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財富保值增值?宅家居民、上市公司、銀行都在關心

疫情之下,一季度全球市場持續動盪。全球資本市場在開年甚至一度出現股市、債市、黃金價格齊跌。現階段,大類資產表現暫時迴歸平穩,但疫情下全球經濟仍存在新的不確定性,老百姓和企業都越發關心如何讓財富保值增值。

宅家後,人們關注的理財途徑,哪些上了“熱搜”?

4月16日,有關機構最新搜索數據顯示,美股、黃金、A股成為一季度全民熱搜理財關鍵詞前三。其中,“A股”關注度環比上漲6.67倍,“黃金”關注度環比上漲1.85倍,“美股”更是因為歷史罕見的多次熔斷,關注度上漲達40倍。關注度往往意味著行為的趨同性,同時與資產價格的大幅波動掛鉤。熱詞所代表資產不一定是投資熱土,但有一定參考價值。

如何讓財富保值增值?宅家居民、上市公司、銀行都在關心

如何讓財富保值增值?宅家居民、上市公司、銀行都在關心

如同國際資金出現的新趨勢——從美股、石油等資產奪門而出,湧向黃金、A股等資產懷抱,老百姓對理財的關注度也順延到了安全邊際較高的資產關鍵詞。

數據顯示,國內個人可投資的投資理財品種中,A股、黃金、債券基金、QDII四大熱詞在一季度的關注度上升顯著。

此外,一季度,理財、互聯網理財、理財APP的熱詞關注度均出現一定上升,或更能直接反應出宅在家的人們對理財的熱度因為外部環境變化而明顯提升,也更加註重線上理財渠道。其中部分互聯網平臺主推了一些線上“銀行存款”產品,該熱詞的關注隨之上升了81%。相比金融投資產品,“房地產”在理財熱詞中的整體熱度相對較低。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季度宅在家的日子裡,年輕人成為理財主力,85後和90後(25-34歲)以及95後(18-24歲)人群在絕大部分理財相關熱詞的關注度佔比中都位列前兩位。數據顯示,原本最受中老年人喜歡的銀行理財產品也正在被年輕人“高度關注”。數據還顯示,一季度,宅在家裡的男性整體更關注理財市場動向,對於權益類的投資品種最感興趣。對比之下,女性更關注受託理財。

與全民熱搜形成對比的是,市面上各類低風險理財產品收益率卻接連創新低。國商信聯的專家指出,從長期來看,預期理財收益率將繼續走低。一方面,2020年仍面臨經濟下行壓力,預計貨幣政策操作邊際寬鬆趨勢不變,市場流動性充裕;另一方面,資管新規過渡期大限將至,淨值化轉型過程中理財收益率必然會受到一定影響,故理財收益率的總體趨勢仍然是下降的。

上市公司一季度理財規模驟減

這兩天居民部門在疫情期間“報復性存錢”成了熱門話題,但對上市公司及更多的企業而言,投資銀行理財的意願卻在急劇降低。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A股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總額為2821.76億元人民幣,去年同期是3693.34億元,降幅高達23.6%。

一方面,某些上市公司在疫情期間出現了現金流短缺,需持有現金以備不時之需;另一方面,是新發理財產品不再保本,收益率也逐步走低,吸引力下降。

對比去年全年,A股共有1151家上市公司購買了1.34萬億元理財產品,約佔理財存續餘額的6%。不過其中存在部分產品到期復投產生的重複計算。

一位理財子公司高管表示,不僅僅是上市公司,今年以來很多銀行的對公理財都出現了縮減,企業端需求減少。國商信聯的專家表示,目前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下降顯而易見,“我們服務的一些銀行的資產管理部正在面臨資產荒的困擾。世界經濟遭遇疫情的嚴重衝擊,經濟供給和需求同時萎縮,在此環境下,利率可能在一定時期內維持在較低水平。銀行理財產品的配置以固收資產為主,收益率下降不可避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