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以后开始写作,我收获了5点感悟

30岁以后开始写作,我收获了5点感悟

作者/徐华敏

今天和前些天一样,先把作业要求的《写出我心》这本书中的章节大声朗读完成,然后再听领读老师的领读文章,今天关于学习内容的反思如下:

01 在餐厅写作,选择合适的写作环境

首先讲到利用环境帮助我们写作,我觉得环境太重要了,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嘈杂的环境让我们烦躁不安,毫无头绪,很难写出优美文字。

安静的环境就比较适合我们写作,它可以让我们静下来,达到心灵的和谐,这个时候我们开始写作就相对比较容易,这样的环境会让我们进入心流的状态。让我们的写作流淌而出。

很多擅长写作的人都会有自己单独的空间,在这里他们能够静下来认真反思,能够安下心来认真写作。所以给自己设立一个专门的、安静的写作空间是很重要的!

我的一位朋友就特别喜欢在星巴克咖啡厅完成自己的工作计划以及每日、周、月的反思。她说这里环境优雅,又很安静,它能够静下来思考自己的一些事情!

我们也不妨给自己找到一方安静的小天地来安放自己的心,静下心来记录自己的文字!

30岁以后开始写作,我收获了5点感悟

02 做个观光客,书写生活中的平凡之事

作为观光客,我们的周遭发生的一切,我们都历历在目,将其中的一些记录下来,会让我们有不同的体悟。前天为了练习演讲方便,我买了一个手机支架,昨天拿到手机支架,我就赶紧打开并把它立了起来。

用起来挺方便的,这样一来,拍视频演讲就方便了很多,我在一步用在书桌上垫上一摞的书,然后再用其他几本书支撑着手机拍自己的演讲视频了,这个支架可以调整任何姿势,只要放在桌子上就行,高度、方位、角度随时可调,太方便了。

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就是要借用一些合适的工具!其实,不光生活中我们需要借助工具,让自己的出行更简单!

在手机上也有很多的app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规划自己的生活,让我们虽然处于信息爆炸、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能够循序渐进,从容的生活!

突然不知不觉写到了工具,关于工具,突然想到了吴晓波说过的一句话:淘汰人的从来都不是年龄,而是工具!

我们观察一下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群就会发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工作方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娱乐方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习惯!他们对工作的理解不一样,他们玩的游戏也不一样,他们手机上常用的app工具也有很大的不同。

很多年龄大一点的人看到手机上的一些应用程序感到头疼,打开之后也不敢去点击,生怕把手机点坏了,而那些小年轻就特别喜欢尝试新鲜的东西,当他们遇到一个新的app软件,就会将“点、问、搜”发挥到极致,一会功夫就玩的滚瓜烂熟。工具在淘汰一批一批的人!

有些app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编辑文字,也可以帮我们记录时间,还可以帮我们制定计划安排!比如,我自己常用的编辑工具就是“锤子便签”。

写文章的时候我一般在锤子便签上面编辑好,因为在锤子便签上编辑,即便因某种原因突然退出了,文字也已经被存储,打开之后自己写的文字还在那里。

如果直接用“简书”或者其他写作工具上编辑,一旦退出或者你主动先返回,查个资料再继续写,但是当你再打开简书时,那些编辑好的文字已经不在了,又要重新开始写。

这让人很崩溃,于是几次奔溃之后,我也学乖了,我就给自己规定就在锤子便签上面编辑,完成并修改后再复制粘贴到简书上面发出!

30岁以后开始写作,我收获了5点感悟

03 处处皆可写,随时都可以写

《写出我心》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写作很简单,写就是了!

我们遇到的任何东西都可以书写,都可以用文字将它们呈现在纸面上。

你房间里有一个箱子,你整天都可以看到它,你可以观察它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大小如何,可以用来装什么东西。它摆放的位置是否合适,它的材质如何,他是怎么来到你房间里的。

写下这一切,不要停下来!你看,写作就这么简单,我们目之所及,都可以写下来,所以说处处皆可写一点都不夸张!

我自己写作时有个习惯,有时候一个观点突然闯入我的大脑,我就会及时的用手机把它记下来,写一段文字。我觉得这种方式特别棒,能够帮助我写出更多令自己满意的东西。

比如,今天我的一位朋友在“知识星球”开了一个付费的知识产品,邀请其加入。我当时就在想,如何在“知识星球”上面开课,我需要和我的这位朋友请教一下,大师怎样设计自己的产品的。我需要向他学习什么?

于是我就在手机上记录了这件事情,并把自己的想法都写在了上面,一会功夫写了500多字!

皮特老师一直在强调,初入写作,不要想着一下子就写出大篇幅的文章,先从短而美的角度出发,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出一个观点,并让别人能够很好的理解和接受!

这样我们的精炼表达能力就在不断的提升。我们才能在写作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30岁以后开始写作,我收获了5点感悟

04 更进一步,人生处处皆惊喜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逼自己一把,有一句话我们都耳熟能详:你不逼自己一把,就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一直在听说这句话,也因此对这句话产生了免疫,觉得他只不过就是一句无足轻重的大道理!对我的生活没有任何知道的意义。

然而,真的对我的生活没有指导意义吗?我有没有去用过这个道理,怎么就先入为主的判断他就是没有指导意义呢!这不是很脑残的想法吗?我不应该这样的!

通过笑来老师的专栏,我知道了他非常笃信一些简单朴素的大道理。所以他也能用这些道理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

前段时间听了龙兄老师的演讲,他就提到了自己是如何逼自己一把的,把自己逼出了生产力,把自己逼得更优秀。

他的做法就是先向大众做出承诺,然后就有了驱动力,就能让自己持续坚持下去,从而更进一步。

有的时候,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挫折,比如每天抓耳挠腮就是写不出东西,有时东西写出来了,发出去却迎来一片的骂声,让我们在这条写作路上步履蹒跚,咋办呢?

我们要告诉自己:在坚持一个月、一个星期都行,说不定接下来的几天里就遇到了那份惊喜。

有时候我们能够比较轻松的完成任务,那我们就需要突破一下,给自己一点高要求,这样就能让自己更进一步。

比如我现在参加了两个践行学习活动,一个是皮特老师的“10天写作训练营”,另一个是龙兄的“21天演讲训练营”!

这两个训练营作业都不太多,目标也不那么高,总之跳一跳就能够的着,所以就算一路践行下来,收获虽然会有,但却达不到自己要求,所以我就给自己定了严要求,“皮特10天共读营”我要做到:写的字数最多,这方面拿第一!

而“龙兄演讲训练营”这边的要求是:每个演讲练习100遍。虽然昨天比赛的时候有点失常,但是每次演讲我都练得达到100遍,我觉得这让我很有成就感,这方面我也是第一!

所以,给自己进一步的要求,人生才会给你惊喜!

30岁以后开始写作,我收获了5点感悟

05 心生怜悯,接受不完美

心生怜悯并不是说说就能做到的事情,只有拥有一颗善的心,心中充满爱的人才能做到心生怜悯。

有时候我们不光要对别人拥有怜悯的心,还要对自己怜悯。这个怎么理解呢?就拿我自己来说吧,由于自己一直在不断的学习和成长。

所以每当回顾过往,就对当初的自己很不满意,觉得当时的自己咋就那么的蠢,怎么就能因别人的一句话而独自生闷气,搞得自己一个星期都闷闷不乐!

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是浪费了自己的大好青春。

后来学了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我慢慢的接纳了自己的不完美,有时候回顾过往的一些经历,自己做过的一些不堪的往事,不再觉得自己太蠢。

而是觉得当时的自己很可怜,很柔弱,一个心灵脆弱的人在面对着这个理性的世界,对很多现象的理解都是带着个人偏见的,导致自己一次次的受伤!

如果能回到过去,我不会骂之前的那个自己,而是走过去向他笑笑,然后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成长就是伴随着痛苦的,经历了痛苦,才能蜕变出坚强,才能对人生、对世界有一个更深一层的理解。

写作也一样,我们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写的很棒,但是我们只要在写,就走在通往“写的很棒”的那条路上,这条路注定不那么平坦,注定会让我们摔几次脚,但是那又怎样,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能趋于完美。

写作是生命的修炼!这句话很棒,我觉得这句话给写作赋予了意义,如果我们用这句话来指导自己进行写作的话,那我们一定能够在写作这条路上从容的走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