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少女嫁給中國將軍,奔走抗戰前線,生五女兒從不教她們說日語

1938年,在抗戰的大後方廣西宜山,一位將軍與世長辭。他雖然沒有戰死沙場,但依舊獲得了最高的尊榮。政壇、文壇的名流紛紛為他送上輓聯,數年之後,國民黨政府以國哀之禮風光大葬。他就是民國軍事家、陸軍上將蔣百里。就是這樣一位愛國將領,他一生深愛的夫人,是一個日本女人。

日本少女嫁給中國將軍,奔走抗戰前線,生五女兒從不教她們說日語

1912年,僅僅30歲的蔣百里以少將軍銜出任保定陸軍軍校校長。他懷揣著一腔熱血,對學校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他整頓軍紀,革新了教學的內容。蔣百里的政策受到了師生們的支持,卻觸動了某些利益團體。段祺瑞派人出手阻擾,讓學校徹底沒有了經濟來源,將剛剛上任的蔣百里逼上了絕路。

為了表示對舊軍閥的不滿和改革的決心,蔣百里在1913年6月18日清晨,當著眾多師生的面在尚武堂飲彈自殺。蔣百里自殺之時,勤務兵上前奪槍,子彈打偏了,幸而沒有傷及心臟,只是擦傷了肺部。蔣百里下定決心以死謝天下,北洋軍閥的黑幕被他狠狠撕開,段祺瑞這個時候也慌了,親自跑到日本大使館,要求日本大使館派遣最好的醫生給蔣百里療傷。

蔣百里被救了過來,聽聞是段祺瑞找關係救他之後,他更是急火攻心,自己偷偷藏了一瓶安眠藥,準備要再次自殺。這時候,是照顧他的日本小護士給了他面對這個灰暗社會的勇氣。

這名護士的名字叫作佐藤屋登,日本北海道人,比蔣百里小8歲,她出生於貴族家庭,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從護士學校畢業之後,就一直在日本駐華公使館擔任護士。在看到蔣百里枕頭下面的安眠藥之後,佐藤知道蔣百里還想自殺。她溫柔地勸說蔣百里:"你要忍耐,自殺並非勇者的行為,而是在逃避人生的責任。只有懂得忍耐的人才能成就大事業。有熱血、有擔當的男兒從不輕言犧牲。"

在蔣百里行動不便的日子裡,佐藤悉心照顧著蔣百里,還陪他聊天、散步。在日日相處之中,蔣百里已經被佐藤深深吸引,她就靜謐而溫柔,像晨曦的陽光溫暖了蔣百里,讓他重新看到了生的希望。

日本少女嫁給中國將軍,奔走抗戰前線,生五女兒從不教她們說日語

蔣百里向佐藤直接表白,並且委託袁世凱向日本公使館說媒。蔣百里是個軍人,他並不懂得如何委婉表達自己的愛意。而佐藤面對這樣直接的愛情既激動又緊張,蔣百里早就已經有了妻室,雖然原配妻子是家中包辦的婚姻,蔣百里與她並無感情,但要佐藤嫁到異國,她還是要經過強烈的心理鬥爭的。她不知道蔣百里的愛能保持多久,她會不會像蔣百里的原配一樣被拋棄?

佐藤實在不知該如何回應蔣百里的愛,她匆匆回到了日本。蔣百里無法忘記佐藤,他無法挽留她,只能給她一封封地寫信,向她表達著自己的愛意和思念。蔣百里寄了不知道多少情書,佐藤在他的強烈攻勢之下,漸漸暗許芳心。

佐藤搖擺不定,蔣百里知道她的猶豫,為了表達決心,他向佐藤起誓:"我因你而生,你現在又要置我於死地,好,我馬上就到日本來,要死也死在你的家裡。"

佐藤的內心充滿了煎熬,她向父母說出了自己的想要嫁給蔣百里的想法。佐藤的父母根本不同意,他們家中畢竟是有名望的貴族,中國當時尚在混亂之中,他們絕對不可能在那個時候允許女兒嫁給中國人,哪怕他是一個名人。

蔣百里的情書依舊不停地寄給佐藤,佐藤實在沒有辦法,就將所有的情書都交給了自己的父親,希望父親能夠為她做最後的決定。佐藤的父親看完信之後,為蔣百里的文采和執著所感動,加上女兒不停央求,他最終同意了這門親事。

1914年,佐藤再次來到了中國,為了嫁給深愛的人。

日本少女嫁給中國將軍,奔走抗戰前線,生五女兒從不教她們說日語

蔣百里因為事務繁忙,派遣他的士官同學去迎接她,並且將她送到了天津。兩人在天津結婚,並且來到了北京安家落戶。佐藤對蔣百里說:"從今天開始,佐藤屋登已經死了,我現在是一箇中國女人,我姓蔣。"因為佐藤喜歡梅花,所以蔣百里為她起了一個新的名字,叫作蔣佐梅。

佐藤的後半生就像一個最普通不過的中國婦女一樣,她穿著中國女子穿的衣服,在家相夫教子,說一口地道的北京話,不教孩子說日語,根本看不出來她是一個外國人。

蔣百里對佐藤極盡疼愛,他在家鄉浙江硤石東山購買了幾畝地,全部用來種梅花,並非將其稱為"梅園",他們本想著以後老了回到這裡養老,沒想到這成了一個未達成的夢想。

佐藤為蔣百里生下了5個女兒,因為戰爭,她一直跟著丈夫東北西走,對丈夫的事業全心全意支持。1927年,蔣百里的學生唐生智在武漢起兵討蔣,蔣百里因此受到了牽連,被捕關押在了南京。佐藤千里迢迢帶著兩個小女兒來到了南京,租了一套小房子,一邊照顧女兒一邊照料著蔣百里的獄中生活。一直到了"九一八"事變之後,蔣介石才同意將蔣百里放了出來。

抗戰開始之後,蔣百里被任命為國防參議員,為抗戰事業四處奔走。作為他的妻子,蔣佐梅也參加了抗日救亡婦女救國會,她將自己所有的首飾和積蓄都捐獻了出來,為前線的士兵購買製作軍裝的布匹。淞滬戰爭,慘烈非常,佐藤帶著女兒,在炮火之中參加了擔架隊,一直在前線救治傷員。

日本少女嫁給中國將軍,奔走抗戰前線,生五女兒從不教她們說日語

1938年,蔣百里在領導學生從湖南前往遵義的路途之中,因為勞累過度心臟病發作,不幸離開了人世,終年57歲。

蔣佐梅承受著喪夫之痛,還承受著社會對她的懷疑。人們傳謠是她將丈夫毒死的,蔣佐梅沒有多做解釋,而是帶著女兒們前往重慶,繼續默默從事著抗日救亡的工作。

抗戰勝利之後,蔣佐梅一直住在北京的女兒家中,1978年,她離開了人世,終年88歲。女兒們將母親葬在了父親的墓旁,按照蔣佐梅的遺願,她的墓地前種了一排櫻花樹。

戰火紛飛的年代,蔣佐梅嫁給了中國的將軍,她無法預測兩個國家未來的恩怨,沒有辦法改變自己的出身,還要為自己的故土揹負惡意的責難。難得的是,她對丈夫的愛足夠掩蓋住這些不安和委屈,她是個堅強的女人,一個傲氣的中國媳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