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兔记》--成不了兔子的孩子多珍贵

|| 请点击“关注”,码字小白需要您的支持与点评,非常感谢!

中午看一稿微信推文讲到《驯兔记》这篇由小说改编的小电影。

《驯兔记》--成不了兔子的孩子多珍贵

主要讲述 皮皮鲁 所在的学校主张将学生培养成 乖巧,听话,不捣乱的孩子。

在一次课堂徐老师提问“一个球掉到了一个很深的洞里,要怎么拿上来?”

班长小曼先发言“通过往洞里装水,通过浮力将球飘上来”。老师满意的点点头。

这时皮皮鲁在课堂上拿着万花筒在玩。老师让皮皮鲁回答,当得知洞很深的时候,皮皮鲁回答“叫爸爸再买一个,这么深的洞,小孩子去拿很危险”。

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开了,徐老师很生气,质问皮皮鲁是不是在捣乱,并且觉得皮皮鲁是不是认为老师讲的是错了。

皮皮鲁回家“谁回答的正确谁对,老师也有不正确的时候”。班长站出来以规劝的口吻讲述老师每天很辛苦,老师很伟大,老师的知识很渊博,老师一定是正确的,成功成为全校第一只变为兔子的好学生。学校因此开了表彰大会,鼓励徐老师以及全校老师让学生都能成为兔子。

从此班上的同学一只只的变成兔子,最后就剩皮皮鲁了,徐老师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怎么将皮皮鲁变成兔子的事情上。

在看到这则故事的时候心里很担心,三人成虎,当你所处的环境都是畸形的时候,就算你自己是正确的,也被当成笑话来看待,成人的世界也不定能招架住,何况这么小的孩子。


事情的转折在皮皮鲁打算离开学校的时间看到了徐老师的女儿,在与徐老师女儿的聊天中,知道徐老师把精力花了在如何让自己变兔子的事情上,没有更多的精力给自己的孩子读故事,也知道徐老师的女儿身体有恙,需要更多的时间陪伴,生出恻隐之心,皮皮鲁答应女孩一定让徐老师每天都有时间给她读故事。

看到这边的时候,我的眼泪流下来了,在这个故事中,皮皮鲁坏吗?在我看来,不坏,一个能有恻隐之心,并且知道成全别人的人,他就不是一个坏人。

反而看看班上那些变成兔子的同学,一个个的围起来,将还没变成兔子的皮皮鲁围在中心,嘲笑,奚落,却没有一个或几个同学自动组织帮助皮皮鲁,以及向皮皮鲁了解为什么不愿意变成兔子,我自己觉得这样的兔子们反而是失败的教育。

孩子的天性是活泼,思维是发散的,也是习惯的养成阶段,这么早将孩子的条条框框给限定好,如何让孩子能够站在我们的肩膀上往上走。反面对于孩子的各种问题和答案,作为成人应该从孩子的视角是思考孩子为什么会这么想,如果将孩子暂时不知道的知识传授给孩子,和孩子一起去挖掘更多的知识点。


故事的最后,皮皮鲁为了让徐老师回归家庭,整了个兔子头套,大家一起在学校门口拍了全兔班的合影。

在这样的一个小社会背景下,特立独行的人被威逼利诱,随大流才是正确的,但其实很多时候要停下来想想,到底什么是对,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会有闪光的地方,愿独特的你被温柔对待。

在看小电影的时候,在想,如果我的孩子在上学的时候,也是那位思维活跃,不按常理出牌,如果被叫家长的时候,我要怎么办,如何保证孩子的一份天性,作为家长的我,也不知道到时该怎么做?

有没有已经经过过或正在经过的,可否留言提供一些好的方法,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