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州區推進工業、數字經濟暨開放型經濟工作


信州區推進工業、數字經濟暨開放型經濟工作


4月16日,信州區工業、數字經濟暨開放型經濟工作推進會召開。區委書記潘表光出席並講話,區委副書記、區長鬍心田主持,區委副書記王兆強、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徐志勇、區政協主席程茹等區四套班子在家領導參加會議。


信州區推進工業、數字經濟暨開放型經濟工作


就如何做好下一階段工作,潘表光提出了六點要求:第一,統一思想,提高站位,認識要再深化。工業是信州高質量發展急需補齊的短板,數字經濟是信州趕超發展的新引擎,開放型經濟是信州優化發展的重要路徑。全區上下要充分認識到做好工業、數字經濟及開放型經濟的重大意義,厚植髮展優勢、增強發展後勁,全面提升我區經濟的競爭力。

第二,認清形勢,發揮優勢,信心要再增強。信州區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有一定工業發展基礎,有符合實際的發展思路,有數字經濟領先優勢。全區上下要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搶抓機遇、厚植優勢,增強壯大工業和數字經濟的信心。

第三,出實招,重實效,招商要再強化。實踐反覆證明,越是欠發達地區,越要做好招商引資。一個大的項目可以振興一方經濟,一個標誌性的項目可以改變一座城市。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全區上下要樹立“全區全員招商”的理念,旗幟鮮明地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和“一把手”工程抓緊抓牢、抓出實效,做到圍繞主導產業招商,瞄準重點區域招商,突出以商招商,用好產業基金招商。


第四,抓服務,解難題,環境要再優化。優質的營商環境是最大的軟實力。全區上下要聚焦“放管服”改革,聚力“五型”政府建設,努力打造“四最”營商環境。全力解決思想不夠解放的問題,解決企業辦事難、辦事慢的問題,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第五,強平臺,優理念,質效要再提升。產業要發展,平臺是關鍵。全區上下要利用好工業省級產業園這塊招牌、信息服務業“一城兩園”平臺,抓緊時間,用好政策,引導企業集聚。做到堅持差異化發展,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爭取上級更多扶持政策,堅持節約集約用地。

第六,重保障,守底線,機制要再完善。全區上下一定要壓實責任,優化機制,加強考核,深化大抓工業、壯大數字經濟和開放型經濟的各項保障。做到強化組織保障,強化人才保障,強化機制保障,強化紀律保障。

潘表光強調,說一千道一萬,關鍵還是要去幹。“強攻工業、決戰園區”、壯大數字經濟和開放型經濟的號角已經吹響,讓我們團結一心、主動作為,化危為機、乘勢而上,為打造“大美上饒、魅力信州”作出應有的貢獻。


信州區推進工業、數字經濟暨開放型經濟工作

胡心田在主持時指出,經濟發展只爭朝夕,轉型提速刻不容緩,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區委的堅強領導下,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過硬的作風、更加有力的措施,整合各方力量,統籌各方資源,集聚各方智慧,迸發各方潛力,努力開創信州工業經濟和開放型經濟的新局面,為推動信州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胡心田還就如何開展招商引資工作提出兩點要求。一方面是走出去比坐在家裡更重要。我們要積極主動地走出去,主動出擊開展招商引資。要通過看到外面的發展,拓寬視野、轉換腦筋,借鑑經驗、少走彎路,捕捉信息、尋找商機。另一方面是招商和安商同等重要。我們要聚焦主導產業精準招商,要結合區情實際,有效調整招商政策,適時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引進一批優質企業,同時優化營商環境,繼續落實好千名幹部幫千企的工作,積極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和問題,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信州區推進工業、數字經濟暨開放型經濟工作

會上,王兆強部署了當前工業、數字經濟和開放型經濟工作,副區長徐藝華解讀了《信州區2020年工業發展目標及措施》《2020年信州區開放型經濟工作實施意見》《信州區2020年工業和開放型經濟工作考核辦法》《信州區工業企業扶持政策實施意見(試行)》,沙溪鎮、秦峰鎮、北門街道、區工信局、區商務局、信州產業園管委會、信息服務業產業管理中心等單位負責同志作了發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