩子報了馬術、鋼琴、高爾夫等課程的媽媽們處於整個幼兒園鄙視鏈的最頂端,因為他們覺得這些都是貴族愛好,而這些課程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貴!其次就是需要長期的投入才行,對家庭財力有一定的要求。


然後是報了國標舞、圍棋等對孩子的專注力等要求比較高的課程,這類課程的費用在市面上各類興趣班中的價格屬於中等,最後是游泳算數等比較日常的興趣班。


02

孩子動畫片鄙視鏈

英文原版動畫片>迪士尼中文配音>熊出沒


我私認為,孩子看什麼類型的動畫片鄙視鏈的這幫人,跟從前搞出影視劇鄙視鏈的是同一幫人。


從前,看英劇、美劇的瞧不上看日劇的,看日劇的看不上看TVB的,看TVB的鄙視看韓劇的,看韓劇的只能diss看國產偶像劇的。當這批人結婚生娃了之後,默默的在孩子看什麼類型的動畫片上,也形成了鄙視鏈。


鄙視鏈就這麼傳承了下來……


當代媽媽朋友圈鄙視鏈:30歲,月薪2萬多,竟然在最底端?


03

帶娃出遊鄙視鏈

歐美>日韓>港澳臺>國內>本市


據說,現在迪士尼和環球影城是現在攀比的准入門檻,嚇得我趕緊喝了口奶茶。想想我小的時候,暑假能出個市旅遊就可以跟同學炫耀一個學期了,現在養娃的成本真的是越來越高。


當代媽媽朋友圈鄙視鏈:30歲,月薪2萬多,竟然在最底端?


04

帶娃上興趣班鄙視鏈

孩子由保姆帶著練素質教育的>孩子爹媽帶著練素質教育的>孩子爹媽帶著傻讀書的>孩子爹媽帶著散養的>孩子爺爺奶奶帶著散養的>孩子由保姆帶著散養的



不僅孩子上什麼興趣班有鄙視鏈,誰帶娃上興趣班也有鄙視鏈。


現在不比以前,從前保姆只會給孩子做做飯,接送一下孩子上下學。現在家政公司各種早教培訓課程非常多,課程內容比給媽媽上的都專業。


很多保姆雖然高中都沒畢業,但是從家政公司的培訓班裡出來,再在各個家庭中歷練一番,陪這家孩子上過樂高課,陪那家孩子上過英語角,還陪其他家孩子彈過三角鋼琴,專業術語一說一長串,比早教中心培訓了沒多久就出來的早教老師都6。


相比起來,幼兒園那些陪著孩子輔導了兩天功課就爆肝的家長再也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大學文憑了。


當代媽媽朋友圈鄙視鏈:30歲,月薪2萬多,竟然在最底端?


仔細想想,有些比較是有意義的,但是那些盲目攀比,真的好嗎?


自己家的孩子去上什麼興趣班,是因為他喜歡上這個,如果有一天不喜歡了,他也可以不上;


自己家的孩子看什麼動畫片,是因為正好選到他愛看的了,而不是硬塞給他一個看著高大上的;


自己家孩子去什麼地方旅遊,是因為這個地方的人文景色剛好吸引到你們了;


孩子自己帶還是保姆帶,也應該看自己家的實際情況,自己帶不一定更優秀,保姆帶也不一定不好。


不被“鄙視”和“被鄙視”的情緒影響和煽動,這根鏈存在與不存在,又有何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