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行這條線我自駕了三天,風景看得過癮,門票還沒花一分錢

馬上就要到端午節了,三天假期去哪玩好呢?正巧我以前走過一條三天自駕路線,發上來供朋友參考,這條線位於風景秀美的南太行,有山有湖有瀑布,有花有草有古樹,還有寺廟、古村和老屋。總之,去了絕對不會後悔!由於這條線路非常值得一看,為方便朋友們參考,我儘量寫得詳細點兒,希望有興趣的朋友關注下。

南太行這條線我自駕了三天,風景看得過癮,門票還沒花一分錢

這條線起點從輝縣薄壁鎮開始,從其他地方去的朋友可以直接導航到輝縣薄壁鎮,終點為輝縣三郊口鄉,全長大約120公里,距離雖不長,但可以欣賞的風景點比較多,路面全程山路,除去第一天部分臨崖路段較窄,第三天出山臨湖路段路況較差,會車困難外,其他路況都比較好,不建議無山路駕駛經驗的新手司機冒險。具體路線及主要景點如下:

第一天,輝縣薄壁鎮至陵川馬圪當鄉雙底村,全程39公里,晚食宿在雙底村,村裡有很多農家。從輝縣薄壁鎮向西1.5公里南沈莊加油站向北,丁字路口右轉開始上山,向左為寶泉景區。上山路線為兩車道水泥路面,路況非常好,沿南太行最南端一直盤旋而上,路上會經過一座古寺廟,可以停車看看。穿過一條隧道就到了南太行第二層平臺,路開始變得窄了起來,路的右邊是山崖,左邊是深達幾百米的懸崖,懸崖下面就是寶泉水庫,即寶泉景區,路上有稍寬處可以停車,站在路邊就可以免費觀看寶泉景區全景,居高臨下觀看,珊瑚狀的湖水呈碧綠色,象極了西藏羊湖。沿崖邊水泥路一路前行就到了潭頭村,路又開始變成了雙向水泥路面。從潭頭村裡向左可以到西溝村,這兒前幾年成了驢友們常去的地方,是冬季看冰掛的好去處,在戶外界比較有名氣,現在也正在開發,遊玩時間大約在四五個小時。沿潭頭村裡一直向北過平甸就進入了山西境內,注意在省界處有一對限寬石墩,僅容小車經過。

南太行這條線我自駕了三天,風景看得過癮,門票還沒花一分錢

上山的路

南太行這條線我自駕了三天,風景看得過癮,門票還沒花一分錢

進入山西的第一個景點是武家灣,這兒有個面積不大的湖泊,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四周青山映入水中,湖邊蘆葦隨風搖擺,恰似一幅江南風光。現在湖邊建起了不少農家,吃住都很方便。如果有時間,還可以順便到武家灣村裡看看,這兒有古廟,還有不少明清時期的老建築。再向前走不遠就到了古石村,村子正中路右邊有座不大的古廟,別小看這座小廟,廟後有塊石頭可是大有講究,平時院門緊鎖,只能站在路邊隔牆相望,據說古石村名就是由此而來。沿著峽谷中的公路向前走到一個叫地八洞的村子,這裡有個最近比較火比較刺激的戶外線路叫十八缸,不過走下來也要好幾個小時。再向前走就到了榆樹灣村,這個村附近有兩個著名的南太行天梯,北八絕梯和南八絕梯,都非常險,我走過一次就不敢再走了。

南太行這條線我自駕了三天,風景看得過癮,門票還沒花一分錢

雙底村是這一帶規模比較大,人口比較多的村子,由於來此遊玩的人比較多,村子裡近幾年建起了很多農家,平時來不用擔心找不到住處,但暑期時食宿還是比較緊張的。晚上可以在村子裡住宿,因為這兒可玩的地方比較多。第一個是白陘古道,太行八陘之一,是古人走的官道。由村後山凹向上,爬過之字形的七十二拐到山頂,古道青石鋪面,上面偶見清晰的馬蹄痕跡,在古道的右邊有小道還可以進入黃圍山景區。從白陘古道下來就到了公路上,折回頭順路向下走,路就修在窄窄的峽谷中,最窄處不到十米,兩邊是高聳的山崖,崖體呈黑色,故這條峽谷又叫黑毛溝,走在裡面會產生一種壓抑感,從雙底村出發再回到雙底村需要三個小時。第二個景點就是紅豆杉大峽谷,這條峽谷非常漂亮,裡面生長著上千棵珍貴的紅豆杉,每年秋天還可以採摘到色彩鮮豔的紅豆果。進入峽谷第一眼就可以看到“小壺口”瀑布,形狀非常象,就是規模小了點兒。峽谷裡到處溪水淙淙,涼風習習,據說峽谷有幾十公里長,峽谷裡有個叫秦家磨的無人村,再走不遠有小道可以走到馬武寨,再到八里溝,這也是驢友們喜歡穿越的一條戶外徒步路線。

南太行這條線我自駕了三天,風景看得過癮,門票還沒花一分錢
南太行這條線我自駕了三天,風景看得過癮,門票還沒花一分錢
南太行這條線我自駕了三天,風景看得過癮,門票還沒花一分錢

第二天,陵川縣雙底村至壺關縣鵝屋鄉鵝屋村,全程75公里,晚住宿在鵝屋,村裡有三四戶農家,推薦村最東頭的農家,老闆人不錯,離天生橋也最近。從雙底村出發向陵川縣城方向走,到石掌村時右轉走縣道733,經東八渠村、葦水村、棋子山景區等到浙水村後右轉進入旅遊通道。鵝屋海拔1460米,號稱壺關的“小西藏”,是夏天避暑的好去處,也成為驢友們喜歡的徒步路線。鵝屋附近旅遊資源比較豐富,有名的景點有:

南太行這條線我自駕了三天,風景看得過癮,門票還沒花一分錢

第一個天生橋,被稱為北方最大的天然形成的石拱橋,天橋寬約5米,厚6米,跨度50米,最大高度150米,造型優美,宛若天工。站在橋上,有飄飄欲仙之感,即便是晴空萬里,那深不見底的深淵仍然給人以強烈的震憾。位於村子的北面一公里處,往返需要一個半小時,最佳觀景點位於橋的東北面,站在此處可以觀看天生橋全景。

南太行這條線我自駕了三天,風景看得過癮,門票還沒花一分錢
南太行這條線我自駕了三天,風景看得過癮,門票還沒花一分錢

第二個萬佛寺,萬佛寺位於鵝屋村東北方向七八公里師家背村附近的一處山崖上,一座寺廟凌空建在一座孤峰的正上方,顯得仙氣十足,規模雖小但佈局工整合理,站在寺廟向南北東三個方向觀看,視線開闊,是觀日出的好地方。

南太行這條線我自駕了三天,風景看得過癮,門票還沒花一分錢
南太行這條線我自駕了三天,風景看得過癮,門票還沒花一分錢

第三個就是驢界名氣比較大的徒步路線貓路了,這是以前鵝屋人上下山的唯一道路,依萬丈懸崖而建的石梯盤旋而上,人們形象的把這條天梯叫貓路。此外還有位於鵝屋西南方向7.5公里的黃崖頭村,站在山上可以俯瞰黃崖底大峽谷,村頭還有象張家界地貌一樣的石林可觀看。

南太行這條線我自駕了三天,風景看得過癮,門票還沒花一分錢
南太行這條線我自駕了三天,風景看得過癮,門票還沒花一分錢

第三天,從鵝屋村向東經過西壺陵水村、穿過東壺陵水隧道後向右轉,行駛約3.7公里向右有條小水泥路,這就是通向黃崖底的路,由此一路向下即到黃崖底村,這條路原來又陡又窄,最近加寬好走多了。黃崖底最值得看的景點就是黃崖底瀑布,不過還要從村子裡向西走大約兩個小時,目前也正在開發,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收費。從黃崖底向東有兩條路可走,柿園水庫南北兩岸各有一條道可以通往輝縣的三郊口鄉。水庫南岸的路我只走過一小半,只知道路比較窄,其他情況不詳。水庫北岸的路非常非常窄,會車都很困難,運氣好的話對面不要來車,不過經過這的車也真不多。從難走的路下來就到了天柱溝峽谷,這兒有水,風景也不錯,最難得的是有一塊奇石,形狀象一條立起來的眼鏡蛇,非常逼真,高大約有二三十米。如果有時間,還可以到附近的秋溝景區、齊王寨景區和上蠟江遊玩,齊王寨曾經拍過電影《舉起手來》。

南太行這條線我自駕了三天,風景看得過癮,門票還沒花一分錢
南太行這條線我自駕了三天,風景看得過癮,門票還沒花一分錢

黃崖底的路

南太行這條線我自駕了三天,風景看得過癮,門票還沒花一分錢
南太行這條線我自駕了三天,風景看得過癮,門票還沒花一分錢

黃崖底去鵝屋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