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時目睹4名患者離世:心理上的傷痕如何抹去

蔡小紅是東方醫院ICU的資深護士,她回憶,當時她和同事四個小時輪班一次,但是剛開始,她所在的病區一次輪班的時間就有四名重症患者不幸離世。

蔡小紅的視頻中,她說著說著就哽咽了:"那種感覺,是沒辦法比的。"

新冠肺炎患者沒有家人陪同,病房裡只有醫務人員和患者,空蕩蕩、冷冰冰。

目睹死亡,並且連續目睹死亡,不知道蔡小紅心理上承受了多少。

心理強大或者有及時的心理疏導,能減少心理負擔,否則嚴重的會產生創傷後應激障礙。

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是指由異乎尋常的痛苦事件引發的精神障礙,也即對異乎尋常的威脅性、災難性事件的延遲或持久的反應,主要表現為再體驗、迴避/麻木和高警覺三大類症狀。

2008年的汶川地震,多少人親眼目睹了親人、朋友、老師的死亡,多少人被埋於坍塌的樓房,有沒有逃出來,有沒有被營救,他們的絕望感得多強烈,作為第一受災群體,在各救援隊陸續完成救援工作後,從全國各地派出了很多心理專家對災民進行災後的心理重建工作。

那麼第二個受災大群體是誰?

是警察、救援隊、消防員、醫務人員以及當地的公務人員。

4小時目睹4名患者離世:心理上的傷痕如何抹去

他們不是隻參與一場行動,只要嗅出生命氣息,他們的救援行動就不會停止,在艱苦的工作環境中,在無法預測何時發生的餘震中,重複地目睹死亡、受傷,特別是碰到沒法營救的情況,更是加重了對心理的打擊。

他們不是隻救治一批受災群眾,只要有傷員送進病房,他們就不會停止工作,在人滿為患的病房,鮮血、殘臂斷腿,這樣高強度的工作,沒有一個醫務人員是可以完全挺住的。

他們不是隻面對一項救人的任務,受災群眾的安置、支援物資的發放、災後的防疫工作等等,夜以繼日的不合眼、來回奔走,可謂是他們的工作常態,還有來自家庭和群眾的壓力。

餘震來了,坍塌即將發生,那塊巨大的混凝土塊搖搖欲墜,幾個戰士把往裡轉的戰士死死拖住,拖到安全地帶,一個剛從廢墟里救出一個孩子的戰士跪著對拖住他的人大哭,"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我還能再救一個!"

24歲護士陳曉滬,來來回回地揹著、抬著病人,搬氧氣罐、床、被子,安慰著不知所措的家屬,直到腹部、腰部感覺到異常,經過檢查,醫生遺憾地說:"這是先兆流產,孩子恐怕沒辦法。"

北川縣的民政局長王洪發用手從廢墟里刨出10條生命,忙到凌晨三四點才想起埋葬兒子的那片廢墟... ...

4小時目睹4名患者離世:心理上的傷痕如何抹去

汶川地震紀念碑

他們在忙碌中忘乎所以地工作,忘記了眼前的危險,忘記了自己的病痛,忘記了自己的家庭,他們心裡只有一個目標,就是救人。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沒有用一點時間來克服眼前的一切帶給自己的生理、心理障礙,只能機械地工作,往前、再往前一點,救人、再多救一個人。

經歷過地震,救援人員、醫務人員以及負責災後重建的公務人員會產生情緒、認知、行為、社會功能、生理、精神上的不良反應:

反覆出現那段不幸經歷的回憶、情境和畫面;

當有事物令你想起那段不幸經歷時,你會特別難受;

難以入睡或睡眠不穩;

過分敏感或很容易受驚嚇;

難以集中注意力... ...

經跟蹤研究表明,災後的發病率最高達到了32%,而發病高峰期集中在災後十二個月,如果不對他們進行及時並有效的心理疏導,不能讓他們消除內心的恐懼,無法迴歸正常的生活,這將比災難還讓人悲傷。

哪怕是沒有經歷那場地震的人,現在讀到這些故事還是會熱淚盈眶!

在這次的疫情當中,醫務人員始終衝在第一線。

他們為了戰勝疫情,為了全國人民的安危在一線艱苦戰鬥,離開父母、愛人、小孩,離開家鄉,穿上一層又一層的防護裝備,密不透氣,為了不浪費防護服,不能多吃飯、多喝水,這對身體和心理都是極大的挑戰!

一位護士長目睹了一家三口搶救無效先後離世。

一位男護士,目睹病人死亡,出現嘔吐,嘔吐物一直在口罩裡面,他一直強忍著。

湖北漢川市人民醫院,兩名新冠肺炎康復者在CT室做複查時,撕扯醫生致其受傷。

尼日利亞47歲男子在確診後不僅不接受檢查,想要自行離開,醫護人員進行勸阻,他卻大打出手,一名護士身上多處受傷,臉部被該男子咬傷。

4小時目睹4名患者離世:心理上的傷痕如何抹去

護士臉部被一名外籍確診男子咬傷

以上的種種,我們一定要引起重視,他們為了我們上戰場,我們也要為了他們的家人把一個個完好無損的父親、母親、孩子還給他們!

駐紮在武漢醫院的心理醫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向我們反映了醫務人員在抗疫期間的心理問題:

擔心自己被感染;

經常做夢,夢見自己的防護服破了,夢見病人沒有戴口罩;

看到病人去世,晚上無法閤眼,只能靠藥物入眠;

... ...

面對這一系列的心理問題,我們一定不能忽視。

我們不希望在好幾個月之後,看到某某醫護人員因在疫情中看到多少生離死別而鬱鬱寡歡,做出一些極端行為的新聞。

4小時目睹4名患者離世:心理上的傷痕如何抹去

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陸續回家了,大家很熱情地歡迎英雄回家。

隔離期間,各地在隔離點提供了心理干預,並開通了心理診療熱線。

這場戰疫還沒有結束,下半場心理戰,我們一起挺過去!

因為我們是一家人,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有福就該共享,有難必然同當,

用相知相守換地久天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