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師:愛國不要只停留在口頭上,要真正盡心盡力做些實事。

以下文章來源於敦眾文化 ,作者南師著述摘錄


南師:愛國不要只停留在口頭上,要真正盡心盡力做些實事。



南師:愛國不要只停留在口頭上,要真正盡心盡力做些實事。

有人問哪裡是你的家?我回答:向東方走,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叫中華。那是一方靈秀的土地,盤古開天留下了久遠的神話。四大文明有我中華,四大發明始於華夏。星漢燦爛築起了多少璀璨的燈塔,紫氣東來點染出江山如畫。作為華夏子孫,為祖國貢獻力量,我們責無旁貸!


《禮記》 有云:苟利國家,不求富貴。


南師 亦說:憂患千千結,山河寸寸心。謀身與謀國,誰解此時情。


南師:愛國不要只停留在口頭上,要真正盡心盡力做些實事。

國人當自強,勿被西風迷


生為二十世紀的中國人,正當東西方文化潮流交互排蕩撞擊的時代,從個人到家庭,自各階層的社會到國家,甚至全世界,都在內外不安、身心交瘁的狀態中,度過漫長的歲月。因此在進退失據的現實環境中,由觸覺而發生感想,由煩惱而退居反省,再自周遍尋思,周遍觀察,然後可知在時空對待中所產生的變異,只是現象的不同,而天地還是照舊的天地,人物還是照舊的人物,生存的原則並沒有變;所變的,只是生活的方式。比如在行路中而迷途,因為人為的方向而似有迷惑,其實,真際無方,本自不迷。如果逐物迷方,必然會千回百迭,永遠在紛紜混亂中忙得團團而轉,失落本位而不知其所適從。


我是中國人,當然隨著這一時代東方的中國文化命運一樣,似乎是真的迷失了方向,也曾一度跟著人們向西方文化去摸索,幾乎忘了我是立足在本地方分上的一個生命,而自迷方向。《周易·序卦》說:“窮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旅而無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入而後說之,故受之以兌。兌者,說也。”

我們自己的文化,因幾千年來的窮大而一時失去了本分的立足點,因此而需要乞求外來的文明以自濟困溺,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這是勢所難免的事實。


然而一旦自知久旅他方而無以自容於天地之間,那便須知機知時而反求諸己,喚醒國魂,洗心革面以求自立自強之道。正因為如此的心情,有些西方的朋友和學生們,都認為我是頑固地推崇東方文化的倔強分子,雖有許多歐美的友人們,屢加邀請旅外講學而始終懶得離開國門一步。其實,我自認為並無偏見,只是情有所鍾,安土重遷而已。同時,我也正在忠告西方的朋友們,應該各自反求諸己,重振西方哲學、宗教的固有精神文化,以濟助物質文明的不足,才是正理。


《孟子旁通》(東方出版社)


愛國從心,表裡如一


剛才講到禘禮與中國文化精神的關係,跟著便提到孔子幾句有名的話,後世一般人們都流行而變為成語的: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這是孔子所說祭祀祖宗和祈禱時心儀的原則,當我們祭祖宗的時候要以“如在”目前相對的誠心,猶如祖宗尚在面前一樣的誠敬。


假使是祭神,神就在此。要表裡如一,才是肅齋莊敬的道理。所以他又說:“吾不與祭,如不祭。”假使說我因為沒有時間,沒有親自參與這個祭典,只是象徵式由別人去代表一番,這樣就等於不祭,又何必故作排場呢?這種精神,不但告訴我們對於任何祭典要如此,同時也間接地告訴我們作人的道理,無論對生者或死者,由明裡到暗裡,都要由衷一貫。


我們現在講民族精神。熱愛國家民族的人,為什麼到了國外,看到自己的國旗便肅然起敬?我們在國外看到國旗的那種心情,與在國內看到國旗的心情絕對不同。在某一個時候甚至會為之掉下眼淚。其中道理,就是這種精神的流露。所以一個人的修養,對人對事,都要有這種“祭神如神在”的心理。否則,表面上非常恭敬,內心裡又是另一回事,那是沒有用的。


《論語別裁》(東方出版社)


南師:愛國不要只停留在口頭上,要真正盡心盡力做些實事。


齊家親民,和諧社會


孔子接著說:“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我們中國人講孝道,如果對於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朋友都沒有感情,親情不篤,而要他愛天下,愛國家、愛社會,那是空洞的口號,是不可能的。說他真的有愛心,他連父母、兄弟、姊妹、朋友都沒有愛過,怎會愛天下、國家、社會?或者說私事不愛而愛公眾,事實上沒有這回事。


愛天下國家,就是愛父母兄弟的發揮。所以說篤於親者,不怕人自私愛自己的父母兄弟。儒家講愛是由近處逐漸向外擴充的,所以先篤於親,然後民興於仁。從親親之義出發,整個風氣就是仁愛,人人都會相愛。


《論語別裁》(東方出版社)


貢獻國家,只問耕耘


宋代愛國詩人陸放翁的詩,就有很多牢騷,對國家世事很多憂慮,愛國熱情無法發揮,在他的詩集文集裡,可以看到很多;岳飛的有限遺著中也有很多牢騷;再說文天祥的詩詞中,也看到很多牢騷。不論古今中外,每個時代,人生的痛苦,尤其想有所貢獻於國家社會的人,所遭遇的痛苦,比普通人更大更多,多半見之於詩詞之中。前面提到的辛稼軒,他有一闋有名的詞,僅舉半闋,就看出他有多少的痛苦與牢騷;“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鬚,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鄰種樹書。”這是下半闋。上半闋是描寫他的生平,年輕時壯志凌雲的氣魄;這裡則回想過去,感嘆自己,現在老了,頭髮白了,鬍鬚白了,再沒有青春的氣息,把自己的白髮恢復年輕,回不去了。現在幹什麼呢?當時南宋不敢起用他,自己住在鄉下,他寫給南宋的報告,論政治、談戰略,好幾篇大文章,如今沒有用了,只好拿到隔壁鄰居的老農家裡,去換種瓜種菜的書。


這裡面豈不有牢騷?而且牢騷很大,可是他絕不掩蓋自己心裡的牢騷。他非常平淡,要我貢獻就儘量貢獻,不需要貢獻則不貢獻,是牢騷也非常平淡。

因為他藝術文學的修養太高,把人生看得很平淡。像這些情感,他的詩詞裡太多了。看了以後就懂了人生,也懂了歷史。古今中外一樣,看通了人生,瞭解了人生,就會更加平淡、更願貢獻給社會。像辛棄疾的一生,所遭遇的打擊太大了,照我們現在人的修養,可以造反了。這樣一腔愛國的熱忱,他帶到南宋來的部隊,卻被解散了,他都受得了,而能淡然處之,雖然怨氣填膺,但不像普通人一樣動輒亂來,就因為他的目的只在貢獻。


《論語別裁》(東方出版社)


南師:愛國不要只停留在口頭上,要真正盡心盡力做些實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