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国策让寒门出贵子,宋朝读书人“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精神源泉

北宋庆历六年九月,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了一千古名篇《岳阳楼记》,里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影响千秋万世,至今仍然是读书人兼济天下精神的源泉。

制定国策让寒门出贵子,宋朝读书人“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精神源泉

范仲淹像

那么,宋朝为何能让读书人死心塌地效忠呢?笔者研究后发现,制定公平的科举国策,让寒门出贵子,这是宋朝能让读书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秘诀。

拿范仲淹自己来说,他在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参加科举考试,连三甲都没进入,只是以“朱说”之名登蔡齐榜,仅是考中乙科的第九十七名,只是因为他是“寒儒”,才最终得到照顾成为进士。他这才有机会从一个九品芝麻官——司理参军做起,一步步为民请命,最终宰执天下,开启了庆历新政。

宋朝的科举制度,相比较隋唐等朝代,彻底排除了门第高低对考试过程的影响,确立了“一决于文字”的公平原则,相当于今天统一高考“只看分数”录取,比较公平,这使得范仲淹、欧阳修等一大帮寒门子弟受益,登上历史舞台。

有学者对两《唐书》中830名进士的出身研究分析发现:“士族子弟高达71%,而寒素中进士第者仅占15.9%。”而宋朝,寒门进士占了多数。以宋理宗宝祜四年为例,这年的《登科录》,详细记载了这年中榜的601名进士的家庭情况:417人出身于平民家庭,184人出身于官宦家庭。

在宋朝,你如果出身豪门贵族,在科举中没有任何优势,反而是处于劣势。因为宋朝在科举考试中喜欢奖拔孤寒,对权贵子弟采取各种限制政策,比如,宋太祖下诏要求“食禄之家,有登第者,礼部具姓名以闻,令复试之。” 相当于给“食禄之家”的子弟多设了一道门槛。

因为宋朝的皇帝觉得权贵子弟不仅具有优越的经济条件,还有较为充裕的学习时间,而且朝中有人,了解礼仪,知晓时务,在科举考试中具有竞争优势。基于这样的考量,皇帝在同等成绩面前,一般会录取照顾贫寒士子。如雍熙二年(985年),宰相李叻之子李宗谔等人殿试时“皆入上等”。宋太宗最终将他们都列为下等。

而且宋朝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状元不一般不给贵族子弟。宋仁宗在位期间,一共举行了13次殿试,其中12位状元是平民出身。他在赐“新进士”的诗中说:“寒儒逢锦运,报国合何如?”意思是希望通过科考走入仕途的平民子弟能为国效力。

正是因为宋朝对寒门子弟的选拔,使得宋朝的读书人大多意气风发,往往政治上有理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文化上有创新——为往圣继绝学,道德上有追求——为万世开太平,诞生了很多的思想大家,晏殊、范仲淹、苏东坡、欧阳修、王安石……他们即便游山玩水,或被贬谪出京,想的念的都是人生和世事的大哲理,其“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精神在华夏大地浩然长存。所以国学大师陈寅恪如此评价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制定国策让寒门出贵子,宋朝读书人“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精神源泉

所以说,今天国家提倡文化自信,要复振华夏民族之文化,则必须要让寒门子弟有晋升的通道,要有更多像高考一样的公平国策让“寒门出贵子”,要国人优先,培养出更多的贫困生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